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1)

一、文字演变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2)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3)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4)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5)

二、姓氏读音

拼音:liáng

注音: ㄌㄧㄤˊ

繁体字: 樑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木

简体部首: 木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6)

梁的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11

笔 顺: 捺捺横折撇捺捺横竖撇捺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7)

五笔86:IVWS

五笔98:IVWS

UniCode:U 6881

四角号码:33904

仓颉:EID

GBK编码:C1BA

规范汉字编号: 2436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8)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桥: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梁。山梁。车梁。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姓。

三、姓氏起源

一源于嬴姓,出自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裔的封地夏阳梁山,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料记载,嬴姓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善于养马。于是周孝王便让他负责养马,结果养马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周孝王就封秦邑给他,被称为秦嬴。非子的曾孙秦仲,是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讨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杀。后秦仲的五个儿子率兵继续攻打西戎,终于打败西戎,收复了失地。秦仲的小儿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国,称梁康伯。梁康伯十分喜欢建造华丽的宫殿,时常大兴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纷纷外逃。后来秦穆公灭了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部分逃到了晋国,国名为姓 。该支由少昊氏-伯翳-非子-秦仲-梁伯,一脉相承,在春秋时期形成梁氏。到了梁鳣的第45代后裔后唐天平节度官梁惟忠,举族定居于山东东平,这支梁氏家族在宋朝时期成为科甲鼎盛的望族。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9)

二源于姬姓

①出自东周时期周平王之子唐的封地南梁,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路史》等记载,东周初期,周平王姬宜臼有个儿子姬唐被封在南梁,治汝(今河南汝州),后被楚国所吞并,其子孙以国为氏姓梁,安定梁氏出此,是为河南梁氏。姓氏是君王依据自然天象,而对王公子弟赋予的特殊称号,以此来表彰他们的功德。姬姓原本是黄帝的姓氏,只有黄帝的嫡传之子有资格继承这个姓氏。所以,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就成为姬姓的合法继承人。玄嚣,又名青阳,居于江水一带。昌意则居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高阳氏就是颛顼,他生于若水,居于帝近(今河南濮阳),担任过北正之官,主要负责管理民事。高阳氏之后在商朝末年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姬姓子孙分封到神州各地。

周平王的儿子姬唐封于南梁(今甘肃陇西),其后代就以梁为姓。所以,宋朝学者邵思在《姓解》中、以及陈彭年、丘雍等人奉旨编撰的《广韵·路国记》中都认为梁氏直接由姬姓演变而来,是黄帝的正宗传人河东之梁氏所繁衍的又一支梁氏。

②出自战国时期魏国文侯少子毕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记载,“魏”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都位于今山西省芮城县。晋献公姬诡诸攻灭魏国之后,把它改成毕万的封地。毕万的后代魏斯与韩、赵三家分晋,列为诸侯,定都于安邑(今山西运城),国号“魏”。战国初期,为躲避秦国的威胁,魏惠成王魏罃(魏婴)于周显王姬扁八年(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从此“魏国”亦被史家称为战国之“梁国”,魏惠成王又被称为梁惠王。大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魏国到了魏文侯少子魏毕统治的时候,在秦王赢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③出自周宣王牧正的役人梁鸯,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记载,春秋时期晋国有梁益耳、梁弘、梁由靡,因晋国有解梁城、高梁、曲梁等地,故以邑名为姓氏,是为山西梁氏。河东梁氏也是由地名得姓。由于河东梁氏族人能征善战,后来被朝廷迁往甘肃和宁夏一带,形成著名的安定乌氏梁氏。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10)

三源于少数民族

①源于回族,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回族梁氏,为宋神宗赵项执政时期的赐姓。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曾有一名骨伤外科医学者由古波斯(今伊朗)来华,并被朝廷聘为了护驾金疮科御医。宋神宗还特别赐给他汉名为梁柱,于是后人都称他为“梁接骨”。梁柱从古波斯带来的医药学知识,曾被载入典籍《宋修本草》。到了元朝时期,回族梁氏后裔曾在广惠司及回回药物院任职。明朝时期,回族梁氏接骨术已传至第九代,遂选梁季六和梁秀六迁居南京开业。梁氏回族在今江苏、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均有分布。

②源于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史籍《魏书》中说,北魏时的鲜卑人中有一支拔列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图形推行改汉姓时被称为梁。由此可知,当今梁氏人中还有一些是当年鲜卑族拔列氏的后裔。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的长城内外,活跃着不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无疑要算匈奴、鲜卑、羯、氐、羌。由于匈奴族在两汉时期,多次与刘姓皇族通婚,他们的后代便放弃胡姓,改为汉族刘姓。像十六国时期的刘渊、刘聪、刘曜等人,他们就是改姓汉姓的匈奴人。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大力推行汉化改革,一大批鲜卑贵族开始说汉话、穿汉服、姓汉姓。身份较高的鲜卑人分别被赐为元氏、长孙氏、穆氏、陆氏、贺氏、刘氏、楼氏、嵇氏、尉氏等十大贵姓。而当时地处代北的鲜卑拔列兰氏,则在汉化过程中被改为汉字单姓梁氏。

③源于匈奴族,出自十六国时期后秦将领梁国儿,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秦国有一位著名的将领梁国儿,出自匈奴族孤独部,原名待考,史籍称其为“西胡人”。在梁国儿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得赐之姓为姓氏,世代称梁氏至今,是为陇西天水梁氏。

④源于羌族,南北朝时期的梁勒,在史籍《北史》上记载为“梁懃”。仇池位于甘肃成县西北的洛谷镇,是羌族梁姓的重要居住地。由历史记载可知,他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始于梁勒的孙子梁弥忽,先后保持了九代人。

⑤源于氐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宕昌羌,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氐族是西夷民族的别种,汉籍中号曰“白马”,三代之际就建立了原始的国家制度。秦、汉以来,白马氐族世代居住在岐陇一带,与汉族梁氏的发源地交融,故而白马氐族人中取汉姓梁氏的人为数不少。居住在甘肃天水一带的氐族人梁谠、梁熙兄弟,虽然是少数民族,却在民族融合中接受了汉人的先进文化,并成为博学多才、妙笔生花的天下名士。时人谚语说:“关东堂堂,二申两房,未若二梁,琼文绮章。”前秦国宣昭帝苻坚即位之后,梁谠出任安远将军、幽州刺史,镇蓟城。没有多久,他又进位侍中。梁谠的弟弟梁熙,也以文藻清丽建重于时。这些羌族梁氏名人的后裔子孙,大多称梁氏,后逐渐融入汉族。

⑥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河南省汝阳县的陶台堡,生活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梁氏氏族,他们就是由蒙古族皇亲国戚的后裔演进的蒙古族梁氏大家族。这个家族的先祖为孛尔只斤·也先帖木儿,是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的第五个儿子,汉名史彦昌。孛尔只斤氏·也先帖木儿的儿子孛尔只斤氏·和克齐在元朝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世袭父亲的封号,出任云南王,后来又改封为营王,其女儿奉旨嫁给了蒙古高丽国沈王(王暠)。

⑦源于朝鲜族,属于本土氏族改姓,起源于古耽罗(朝鲜半岛南部海域之济州岛的古称)开国始祖良乙那,后改姓梁;韩国梁氏主要分为南原、济州两派,共十一本贯。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11)

四源于职业

梁姓出自两州时期围梁以鱼的渔民,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在典籍这里的“梁”,就是指架在河流上的桥,所以其注云:“成梁所以便民,不使涉也。”有了小桥,人们就不需要赤脚趟水,当然给百姓带来很大便利。“梁”字除了有桥梁的含义之外,在古代还有河堤、围堰的意思。地处黄河古道上的开封城,历史上就称为“大梁”,之所以如此称呼,并不是因为这里有大的桥梁,而是因为那里有许多大的矮坝堰,利用它可以捕鱼,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在典籍《诗经》中说:“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这里的“梁”,就是“鱼梁”,即在河边筑起矮堰,站在矮堰边,可以用竹子编织的笱,捕捞泥鳅、黄鳝之类的小鱼。

因此,在古代的近河、湖、泽、湾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中,有许多人皆以“梁”为姓氏,世代称梁氏,其族人数要远远超过嬴姓、姬姓梁氏族人之数倍而无计。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12)

四、得姓始祖

伯益(约公元前21世纪),一作伯翳、柏益,又称大费,大业的儿子,嬴姓。他是梁氏、徐氏、黄氏、江氏、赵氏、马氏、葛氏、裴氏与秦朝王室之祖。由于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予黑色的旗旒,并赐为嬴姓,又将其女儿赐伯益为妻。后伯益裔孙秦仲的小儿子康封于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南),建立梁国,史称梁康伯,梁伯公以后的君主就称梁伯。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派兵攻灭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部分逃到了晋国,他们以原来的国名为氏。后历代尊伯益为鼻祖,梁伯公为始祖。梁益耳是梁康伯的玄孙,居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是为河东梁氏开基祖。

此外奉为始祖的还有梁桥(安定郡梁氏始祖) 、嬴康、梁鸯、姬唐、魏毕、梁国儿、梁勒(梁懃)、梁平老、梁柱、梁彪、史彦昌(孛尔只斤·也先帖木儿)、良乙那。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13)

五、人口分布

春秋初分别起源于陕西和河南的梁姓,很快散布到山西、河北、山东、江苏等地。东晋时梁姓始渡长江进入江南地区,晋朝末,梁姓已经移民福建、广东,唐宋时梁姓的主力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和陕西地区。经历东晋、隋唐的北方地区的战乱,梁姓受到了重大的损失,梁姓人群随中原人群一起背井离乡,向南方和东南方迁移。到了明清时期,梁姓在粤桂湘赣四省繁衍很快,在南方稳定地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清初梁姓始入台湾。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14)

宋朝时期,梁姓大约有44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57%,排在第三十七位。梁姓的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梁姓总人口的34.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和陕西,这三省梁姓大约占全国梁姓总人口的61%,其次分布于广东、福建、湖南、浙江,这四省的梁姓又集中了26%。全国形成了以鲁豫、陕西、粤湘、闽浙为中心的四大块梁姓聚集地。而广西是当时梁姓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

明朝时期,梁姓大约有4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46%,排在第五十三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而梁姓人口增长比值是负值,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山西,这两省梁姓大约占梁姓总人口的25%,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山东、广东、福建、陕西,这六省的梁姓又集中了51%。广西在宋朝时梁姓十分稀少,进入明朝一跃成为梁姓第一大省,约占梁姓总人口的14.6%。东南和两广地区的梁姓在这600年中有了稳健的发展。而宋朝的梁姓大省山东,此时梁姓人口却减少了七成。全国重新形成了桂粤闽赣、晋陕、苏鲁三大块梁姓聚集区,重心由东南部转向南部。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15)

当代梁姓的人口已达到1100多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93%,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2013年,根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发布的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梁姓人口排名22位。 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两省,大约占梁姓总人口的53%,其次分布于河南、四川、河北、山东,这四省又集中了17%。广西为当代梁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梁姓总人口的28.5%。全国形成了两广为中心的梁姓聚集区。梁姓是两广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广西、广东、海南(2015年,海南省梁姓人口超过10万 )、云南东端、黔湘赣南部,梁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08%以上,在中心地区的比例高达6%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7.3%,居住了大约46%的梁姓人群。在黔湘北部、江西中部、福建西部、云南东部、四川大部、渝鄂、陕宁、晋冀豫京津、安徽北部、广东大部、内蒙古大部、甘肃南部、辽吉黑西部,梁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54%一1.0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4.2%,居住了大约41%的梁姓人群。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16)

六、家谱文献

全国梁氏世谱三十二篇二册,梁焕奎,民国四年,五橘堂木刻活字印本

六甲梁氏四修族谱一册,光绪三十二年,木刻活字印本

河北正定梁氏族谱四册,梁桥,清康熙十九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赣榆梁氏族谱(务本堂)三册,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梁氏第八次统修族谱十八册,耿荣安、梁体和,清光绪三十年,三箴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江都梁氏支谱一册,梁瀚,民国二十一年,铅字排印本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17)

浙江鄞县甬上梁氏谱稿十卷一册,梁秉年、梁锡钻,民国九年,稿本

浙江鄞县梁氏家乘十卷,梁秉年,民国十一年,铅字排印本

浙江鄞县清源梁氏宗谱四卷二册,梁怀廉、梁睿祺,民国三十六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奉化梁家墩梁氏宗谱四卷一册,朱绍莱,民国五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黄岩霓岙山东梁氏宗谱,陶梦松,民国二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平阳平邑仪山八岱梁氏宗谱一册,林公素,民国二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鄞县甬上梁氏家乘十卷二册,梁秉年,民国十二年,铅字排印本

浙江嘉兴户南阳梁氏房谱一册(增补至清道光年间),梁文让,乾隆四十九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桐城梁氏宗谱二十五卷(今仅存第一卷),梁星五、梁耀祖,民国十三年,大景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信丰梁氏五修族谱二册,梁星垣,民国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残本

江西萍乡南源梁氏族谱三册,梁柄魁,清光绪六年,瑞露堂木刻活字印本,残本

福建泉州诗山风坡梁氏宗谱十三卷一册,梁成风,清光绪十年,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浦城梁氏合修族谱十卷,梁以松、梁以柏,清光绪三十二年,豫章集贤堂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浦城梁氏合修族谱十二卷,梁让德、梁清祥,民国二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

河南登封梁氏家谱,梁学庠、梁以化,清光绪二十九年,木刻活字印本

河南鄢陵粱氏家乘四卷,梁瀚,民国三年,木刻活字印本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18)

湖北新洲梁氏宗谱八卷,梁耀云,民国三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长沙梁氏三修族谱十二卷,梁运熙、梁运丁,清宣统三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浏阳梁氏族谱不分卷一册,,清朝年间,学府堂木刻活字印本,残本

湖南长沙梁氏族谱九卷六册,梁昌复,清光绪十五年,梁氏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梁李七修族谱四卷,梁树荣、梁炜,民国十二年,五经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创修于明万历年间)

湖南长沙梁氏支谱,,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湖南湘潭中湘梁氏五修族谱十四卷,梁佑庶、梁启嶲,民国二十一年,本仁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潭中湘梁氏五修族谱十四卷,梁佑陧,民国二十一年,本仁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潭中湘后所梁氏三修族谱三册,清同治六年,本仁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会同粱氏七修合谱二十四卷,梁锡源,民国十九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湖南常德梁氏七修族谱三十六卷,梁赵奎,1950年,铅字印本

南常德梁氏四修族谱十八册,梁方柱,清同治二年,青云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常德县梁氏五修族谱七册,梁基雍,民国三十二年,文明堂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番禺黄埔梁氏家谱十册,梁寿曾,清光绪二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佛山梁氏家谱一卷,梁礼昭,清光绪十一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中山大榄梁氏族谱三卷,梁卓勋编,民国十四年,中山聚文印务局铅印本

广东南海梁氏支谱六卷,清梁九,清咸丰五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广东南海梁氏家谱四卷,张彬文、张秀之,清光绪二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广东南海芦排梁氏家谱四卷,梁纶修,清宣统三年,广州金璧斋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南海石扶村头乡梁氏族谱一册,梁智镛,民国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南海泮塘梁衣德堂族谱,梁当年,民国十八年,广州近安印务局铅印本

广东南海梁氏族谱一册,梁德焕,民国二十三年,孝友堂铅印本

广东南海西樵梁氏家谱六卷九册,梁乐章,民国十三年,广州铅印本

广东顺德歇马乡梁氏族谱十卷八册,梁锡蓉,光绪二十二年,广州宝珍楼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顺德梁氏家谱,梁焕章、梁启元,道光二十二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颗德上澈乡粱氏族谱,梁瑞廷,清光绪十三年,永馨堂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东莞弼教乡梁氏族谱一册,梁朝锡,清同治三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东莞梁氏崇桂堂族谱十卷,梁活阶、梁朝泰,清光绪三十三年,东莞蟹溪勤贻堂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云浮泷东云浮梁氏族谱,梁树勋,民国九年,蕃昌堂铅印本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19)

海南琼州梁氏家谱一册,梁开樘,民国二年,善善堂木刻活字印本

海南琼南梁氏家乘三卷,梁国栋,民国二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西容县灵山乡仁勇村梁氏家乘,梁兆符,民国二十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西容县松山乡松山村水里梁姓族谱,梁延新,民国三十八年,铅印本

四川江津梁氏族谱四卷,梁映辉、梁进之,民国十七年,木刻活字印本

陕西三原梁氏家谱一卷,梁崔、梁承政,清嘉庆九年,木刻活字印本

圣堂梁氏族谱四卷,梁瑶光,明万历十二年,木刻活字印本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20)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东汉移至临泾(今甘肃省镇原东南),东晋又移治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北一带)。这支梁氏,其开基始祖是春秋时晋国大夫梁益耳。

扶风郡:汉武帝时的太初元年,设置右扶风,是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名置郡,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麟游、乾县以西,秦岭以北一带地区。这支梁氏,出自汉时安定梁氏的分支。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通渭、静宁、泰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这支梁氏,出自氏族梁氏。

河南郡:汉高帝改秦三川郡而设置,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贾鲁和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市。这支梁氏,多出自于匈奴族梁氏。

下邳郡:东汉永平十年时(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朝宋时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相当于如今江苏省雎宁县西北一带地区)。

西河郡:汉代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相当于如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21)

堂号

仪国堂:宋时右丞相梁克家,风度修整,原则性强,虽近亲、权、幸(权是大官,幸是宠官),也按原则办事,好人赖以保全,被封为仪国公。

安定堂:梁姓得姓于夏阳梁国(今陕西韩城),其中重要一脉迁徙到甘肃泾川后,逐渐形成梁姓历史上最大的郡望,即“安定乌氏梁氏”,堂号“安定堂”。

梅镜堂:台湾省的梁姓,不论是河洛,还是客家,绝大多数都属于“梅镜堂”,是宋朝名相梁克家的后裔。

此外,梁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保善堂”、“怡庆堂”、“集贤堂”、“凤阁堂“、”养志堂“等。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22)

八、字辈排行

江西铜湖锦溪梁氏族谱字辈:彦公肇世业嗣绪大显扬贻燕鸿图远传家厚德彰人文济凤美仕学启龙光祖烈冠裳茂孙谋钟鼎芳三元应捷发五桂永腾香宠命逢天锡云礽冀昌

天津市静海县梁氏字辈:朝学天元春秀继续正大光明

河南开封刘店东梁寨村梁氏字辈:纯清(金)永(树)兆(振)殿(春),道方成应远,本中玉之昌

锡福洪家泽,明心广性源文光和有教钦景焕来贤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23)

河南元岗梁氏字辈:永振洪万应殿作克中连建广耀生瑞明玉长承魁

河南坞西梁氏字辈:敬景节科魁国民其之直士永文浦荣作吉龙元恒

河南陕县梁氏字辈:公魁兴学希升祥乃顺安

河南伊川梁氏字辈:尚思一三喜,万帮修中正

河南新乡梁氏字辈:怀名孟志宝孔学圣贤泽成龙继先德世传宗家兴旺延万通苏锡常联海杭来忠臣永盛长

河南卫辉梁氏字辈:清林照埙镜汉桂熙增铭法松然在鉴满柏耀坤铜

河南洛宁梁氏字辈:幸有篁林万年青品兼南山苍劲松虚心向上翠挺秀一枝三叶抚育情

河南光山梁氏字辈:树德培家本维思世绍之光昭其可大建学庆贤熙

河南南阳社旗田庄大梁庄一支字辈:孟方先引飬崇道建儒勋师之功可立自为步朝臣尚绍魁光职象嗣景益新膂毓万元秀永定启昌明

河南南阳梁氏一支字辈:学文大成业传万

河南新安县五头梁村系东鲁一支字辈:应国人克永万守文作大金玉山堂至秉泰和丰士仁义传世道忠孝振家风宪信昭光明学礼书耀宗

四川岳池梁氏字辈:昌道汉贤定梁盛肇秉邦嘉庆伯世运宏文克自开恩任恒绍景应受鼎钟龄

四川毗泸梁氏字辈:太炎宗德福仕志忠能友文才立大昌元珠安定郡学道光明廷万全隆盛举庆益喜青新

四川泸州梁氏字辈:应承永怀思祈天绍启文明仕克贤宗茂洪昌世泽远鸿图玉后复光先

四川内江梁氏字辈:国正天新顺家和万世兴文化有光辉

四川绵阳梁氏字辈:仁义安邦志道同德

四川仪陇梁氏字辈:光兴才华安邦

四川南部梁氏字辈:先民志文应天开正

四川成都梁氏字辈:先荣华富贵永

四川峨眉梁氏字辈:方明登月贵茂绍德

四川梁氏一支字辈:国公启毕成明仕正朝廷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24)

山东嘉祥梁氏字辈:膺有德金玉君子付太平

山东阳谷梁氏字辈:利道成家永

山东郓城梁氏字辈:于乃衍尔邦作福照其光

山东历城、登州、莱阳梁氏字辈:士节一永万玉世明学敬吉维振凤(春)延桂友

山东昌乐梁氏字辈:学礼俊国全

山东滕州梁氏字辈:学景西大庆(东沙河镇蔡村或北辛梁场村)或宜广金生玉振(东沙河镇王母店村或龙泉郭庄)

山东茌平梁氏字辈:全家增福禄和泽敬献仪

山东高唐梁氏字辈:登万永春升俊秀

山东东平梁氏字辈:毓兴传绪久兆吉延开长作法诚树本广建庆贵祥鸿运少英志名源由正芳

山东商河梁氏字辈:志长永兴现建

广东大埔梁氏字辈:日启文星佐昭佑穆桂馥兰馨世裕裔孙奋发求知科学兴业强国富民繁荣昌盛实现理想

广东信宜梁氏字辈:世宗福仲王庸超章为人以德(昌大文学)承其祖业

广东英德梁氏字辈:世代相传克昌厥后兆协振家声丕谟绍显明祖贻恒赐庆先荫克延荣积善昭蕃衍传经启彦英修和敦序乐作述达才宏天献嘉祥萃人安福复成奋兴贤济美挺秀士扬名守业斯攸耀嗣徽正可赓典章时式著垂裕益咸亨

广东英德梁氏字辈:良桥华美景超显万世兴定泰传天久长发真有余

广东连州梁氏字辈:文伯国朝积守时之梁祖兴万世昌显扬发达家声远富贵荣华贤受长历代光宗成大业子孙后裔科登祥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25)

湖南湘潭粱氏字辈:开怀振祖德佑启大荣昌忠孝承先志家声继世长

湖南长沙梁氏字辈:应世明仕立经国大文章克孝敦伦理培元锡吉祥光先声远显裕尔福延长

湖南新化梁氏字辈:忠伏福益淳千仁延仲富思万文天守正(希)大士光名耀开基耒赵宋承先积长熙和绵厚泽佑续北祯祥端本休佳训勋铭焕典章俊贤培植远继序允传芳

湖南沅江梁氏字辈:朝孟楚思文寿星拱瑞云英才贤达士工代永兴隆礼义传家远诗书祫后长端本宜善则立学绍前光

湖南湘西梁氏字辈:国正天星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湖南耒阳梁氏字辈:七正九千万应泰廷景庆朝五六集均政明必文存零道大守任时国成盛缔人宗俊彦毓钟瑞承先积善长熙和绵厚泽佑启兆嘉祥端本修家训铭勋焕典章英贤培植广循序远传芳新增元亨利再昭日月光诗书润后世祖德肇兴邦

湖南涟源梁氏字辈:元朝崇顶治伯益经伦巨仁心积厚长太炎宗德福仕志忠能友文才立大昌登朝崇鼎治学裕经纶钜承先积善长熙和绵厚泽佑启兆嘉祥

江苏徐州梁氏字辈:奉立开端正大广先夫座邦家士喜忠贤

江苏宿迁梁氏字辈:汉文保堂正建荣昌贤公启化

湖北襄阳梁氏字辈:易有文是振纪世德尚永先理长诚

湖北天门梁氏字辈:德业应祖培,诗礼传世亨

湖北宜都梁氏字辈:世为文成立德本胜启先著设辉精远书生广继传

广西三江口梁氏字辈:喜馀进梁文仲尚云英廷万饬中光体春兆世常兴君臣多德泽邦国定昭明景福生民庆时和日月新(明)

广西梧州梁氏字辈:宏志海华安

广西玉林石南庞村梁氏字辈:为朝廷培多士学田广积科名济美显升庸,际景运庆清时仁里泽居忠厚开基徵盛

广西河池安定堂梁氏字辈:英士嘉国启有玉(栋),昭庆(增)人文钟俊秀

安徽肥东梁氏字辈:民学忠正建立端方绍来先业长发其祥

安徽桐城梁氏字辈:诗礼传家宝猷为献上资发祥缘作善敦本以洪基

都匀莽山梁氏字辈:治德安邦永世朝庭文兴发国正大光明

河北乐亭梁氏字辈:万世福国起立可文永庆志

江西瑞昌梁氏字辈:蒨之人竤大膺泰器性善良子孝季元必彦福金玉文梁吉有大用正国源枝焕彩光先德

辽宁营口梁氏字辈:玉世明学敬吉维振凤延桂友

辽宁本溪(原山东文登)梁氏字辈:广文诚士学诗书济世深忠厚传家远万福希国恩

重庆巫山梁氏字辈:鸿正家邦祖德永昌先绪预胜刚基能绱忠孝远眸少起林方胜兴发达,万代侧长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26)

九、姓氏名人

梁鸿,梁冀,梁肃,梁颢,梁克家,

梁楷,梁兴,梁储,梁鱣 ,梁令瓒,

梁师都,梁红玉,梁震,梁辰鱼,梁佩兰,

梁诗正,梁章钜,梁同书,梁国治,梁化凤,

梁字的起源和演变(梁-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27)

梁士诒,梁启超,梁实秋,梁方仲,梁思永,

梁思成,梁漱溟,梁宗岱,梁元桂,梁君杖,

梁光烈,梁左,梁丽珍,梁朝伟,梁伟文,

梁家辉,梁静茹,梁思远,梁从学,梁必业,

梁兴初,梁秉治,梁天喜,梁中玉,梁仁芥,

梁玉振,梁达三,梁金华,梁辑卿,梁军

(略)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