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一个年幼的身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她叫谈方琳,一名十五岁的初中生,作为年纪最小的受邀人,她在一众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顶尖科学家间神情自若。
少年强则国强,随着祖国发展进步,越来越多年轻的科学技术人才涌现了出来。
那么她究竟做出了什么贡献,才会被邀请参加此次论坛呢?
解难题年少成名不要看谈方琳面容青涩,其实她已经是一名高中生。
年仅十五岁的她,早在初中时期,就凭借课题“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获得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和专项奖”。
不仅如此,作为一名初中生,她成为了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学会主席奖的获得者,并且还荣获了一等奖”。
这些荣誉,离不开她所研究的课题,那斐波那契数列究竟是什么?
斐波那契数列是由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在自己撰写的《算盘全书》中提出的。
如果这个名字对大家来说稍显陌生,那么大家一定知道鼎鼎大名的黄金比(0.618),它和斐波那契数列密切相关,对我们的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宽与长的比值为0.618时,被称为黄金矩形,这种矩形被具象化到建筑上时,会产生独特的美感。
而许多建筑和雕像的建造,为了做到尽善尽美,都会尽量向黄金比例靠拢,或者完全按照这一比例建造。
比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内断臂的维纳斯、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等等。
不仅在外国,我们中国也有很多体现黄金比例的建筑,比如恢弘大气的紫禁城,太极门庭院宽长之比就与黄金比例十分接近。
不仅如此,从太极门到太和殿的距离,与大明门到景山的距离,它们之间的比值正好与黄金比例相同。
这才让我们从高空俯瞰紫禁城时,能够欣赏到庄严大气的“规矩”之美。
除了雕塑建筑,黄金比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
早在公元1509年,在《神奇的比例》一书中,达芬奇为人体结构做了详细的图解:
人的肚脐到地面的距离除以身高;肘关节到指尖的距离除以肩膀到指尖的距离;膝盖到地面的高度除以臀部到地面的高度……这些与我们人体息息相关的比值,竟然都是黄金比例。
不仅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告设计、美轮美奂的画作、悦耳动人的音乐,其中都有着黄金比例的影子。
所以说科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而谈方琳对于“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的研究,通过改进加拿大数学家Rankin教授粗糙的估计式,第一次建立了斐波那契数列和贝祖数的联系,解决了贝祖数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计问题。
这项研究让我们在数学上的研究更进了一步,为我们探究真理的奥秘提供了帮助。
因此,她坐在那里是实至名归,那是属于她的荣耀。那么这样年轻的科学家,究竟是怎么成才的呢?
苦学习志存高远谈方琳在一个书香门第长大。他的父亲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数学教授,也获得过很多数学方面的荣誉。
在父亲的熏陶下,谈方琳从小便对数学情有独钟。
在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中,她一直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其他孩子在她那个年纪,总是会贪图玩耍,可她却能静下心来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谈方琳的刻苦努力,不仅让她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也为她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她对于学习的热爱,也为她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为热爱,所以更不愿意自己的努力白费。
在初中的一次考试后,她因为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一时无法接受,再加上她误以为自己的父母会因为成绩而责备自己,出于这种复杂的心理,她甚至不敢回家。
当她的父母发现这种情况后,并没有再给她更大的心理压力,反而耐心地劝解开导她,失败是一时的,只要总结经验得失,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这次失败就是有意义的。
在父母的鼓励下,她重拾信心,继续在探索数学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可以说,谈方琳有现在的成就,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帮助。
她的父母不仅在学习上对谈方琳耐心教导,还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正是因为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才让谈方琳树立了一颗坚定求学的心,不仅没有在日复一日的苦学中产生厌学心理,还立下了成为科学家的目标,志存高远,一步一个脚印,攀登上名为“理想”的高峰。
正是因为这种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让谈方琳在数学上展现出了极大的天赋。
初中时期,她就被选入“中学生英才培养计划”,初三时,她加入了“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这一世界级课题的研究小组。
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它的研究难度之大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当大家都束手无策时,谈方琳一下子抓住了思路。
依靠自己往昔学习奠定的基础,知识积累的碰撞,在她脑海中绽放出了最绚丽的灵感火花。
研究期间,她与团队沟通交流,在沟通中排除错误选项,找出正确的方向,推进了课题的研究进度。
在回家时,她还不忘思考白天讨论的结果,遇到陌生的知识点,她还会向自己的父亲请教。
在团队的努力和父母的帮助下,他们最终顺利攻克了该课题,也正是这个课题,为她带来了许多荣誉。
在参加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期间,谈方琳最终蝉联了“最年轻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面对这个能让一般孩子欣喜若狂的荣誉,谈方琳却表现得异常沉稳。
在取得成就之后,除了外界的关注,她从没有想过去主动宣扬这件事情,更没有想过要通过这些荣誉来为自己谋利。
数学带给她的严谨,让她不愿意过多地炫耀自己,也不想因为这些琐碎的事情困扰自己求学的脚步。
据说当时央视想要给她出一期专访,被她婉拒,理由是不想让自己的妈妈看见。
谈方琳的品格学识不是一天养成的,良好的家风时刻熏陶着她,才能让她在荣誉加身时保持冷静,初心不变,继续向科学家的目标不断迈进。
相信凭着这种不被名利所困的品德,她一定能在数学这条道路上取得不菲的成绩。
学霸不是一天养成的谈方琳的事迹,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治学。她的人生历程,和历史上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在古时候的金溪县,有一户姓方的人家,方家世代以农耕为业,靠天吃饭的他们和做学问半点不沾边。
但是他们家却出了个神童方仲永。在方仲永五岁那年,从未见过笔墨纸砚的他,突然哭着向父亲索求这些东西。
一辈子以耕田为生的父亲对此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他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但出于儿子的疼爱,他还是去邻居家借来了这些东西。
拿到这些地方仲永十分开心,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他就在纸上写好了一首四句诗,还在末尾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下可乐坏了他的父母,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子,竟然会写字,还能作诗,世代务农的老方家出了个文曲星。
大喜过望的父母拿着这首诗去找乡里最有文化的秀才点评,在秀才的指点下,大家才知道这首诗主要写的是赡养父母、团结家族同胞。
虽然文笔稚嫩,但是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
为了考验他的才华,众人还专门指定一些物品让他作诗。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每次刚为他选好物品,方仲永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诗完成,并且还不是简单的打油诗,遣词造句文采斐然,诗中体现的道理也恰到好处,浅显易懂。
这一下,方仲永神通的名号算是在县里打响了,同县的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童,沾一沾文气,希望自己的家族中也出现像他一样有才华的后辈。
他的父亲沾了他的光,今天去这家喝酒吃席,明天就有人来花钱请他儿子题诗。
这可乐坏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方,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被众人如此对待。
为了继续享受这种生活,他拉着自己的儿子四处应酬,根本不在乎自己儿子是否会被这种生活影响。
所以在方仲永成名后,根本就没有时间静心学习,更谈不上提升了。
王安石对这件事情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见面。
巧合地是,在一次去舅舅家拜访期间,王安石见到了这位久负盛名的“神通”。
当时的方仲永已经是十三岁了,这么长时间过去,他的才华不增反降,仿佛他的天赋随着时间缓缓流逝。
当时请他作诗,彼时的方仲永还能够作出来,但是这首诗根本没有传闻中的才气,更别提什么道理文采。
要不是他之前的名声,让大家勉强看一眼都难。这一次,王安石失望而归。
又过了七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了老家,又前去拜访舅舅,聊天之余突然想起了方仲永这个人,一时好奇便向舅舅打听他的情况。
只见舅舅摇了摇头,惋惜地说道:“这个孩子已经废了,他现在没有任何才能,只是个普通人罢了。”听到这句话,王安石半晌无语。
后来王安石想起这件事情,曾评价道:方仲永的才华是上天赋予的,并且他的才华要高出普通人很多,可就是这么一个才华横溢、堪称“神童”的少年,最后却成为了一个平庸的人。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受过后天的教育。像他这样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人不学习尚且会变得如此平庸。
那些并不是十分聪明、天生就很普通的人,又有什么理由认真学习呢?如果不学习的话,天赋普通的人连成为一个正常的人都很困难吧。
结语谈方琳和方仲永,一古一今,都堪称神童,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一个刻苦学习,最终做出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另一个在父亲的带领下贪恋名利,最终从天骄沦为平凡。
一正一反两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不论是学习还是教育,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学习道路是漫长的,它无法在短时间为人带来成就感,相比吃到美食的愉悦,看到美景的舒心,电影小说带来的精神快感,这些都是学习不能提供的,所以古人才会说“学海无涯苦做舟。”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吃苦是必然的,但学习也要劳逸结合,否则物极必反。
两种观点都是对的,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一方面,坚持对于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知识不可能从书上自己跑到脑子里,需要人耐心的阅读,认真的思考,通过日积月累,才能获得显著的提升。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方式,对于知识的积累不会起到半点帮助。
另一方面,家庭在孩子的学习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些家长急于求成,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梦想没有实现,或许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在作祟,他们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强行将所有的压力安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拔苗助长永远都不会有好结果,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未来有一个好前途是没错的。
但当这种想法变质,好好的学习变成了家长间攀比的工具,自己的面子需要靠孩子挣回来,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伤仲永?”
榜样的力量固然重要,它可以为孩子树立一个发力的目标,但当这种榜样变成“别人家的孩子,”过度劝学激发了孩子的“厌学心理,”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
-完-
编辑 | 书书
文 | 悬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