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的金锁哪来的(任是无情也动人)(1)

​​文:屏山

“任是无情也动人”,是“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薛宝钗抽的象牙花名签的一句唐诗。签名就是牡丹,是为群芳之冠,众人赞赏说只有宝钗堪称牡丹,艳压群芳。

如果就到这里停下来,不再追问此诗之出处和背后之意,就会曲解作者之苦心了。这句诗出自唐.罗隐《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薛宝钗的金锁哪来的(任是无情也动人)(2)

​如果作者仅想用牡丹之雍容华贵艳冠群芳来比宝钗,那么多写牡丹的诗作者为什么却独选这首呢?关键这首诗并不写牡丹如何美,而是写作者要表达的一股隐寓,也带有诗人个人强烈的情感,而且将国色天香的牡丹非要用“无情”二字,全诗散发着凌厉之气、咄咄逼人之感,和那么一种讽刺意味。

​所以这首诗写牡丹,实写人的关系,寓意极深,芍药花这是指史湘云,她不是睡在芍药花丛里嘛,芙蓉花当指孤标傲世的林黛玉,黛玉擎出来的签是“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众人笑说也只有她配称芙蓉,宝玉所作《芙蓉女儿诔》也是明诔晴雯、实诔黛玉。非常有意思了吧,宝玉最后抛家弃宝钗于不顾,不就是那个砍去牡丹的韩令吗?作者之所以用这样一句唐诗,实在是这首诗太契合钗黛湘玉四人的关系了,作者手法高明,叹为观止。

《红楼梦》里用到的典故、引用的前人诗词文赋是很多的,这些用典所包含的背后深意也是辅助作者表达的重要手段,要弄清楚才能理清作者的意图和目的,所以,要把这些弄明白也有助于正解红楼。

薛宝钗的金锁哪来的(任是无情也动人)(3)

​薛宝钗是几乎和林黛玉同等重要的第一女主角,但我主张她是作者明褒实贬,贬大于褒的人物,黛玉则是作者先抑后扬、明贬实褒的人物,二者是为风月宝鉴之正反。

宝玉的情榜定位是“情不情”,他的情给了黛玉和大观园的一众女孩子们,他的不情却独给了宝钗,还有后来的袭人,怡红公子贾宝玉包括小丫鬟他都“怡”之,对宝钗却是一个例外,他嘲笑宝钗体胖如杨贵妃,宝钗劝他一句“仕途经济”的话,他哼的一声抬脚就走,弄宝钗个大红脸,就是在关系上,他也说宝钗是属外四路的,宝钗搬走后,宝玉评价她:世上竟有如此无情的人。作者写宝姐姐是事事周全,却让她在宝玉这里总是碰钉子。为什么,宝玉“意淫”“情痴”之人面对宝钗的“无情”,总归是格格不入的,就算是宝钗的“无情”也“动人”,但总归是可爱、可亲的女孩更让人心里温暖和喜欢吧。

何为“无情”?在罗隐的诗里并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无情无义”之意,宝钗的“无情”也是,而应该理解为“不用情、不动情、不痴情”。旁人眼里的宝钗任何时候表现都是得体的,端雅大方的,为人处世不为情绪左右。张道士送宝玉的玩器有一只金麒麟,贾母看着眼熟,却想不起了,众人都不知,宝钗在旁边说:“云妹妹有一个,只是比这个小些。”可见宝钗平时的用心,探春马上就接过话说:宝姐姐有心了。

薛宝钗的金锁哪来的(任是无情也动人)(4)

​宝姐姐的有心还不限于此,宝玉房里的丫头小红,连宝玉都不认识,宝钗却只凭听她的声音,就知道她是“宝玉屋里的红儿”,而且还清楚她“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的古怪东西。”薛蟠从外地带回的礼物,宝钗便不分亲疏,人人有份,就连不受人待见的赵姨娘母子都有份,赵姨娘赞她:展样、做事大方、会做人。贾母为她做生日,问她喜欢吃什么,让她点戏,宝钗就考虑贾母年高喜甜软烂之食,喜欢热闹戏,所以她都迎合着贾母行事,如果说她是有心讨好贾母也没错,但贾府上下不都在迎奉讨好贾母吗!只是宝钗如此,实是缺少少女之天真烂漫,在权威人物前太用心机了点,所以宝玉才纳闷想宝姐姐不是喜欢这些的啊,还实诚的去问宝钗。帮史湘云筹备酒席时她说:“现在这里的人,连老太太起,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宝姐姐的观察留意用心还真是让人不服又行。

薛宝钗的金锁哪来的(任是无情也动人)(5)

​难道宝钗没有疏漏吗?当然有,举两个例子,一处是清虚观打礁回来宝黛大闹一场合好后两人合伙打趣宝钗,把她比杨贵妃以喻她体丰,宝钗就一改平日的端庄平和,反唇相讥宝玉:“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个好兄弟可以做的杨国忠的。”这时候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吧。”宝钗指着她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黛玉问她看的什么戏,因刚宝玉奚落她,黛玉面露得意之色,宝钗故意说:“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陪不是。”宝玉道:“姐姐博古通今,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直指宝黛这场风波。王熙凤虽不懂这些典故,但看三人情形,也知其意,在旁边凑趣说你们吃生姜了?要不怎么热辣辣的。这一处宝钗是怼宝玉、怼黛玉,对小丫头更是厉声责问,要知道这可是在贾母房中,众人皆在,宝姐姐这是怎么了?让我怀疑宝钗这天是不是忘了吃冷香丸,心里的那股热毒给冒出来了。另一处大家闲谈,宝钗有段话:“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再怎么巧,巧不过老太太去。”宝钗本意是奉承贾母,同时也不小心说出自己留意用心琢磨人的心理。

薛宝钗的金锁哪来的(任是无情也动人)(6)

绝大多数时间都表现得入分随时、端庄娴雅的薛宝钗,偶尔的失态和忘情都被像凤姐这样有一万个心眼子的人看的透彻,评价她“不干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只有像赵姨娘和下面的见识浅薄的小丫头子下人们才会从浅显表面看宝钗。

薛宝钗的金锁哪来的(任是无情也动人)(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