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迎财神(三木秉凤夜迎财神)(1)

说到财神,也许在每个人心中都是沉甸甸的,社会生存是人类的第一本能!而衣食住行哪一样又不需要财富来支撑呢!主管财富的财神地位由此而观之重!我家住在千佛山下,山上大财神灵验之事远近闻名,这也是我每年必去拜祭的大神之一。

正月初五是民间的重要节日,我们济南俗称“破五节”或“财神节”,这一天人们要在家中举行各种仪式以破除晦气、戾气纳入财气、福气,家家户户都摆上供品,破旧纳新,有些人家甚至忙到深夜十二点方撤案结束。我家邻山而居,也就省却了诸多礼仪,我每年亲自上山迎神敬拜以尽绵薄之心。

初五晚上六点刚过,天色尚入幽暗,西边天际早已挂出一弯新月,我便从佛山东门沿路上山。若有人说迎财神是民间迷信的风俗活动,我却有我的反驳观点。你若不懂迎财原理而盲目跟风那当然算是迷信活动!但大千世界万物生灭的原理几乎类同,包括财聚财散,宇宙万物大到日月星辰小到谷粒财衣以及我们人身皆秉宇宙之“气”化成,当今科学将这种宇宙之气中最小粒子称之曰“量子”,而万物皆是宇宙“量子”的组合变幻!一切财气必须先得其气后聚为财!所以人有财富必先有财气,干事创业必先有人气,呼风唤雨必得天地气助!然而“气”是在宇宙间并非静止而是循环往复的,因而财气在民间亦是循环往复地流动着,“皇帝轮流坐”以及“富不过三”等都是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哲理之言。

财气从哪里生发?佛教认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收获财富的前提是我们通过财布施预先种下财富的种子,前世今生祖祖辈辈将有形之财化为无形财气,方能春耕秋获,日后重聚财气为财富!西方称之的慈善事业,其道理其实与东方文化道理相同,对此古老《易经》概括曰:厚德载物。

不到半个时辰,我已达财神殿前,此时游客稀稀疏疏,但余香仍旺,肃静默容,置祭案毕,我在财神面前虔诚而拜心中默念:请求财神助天下百姓丰衣足食,祈愿天下劳苦民众分配均衡,心愿天下财富获取皆道法自然!念毕内心竟无尚坦然。我说不清其他文人是否有如我之心境?但我的确年年若此!远眺万家灯火,但愿人间皆若天堂,没有地狱,人落深山,春风满面,月色天香,唯己薄赏。人立财神面前,我所祈所祷心系天下流民难友共享财富一念,非是源于自我的品德高尚,而是我们领悟到万物“天人合一”共荣互存后的内心必然。

古来愚智差别在于:愚者小我为私而活,智者为公天下为任。这种差距并非来自阅历与知识,而是来自文化修养后的人生觉悟与天下一家!天地之赋,潺潺溪同。万古海洋,波分高低冢骨野里,本无贵贱。德者恒得,逝者恒失。人生之境犹如星辰万般,光与暗,廓与废,宵与昼,繁与简,悟与愚,只有过程感受没有明灭短长可言!财富是什么?财富为物,生不带来死不携走,只为我用不为我有!财富为气,财气可聚,财气可散。万象如幻,本是其然。但偏偏有些人如秦始皇般希望天下万世唯自家独有,希望其子孙永远富贵,独占鳌头,他却不明白万物循环、物极必反的道理,仍然期待着生生世世让财神送来累累硕果!即使为财神燃尽天下之香,却不劳而获坐收天下财利!这符合天地之道自然之理吗? (本文摘自世界大同文化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