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赵梓希)2019年11月26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汉唐帝王陵数字化考古艺术复原人才培训》汇报展在西安美术学院NCIAC影像艺术馆开幕。

汉朝皇陵的结构示意图(汉唐帝王陵数字化考古艺术复原人才培训汇报展惊喜开幕)(1)

汇报展开幕式上,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发表了致辞。他谈到,“国家艺术基金对西安美术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注入了旺盛的活力。随着这几年国家文化建设的发展,国家艺术基金越来越成为专业团队、高等学校、研究院以及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部门的重要发展研究项目之一。西安美术学院通过积极参与国家艺术基金的申请与执行,在项目申报、立项、执行、资料梳理、学术提升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搭建了开放的学术研究平台。这个课题实际上是个很有特色,也很有实用价值的研究项目。今天的项目结项为我们学校也带来了新的成果。”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朱尽晖,在开幕式上对于西安美术学院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立项与执行情况进行了总体介绍,并对该项目做出了较高的评价。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四军宣布展览正式开幕。

汉朝皇陵的结构示意图(汉唐帝王陵数字化考古艺术复原人才培训汇报展惊喜开幕)(2)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致辞

展览展出培训班学员作品80余件,其中VR作品两组;关中唐十八陵全景体验作品10组;摄影类作品23幅;调研报告30份;微缩景观模型作品1件,三维打印模型作品9件,包括石狮子2座,碑帽1组以及昭陵六骏石刻扫描模型;视频类作品30余件。在培训课程过程中,积累了12000分钟的视频素材,2.56TB的数据资料。学员作品响应党的十八大对“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汉唐帝王陵数字化文物复原”主题,在严密考证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化的再创作,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风貌与现代数字艺术的魅力。

汉朝皇陵的结构示意图(汉唐帝王陵数字化考古艺术复原人才培训汇报展惊喜开幕)(3)

展览现场

汉朝皇陵的结构示意图(汉唐帝王陵数字化考古艺术复原人才培训汇报展惊喜开幕)(4)

《关中唐十八陵数字化分布图》

汉朝皇陵的结构示意图(汉唐帝王陵数字化考古艺术复原人才培训汇报展惊喜开幕)(5)

《陵墓石刻摄影作品》

汉朝皇陵的结构示意图(汉唐帝王陵数字化考古艺术复原人才培训汇报展惊喜开幕)(6)

《昭陵微缩模型》

汉朝皇陵的结构示意图(汉唐帝王陵数字化考古艺术复原人才培训汇报展惊喜开幕)(7)

《3D打印陵墓石雕》

《汉唐帝王陵数字化考古艺术复原人才培训》由西安美术学院为项目执行单位、影视动画系系主任史纲教授为主持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长安城考古队高级技师谭崇礼老师、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马琳燕老师、西安美术学院邓强副教授为教师团队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面向全国选拔招收了30名优秀学员,聘请了22位国内考古、数字化等领域的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授课。

培训周期历时九个多月,包括招募学员、理论授课、外出考察、创作辅导、汇报展览等重点环节。其中集中培训和外出考察实践共计39天。理论讲授课程包括《考古复原基本流程》、《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数字化艺术复原》、《艺术考古与民间美术》、《大唐风华—唐墓壁画与丝路文明》、《见龙在田--唐十八陵》、《考古现场模型化技法》、《三维数据素材修整》等内容,由考古文博行业资深专家的带领和讲解,考察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陕西省重要博物馆。还进行了包括茂陵、乾陵、建陵、昭陵、贞陵、崇陵、献陵、端陵、庄陵、泰陵、景陵、桥陵和顺陵等汉唐帝王陵墓的实地考察和数据采集。前期的集中授课及外出考察为后续的数字化文物复原创作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奠定了扎实的创作基础。

该项目借助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发挥西安美术学院的艺术资源和人才优势,致力于为中国科普行业、考古行业、博物馆行业和高校输送一批科普专题化、专业化人才,推助中国科普行业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