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至31日,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举办“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与高校美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在线召开,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海内外各高校、艺术研究机构的36位专家学者和第一线的美育教育工作者相聚云端,围绕美育理论及文学、美术、音乐、戏剧、曲艺、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等多个门类进行了主旨发言和经验分享。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不忘初心迎盛会,勇于担当铸忠诚——京剧校史剧《爱国三问》线上展演”活动,回顾南开故事、感悟南开精神。
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中外学生共同参加文化活动
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王新生
南开大学副校长,教授
美育与人类文明史相伴随,更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完美发展。
在审美中,人们可以架起一座体会超越性存在的桥梁。在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命运》中,在敦煌壁画的飞天、蒙娜丽莎的微笑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那种通过科学认知永远无法达到的无限性存在、超越性存在。艺术,让我们在日复一日油盐酱醋茶的奔忙中体会到平凡生活的诗意,发现生命的价值,实现诗意的栖居。艺术,也让我们在为提升个人生活而奋斗的同时想到更崇高的东西,想到超越自我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不仅为个人谋一个好的职业而读书,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而读书。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过度内卷、随意躺平,这就是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新时代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美育在人才培养、人格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并致力于发挥高等院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优势与作用。为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的美育工作,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南开大学,一直在积极探索具有南开特色的美育教育理念和方法。2020年,我们颁布了《南开大学关于加强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同时大力建设京剧和书画两个教育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并提出要让学生有能力度过“智与美”兼具的人生。
今后,南开大学愿意发挥平台作用,和大家一起建立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一起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创新特色美育教育,培育美好人格,传承和弘扬传统美育精神。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做好美育工作!
主旨发言
让中华优秀传统艺术
成为高校美育的载体和土壤
王立新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优秀传统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神,集中体现了民族的审美品格和审美理想,更是高校美育和思政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走向深入、民族复兴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当下,探讨如何通过在高校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培育青年学生健全而富有民族情怀的审美意识、广阔而包容的审美视野、健康而敏锐的审美判断力,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南开大学的美育教育早在建校之初即成为先贤们育人理念上的明确追求,在百年南开的教育史上曾对一代代学子们的成长发挥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这其中戏剧(曲)活动弦歌不辍,更成为师生们共同的美好记忆。2008年,依托汉语言文化学院成立的“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发挥其强大美育功能提供了新的契机。以基地为主要平台,我们组建了专家委员会、包括教师和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新剧团,并上演了传统剧目和新编现代剧目,推出了学术带头人,建设了多门精品课程并出版了专著和教材,在对本校青年学生实施美育教学的同时,本着开放建设的理念与多家相关单位共建基地,发挥了重要的辐射效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回顾几年来的历程,我们有三点体会愿意分享:一是必须重视美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尤其是要有真正懂得优秀传统艺术、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核心教师作为领军人物。二是要把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研究、赏鉴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按照京剧艺术形式的特点、规律去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艺术,在沉浸式的体验和角色扮演中去领悟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文与美学精神。三是要将美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但要让优秀传统艺术真正进入课堂,还要打造真正有活力的第二课堂,用多姿多彩的相关活动让两个课堂交叉互动,将传统艺术的育人模式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机融合,创新美育育人的手段和方法。
美文共欣赏:
在美国大学讲授中国古典诗歌
吴伏生美国犹他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客座教授
题目中“美文共欣赏”五字取自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一》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两行。陶渊明本意是自己归隐田园之后,得以摆脱官场中尘网的羁绊,徜徉于自由之中,与“时时来访”的“邻曲”和“素新人”共享彼此的诗作,切磋诗艺。此处,我把“奇文”改为“美文”,因为诗歌无疑是美文中的美文,而且这样的提法也切合本次会议“美育”的主题。长期以来我在美国犹他大学讲授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学生分享中国诗歌的精华,很能体会陶渊明上述两行诗所表现的感受和意念。虽然陶渊明所生活的古代中国与当今美国在很多方面差异巨大,但我们与陶渊明一样,都面临着一个根本的人生选择,即在纷乱局促的社会上,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与期待,我们如何发现并且选择一个令我们本人感到充实并且自由的人生与事业?在这种语境中,陶渊明的诗歌便具有了超越其时代与国度的现代和全球意义,其中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便被置于一个世界文化的背景,供我与来自西方文化传统的美国学生共同“欣赏”和辨析。陶诗风格的清纯之美以及它所表现出的自由向往常常在美国学生心中引起触动,使他们因此了解甚至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且从中获得适于自身的人生启迪。
文人趣味与生活美学的构建
周志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是推进美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器物之美感受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文人趣味,丰富心灵,提升审美能力。文人趣味是文人的独立自我意识和“帝师意识”的杂糅,前者养育了“独与天地相往来”的精神诉求,后者形成了救济天下的事功价值观。文人趣味在哲学上可以定义为“一种否定性的肯定性”,即凝结了对高度统一化社会规则的否定意识,又形成了对个人生存样态的肯定性力量。器物美学中隐含了“用—无用”的辩证关系,由此,本是“形而下者”的器物中出现了具有独特艺术内涵的“形上”之“道”的器。象—器—法—神四个层面,对应为黑格尔哲学的现象、色彩、线条和精神。器物美学的核心正是“趣味”,一种感性层面上体会出来的形而上的韵味。器物趣味体现了文人的“异托邦冲动”。例如,天津青年艺术家郑勇的《平交诸侯》《竹林君子》《舞咏》《鹓鶵寒潭》《欸乃罐》《风雪孤射》,体现了器物人文趣味之人格气度、道德心性、情态旨趣、心志理想、虚实意蕴、天地精神。器物成了文人内在乌托邦精神的“现实替身”,而这种乌托邦在文人桌面上的实现就是“异托邦”,这体现了文人与天地往来,无往不复的气度。
传统戏剧在戏剧教育里
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近年来,国家对于戏剧教育非常重视,让戏曲进校园,使之成为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部分更是重点。今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更明确把戏剧(戏曲)作为规定课程科目之一。
戏剧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说的“乐”是广义的“乐舞”即雏形的戏剧。戏剧是一种超越个体层面的情感沟通和表达,人类文明进程中,戏剧引导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养成共情能力。人类文明是多样性的,所以人类戏剧的发展同样也有多样性,戏剧教育也应该多种多样,每个国家的戏剧教育应该有各种方式。在中国高校,对于中国人的人格养成,中国的传统戏剧应该在戏剧教育里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在现代人文教育中必不可少。戏剧是融视听觉为一体的艺术,舞台表演有超越文学的意义。戏曲在高校的传播,要包括阅读剧本、欣赏演出、鉴赏品评三部分。从人文精神养成的角度看,艺术欣赏最为重要,所以“戏曲进校园”的基本路径,首先要重视欣赏现场演出,其次是要以传统戏为主体,第三,一定要看全本戏。尤其是要通过整本戏的欣赏,潜移默化地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叙事方式。南开大学在这一方面成为全国该领域的领头羊,希望在南开大学以及全国其他做得好的高校的引领下,让戏曲传播做得越来越好。
延续南开百年戏剧教育精神的
思考与实践
刘佳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在从事戏曲美育教育时,逐渐体会到这项工作的难度,而这或许正是戏曲进校园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表面看来,是学生们不了解戏曲,但如果只是知识的欠缺,讲几次课、看几场戏或许就能解决,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它一定有深层原因。我觉得,关键是中外戏剧是基于各自发展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两种美学观念而形成的,中国戏曲的写意性不仅是一种外在特征,还是一种贯穿在所有中国传统艺术之中的美学精神,而这种精神的手段和形态是程式化的。学生们从小接触电影、电视剧、音乐剧、儿童剧等等,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写实的艺术观。但在写意性传统和程式化表现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是没有经过前置学习的,而这恰恰是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换句话说,绝大多数学生处于文化基因未被激活的状态。缺乏文化阐释的单纯艺术培训不是真正的美育,因为戏曲的观念和表现形式都和生活的原生态不一样,我们不能让学生形成戏曲就是杂耍的印象,事实上很多戏曲普及和推广活动的实际效果就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把戏曲还原到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去,通过导赏和阐释带学生看戏,让他们知道中国戏曲是怎么长大的,为什么长成这样,如何欣赏它的美。
跨媒介艺术与美育
何成洲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我的发言紧紧围绕“跨媒介”“当代艺术”与“美育”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一些典型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的理论分析,阐释具有当下性、民族性、示范性的美育路径与方法。一般说来,广义的“美育”在于塑造健全人格与和谐社会,而这需要依赖狭义的“美育”——艺术的鉴赏与评论。跨媒介艺术是一个当下突出的艺术现象,为我们提供大量有趣的案例。比如,贾平凹《秦腔》中的曲谱、斯密斯的雕塑摄影、先锋昆曲《藏·奔》中昆曲与书法的混合表演,彰显了不同媒介融合互动的多样性和效果。
跨媒介性分为作品内和作品外的两个大类,前者又包括媒介之间的混合,如多媒体的剧场艺术,以及跨媒介指涉,比如小说的音乐性。作品外的跨媒介性主要指不同媒介之间的转换,比如小说的电影改编,还有超媒介性,例如叙事性、表演性。跨媒介艺术现象比比皆是,那么跨媒介研究就需要从问题出发,把跨媒介与物质性、主体性、历史创伤、当代性等概念结合起来,关注创作现象、过程、特征、效果等具体问题。从立场与方法出发,注重跨学科、新文科等理念、范式,围绕现实生活与社会命题,注重艺术的行动与效用,挖掘艺术现象的内在要素、文化逻辑和社会逻辑等。发言最后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概念,跨媒介的表演性,它主要是指艺术作品可以被看做是一个行为,不仅仅需要考察它是什么,更要关注它能够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关于高校美育的两点思考
万镜明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研究员
首先,美育是无功利性的。如果将美育理解为艺术教育和能力培训,就带有了很强的功利性色彩。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技能就可以成为特长生,在中考或高考时具有加分的实用价值,凡此种种,目标指向很明确。这不仅削减了艺术美的内涵,也违背了美育的初衷。而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被动应试的学生们正应该摈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形成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树立起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所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是非常科学的。美育并不是简单的艺术技能训练,而是重在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从而提高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不应带有任何功利性。
第二,美育无处不在。高校的学生不一定都有特长,但应该都有各自的兴趣。他们带着兴趣学知识,在知识中找到兴趣的依据,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可谓寓乐于教;同时,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活跃的校园氛围对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兴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每位教师的授课风格、行为举止等都是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可谓寓教于乐。美育的作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它不具备功利性,也没有单纯的因果关系,但它却是学生们健康成长、服务社会的重要基础。
东西方文化视野下的高校书法美育
衡正安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一级美术师
1840年之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从此我们走上了一条奋发图强、全面向西方学习之路,显然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因为当时面临着亡国灭种之境。180余年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从当时的积弱积贫到目前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使我们真正站了起来,富了起来。然而,与此同时我们的传统文化也遭受到严重的摧残,强势的“现代文化”使我们浸染其中而不知。人类历史告诉我们:国家是可以灭亡的,文化更是可以断层的,而美学思想是文化的核心精神。所以,今天我们必须站在东西方文化的视野下,审视我们的教育立场,清醒地看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有断层之危,加强传统美育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乃当务之急。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造就了独特辉煌的东方艺术,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美学思想,不仅是多元、丰富的人类审美精神的需要,更是传统美学思想安全的需要。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是高校接受传统美育最好的切入口,今年美术与书法被教育部列为与一级学科并列的“专业学位”。高校不仅担负着培养书法专业人才的重任,更肩负着普及、传承、弘扬书法知识的任务,同学们通过书法的学习不仅可以写好汉字、陶冶情操,其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书法文化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是进行中国传统美学教育最好的范本。
美育的前提是真与善
穆欣欣澳门作家,戏剧学博士
蔡元培曾经说过:“美育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以美育完善当下的教育机制,让我们的下一代懂得接受美、欣赏美和传播美,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诚然,审美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和感受幸福的能力、人生的快乐有着必然联系。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架构,礼乐传统中的“乐者,乐也”,是使快乐本身成为人生理想和人格的最终实现,既是审美,同时也是人生。
中国戏曲是一门集传统文化大成的综合艺术,以诗礼乐、孔子“仁学”的基础形成中国戏曲的内涵特质,以及一切以美为依归的外部表现:如表现悲哀时有音韵有节奏的长歌当哭;表现醉酒、惊恐、疯癫时内心外化的身段动作……七情六欲的表现无一不美,是中国文艺最高级的审美形态。谈到中国戏曲的审美,不可忽略的是它以真、以善的创作底色,即情感的真实和对大众、对苦难表现出的关怀和悲悯。美育是关乎心灵的教育,今天的美育不仅让人看到美美与共的审美多样性,更要能让人看到美背后的真与善,以达致的美育目的——在审美过程中修身、修心以“完成自己”,陶冶、造就一个有历史文化意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人。
戏剧的美育价值与美育方法
叶志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二级教授
戏剧成为校园美育的渠道,一般通过输入性进校园、内生性进校园两条路径。必须了解戏剧综合性、直观性、集体性的艺术特征,认识在戏剧“假定性”中感受生活的真实性、在“现在进行时”中体验戏剧的仪式性、在“集体艺术”中凝聚团队的协作性等方面的美育价值,在此基础上掌握戏剧鉴赏、课本剧、校园戏剧等独特的美育方法。戏剧鉴赏,是指戏剧中的文学性鉴赏和剧场性鉴赏,前者指的是两种方式的分离式鉴赏,后者指的是两种方式的连环式鉴赏,这两种方式,既要植根于它的文学性,更要融汇于它的剧场性,双性一体,才是院校开展审美教育的最佳形式。课本剧是课文和戏剧的结合体,是把课本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戏剧结构、戏剧表演的方式来形象地表达文章内容和主题的一次努力。从本质上来说,课本剧是一种教学方式方法的革命,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美育效果。校园戏剧是以学生作为创作、表演主体,以音乐、舞蹈、语言、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师生为主要观看对象的业余戏剧活动。校园戏剧是课本剧的升级版,更具艺术的教育性,本来就是一项综合和多元功能的美育工程,是校园整体美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嬗变与体系建构
孟建复旦大学教授,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评估组负责人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对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极为重要。从传播学意义上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属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在这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是存在缺乏多元共生理念、双向交流不够、尚未形成国际话语表达体系、缺乏精准有效传播方略等不足。为此,在跨文化传播理念和方法上要进行一系列转变:一是要建立多元逻辑、多元共生、多元共识的跨文化传播认识论和方法论;二是要设计出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跨文化传播立体管道;三是要遵从传播规律,增强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四是要将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点;五是要注重与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开展文化交流。
师生共同体理念下的南开美育实践
李川勇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
面向新时代教育需求,南开大学提出了“文化传承,以美育公;师生同行,以美培能;诸美并育,智美相融”的美育实践理念。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师生共同体构建为抓手,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构建的美育实践教育体系。
南开大学积极推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成长”的本科教育,提出“打造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共同体”,塑造师生交流双循环——即以师生交流大循环为核心,辅以师师交流和生生交流两个小循环,推动师师研究教学、师生密切互动、生生互促成长,探索教室内外、校园内外和线上线下融合的无边界教学空间下的一流课程建设,培育“教有幸福感,学有获得感”的教育质量文化,推动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实现“公能兼备、引领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
师师交流层面,通过组建校级通识教育教研团队,共建了三个国家级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开设百余门美育通识选修课,完善了美育课程体系。在师生大循环中,强化师生的面对面交流,润心育人,互相点亮;以服务学习的实践形式,以中华诗教、京剧和非遗艺术等为教育内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与美学精神;依托智慧书院平台,在充满美感的文化环境中开展艺术创新项目,师生在互动中感受共同成长之美。在学校全向度的美育氛围中,生生互动,朋辈传承,以话剧、竞赛等活动,实现“以美育公,以美培能”。
校际交流
笃定以美育人
赓续南开精神
王钦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我从2013年开始在南开大学教授京剧课程。起初我们的上课形式以京剧普及为主,虽然上课效果很好,但我们总感觉教学不能停留在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层面,而应该真正让同学们感受到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让他们走进京剧、了解京剧、喜欢上京剧。京剧剧目大多是讲述历史故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本身就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再加上写意性、程式化的舞台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经过反复研讨,我们决定以“用京剧讲中国故事”为主题进行系列课程建设,从经典剧目的情节切入,以贴近年轻人心理和视角的方式进行解读,进而由老师身体力行地进行演示,并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带着学生从京剧里面看京剧,让他们感受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刻体会承载着中国人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美学追求的中国故事,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打造特色“大美育”新格局
钟蕾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天津理工大学聚焦育人主线,依托学校及艺术学院美育资源,涵养校园文化土壤,创新协同机制,打造具有天理特色的“大美育”的新格局。
学校美育坚持科学与人文的携手,美育和专业的结合。美育教育注重四个融入:“融入思政教学”“融入学科特色”“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学生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成立美育教育的专项团队,培养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思想追求;让青年学子在科学、人文与艺术的融合中启迪智慧;同时埋下美育的种子,使其在学生一生的成长中持续发力。
通过设立“天理美育导论”课程融通专业壁垒。精心优化60门线上、线下美育课程。聘请国内专家、学者为美育兼职教授,开设“美育名家讲坛”,从美育的视角充分补足学生的美育知识。学校建立了天津市属高校首个木雕博物馆,专项服务美育教育,同时通过博物馆、艺术展研学带动学生美育学习的热情。通过美育教育使每一位理工学子在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命之美中丰富思想、塑造品格、汲取力量。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美育育人平台
尚绪芝天津工业大学博雅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天津工业大学于2018年成立了博雅书院,致力于传统文化“双创”的探索与实践,推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文化育人和美育育人效果。
博雅书院成立以来,开展了各类活动千余场次,始终坚持“文化 美育”的育人模式,在文化“双创”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传承、彰显育人效果。书院创设了“感恩·手创”品牌活动、开展“与名师相约”线上讲座、“四书五经”经典共读活动等,颇具仪式感和体验感。同时还通过通识课、夏令营、小型展览、博雅文创等形式进一步夯实“文化 美育”的育人模式。
书院通过“传统文化‘双创’的平台,中外互鉴、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的塑造平台,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管理的实践平台,健全人格塑造的实践及检验平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示范平台”这“五个平台”,让学生“博雅慧行、真善美实”,提升育人效果。
古琴弦歌在高校的传播
薄克礼天津城建大学古琴弦歌基地主任,教授
具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琴艺术在2003年被确立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弦歌(琴歌)也在近年来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天津城建大学通过古琴弦歌的教育与熏染,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与传播机构:中国古琴研究与发展中心。2019年又联合国家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机构成立了“古琴弦歌基地”。基地出版学术著作四部,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四项,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
学校成立了煦园琴社,培养了220余名学生和青年教师。近年来承办了第二届天津高校古琴艺术节,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各类演出,荣获中国首届弦歌大会铜奖和最佳组织奖。
2016年以来,学校多次组织了弦歌进高校活动,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十数所高校举办学术讲座和古琴弦歌音乐会。同时参与主办了两届中国弦歌大会。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设中,学校在全市多所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以古琴弦歌艺术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让学生成长为“双创”的推动力
薛军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美育的新要求,落实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音乐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注重内涵建设,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国风格的学科专业体系,将福建南音、古琴艺术两种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传统音乐引入课堂。二是在教学中注重将科研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积极响应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系列学术活动和实践教学展演,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三是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开展中国传统音乐考察,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触摸中华音乐文化脉络,汲取中华音乐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四是为学生文化服务社会搭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对天津境内的音乐和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考察和摄录工作,帮助学生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推动力。
中国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
设计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谢朝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新时代对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与更高的要求。如何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专业责任与时代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树立高尚审美理想与文化品格,守正创新,是当今艺术设计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民间美术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传统美德及崇高的文明精神,不仅是“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一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的直接体现,也是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戏剧戏曲等相关领域研究的宝贵的形象资料,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南开大学艺术设计学科,系统开设了以民间美术为核心内容的“民间美术设计研究”系列课程,旨在探索突破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与专业设计课程间衔接瓶颈,突破教室内外、课程内外时空界限,有效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主动进行创造应用,强化其设计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经过近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在课内教学、课外实践、专业赛事、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传承美育精神
培育完整人格
黄丽芬湖北民族大学声乐教师,一级演员
中华美育精神,是数千年来中华多民族生存境遇及其共同价值体系长期孕育的结晶,中华美育精神是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在美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传承和弘扬的价值。
湖北民族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我校重视发挥音乐教育与舞蹈教育在本校的优势,同时开展“美育援教”送教活动。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创办美育实践基地,以实践促美育;学校注重挖掘非遗资源,开展非遗资源“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同时创办特色社团,开办特色课程;学校利用自身民族地域文化优势,打造原创精品。
中华民族审美与艺术传统在育人及应用层面的独特建树,从根本上讲,在于人的培育与养成,终极目标在于个体的情感陶冶与完整人格的养成。中华美育精神,对当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美育工作,塑造广大青少年乃至成人的美好心灵,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高校作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阵地,落实好中华美育精神的要求义不容辞。
中国陶瓷艺术的海外传播
张甘霖九江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光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载体。作为文明的使者,中国陶瓷在海外从古至今都用于饮食器皿、建筑装饰和作为收藏对象。不同时期使用的不同种类瓷器代表了品位方面清晰的变化,对传播区域的物质生活以及文化面貌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以来海外陶瓷学者们围绕“陶瓷之路”展开了广泛的学术趣味研究,尤其是日本学界以三上次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学家、考古学者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其中不乏大量的批评观点及研究。欧美以大维德基金会、大英博物馆等机构研究为代表,展开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工艺、纹饰、图像、外销、收藏等的研究并出版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尤其是霍布森、大维德爵士等都参与了中国陶瓷的艺术批评,推动了对中国陶瓷艺术趣味整体品评推广。这种海外学术界对中国陶瓷的热衷,使得中国陶瓷艺术与近代设计艺术运动产生互动效益。
孔子学院如何展示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张慧晶土耳其晔迪特派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副教授
推广汉语、展示中国文化魅力是海外孔子学院的基本任务。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核心。如何在潜移默化中让外国友人热爱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呢?我有几点经验和大家分享:第一,关注国内、国外的华人艺术演出团体,与他们积极合作。积极宣传和接待由孔子学院总部组织派出的“三巡”艺术团,让他们在校园内外进行演出;让艺术团在孔子学院所在的大学增加演出场次等。第二,组织各类图片展、艺术展。我们还会安排针对这些艺术品的专家解说,帮助学生们理解并欣赏中国艺术。第三,组织有关艺术的学术讲座,比如诗歌鉴赏、文学潮流与评论、文学作品翻译、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等。第四,组织学生们参与工作坊等活动,如茶艺、书画、篆刻、剪纸等增强互动性及参与性。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之思
金浩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教授
我们要结合历史文化积淀,在美育工作中引领时代新潮流。
结合我的专业中国古典舞,以一门“身韵”课程来介绍一下美育是如何具体落实到舞蹈教学之中的。“身韵”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来自于艺术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身体语言的追寻与提炼,其内涵与外延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去寻找它的根脉与血缘,弘扬它对中国古典舞身体文化传承与创造的功能价值。“身韵”在建立不失个性和独特性的审美范式的同时,构成了一种开放式的理念与视域,对中国古典舞特色语言的表达方式、言说特征加以确立,又与时代风貌的艺术话语互释、互补,以释放“身韵”语义的活力与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创造性转化为具有启示和引领作用的中国古典舞核心价值的语言系统。其审美之思就体现在中国古典舞身韵“形、神、劲、律”的审美法则上:我们欣赏“身韵”之美,不仅在于身法和韵律,更在于民族精神的领悟与弘扬。
“曲艺进校园”的意义、路径与方法
蒋慧明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曲艺进校园”已开展多年,在美育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既传播和普及了曲艺艺术,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艺术鉴赏力,也培养了一批有潜力的曲艺新苗。
结合多年对“曲艺进校园”活动的观察与亲身实践,笔者认为:首先,要在青少年群体中有效传递“曲艺可以这样美”的普遍认知,充分领略曲艺在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尽可能地选择不同曲种的经典性作品,并从文学、音乐、表演等不同角度为学生解读其中蕴含的叙事技巧、文学手段以及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正确引导学生了解曲艺并热爱曲艺;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分“传统曲艺”与“曲艺传统”的差异,要有专业的师资力量指导学生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次,务必要充分发挥“导赏和品评”的功用,培养一大批真正懂曲艺、爱曲艺的年轻学子,他们是曲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未来的观众、作者、演员、研究人员都将在他们中间产生。
通过戏剧实现“礼乐合一”
林婷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戏剧是实现“礼乐合一”文化观念的重要路径,也是养成健全人格的最重要手段。目前,对“戏剧教育”的认知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为达成某一教育目的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另一种是为培养某一专项戏剧技能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如果我们将戏剧教育的目标扩展为通过戏剧活动促进个体身心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共处,“戏剧教育”的内涵与边界就可能得到极大的拓展与延伸。在这一思路之下,考察中西戏剧教育观念的异同以实现相互之间的鉴借;探究戏剧教育的历史性沿革以促进当代戏剧教育的继承与创新;探索戏剧与基础教育结合的方法与路径以促进“大语文”时代教育观念的更新及成效的提升;融合专业戏剧与民众戏剧以加强戏剧与现代生活的内在联系,增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戏剧教育的交流以实现区域优长的互补,这些都将成为“戏剧教育”新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新时代戏曲艺术教学实践的创新发展
李佩红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教授
戏曲教育、京剧艺术教育,讲究的就是一个“美”字。近年来,上戏戏曲学院不断探索“四双”教学方法和实践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戏曲艺术教学实践创新发展之路。
双大纲教学。根据学科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制定本科教学大纲,同时增加项目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培养更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双师资联动。在岗教师团队和特聘校外著名表演艺术家和戏曲名家等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实践。
双课堂协同。积极做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们舞台实践训练,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艺术素质和表演能力。
双桥梁链接。搭建起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同时搭建起学校与院团的桥梁。学生能登上艺术的大舞台,踏上社会的大舞台,走上人生的大舞台。
上戏戏曲学院将继续守正创新,延续根脉,牢牢把握京剧艺术教育的根和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让上戏戏曲教育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
在戏曲专业课中用好思政这捧“盐”
李铭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一级演员
在中等职业院校开展思政美育,在戏曲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以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学院以系部专业特色为抓手,开展了“学党史品京剧”系列党课,开展了“奋斗百年征程路,光辉照我永向前”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培养学院各专业学生弘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学校首次以“爱国·京剧——思政美育教育”为主题,走进中小学开展京剧专场讲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粹京剧有机结合;学院还探索与高等院校合作,应邀至南开大学开展《刚柔相济·中国力量——走进京剧之门》艺术讲座,同时与南开大学京剧传承基地合作,共建南开大学中华美育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还以革命先驱陈望道先生翻译首部中文版本《共产党宣言》为题材,创编了《信仰的味道》。通过作品做到思政育人、教化育人,在专业课中用好思政这捧“盐”。
溥西园的戏曲美育理念及教学实践
付桂生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讲师
近代高校的建立为现代美育理念的传入和实施提供了土壤,在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等一代学界领袖的摇旗呐喊下,美育理念与实践得到了确立和有效实施。1917年,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曲学大家吴梅执教北大开设词曲和中国文学的课程,首次将昆曲内容引入大学课程,揭开了近代戏曲美育的序幕。清华大学建校伊始就开展了艺术教育和文艺社会活动,逐渐确立了通识教育观念下以学生素质培养为核心的美育模式。20世纪30年代,学校成立音乐部,在中国音乐课程中开设国剧。1930年聘请了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号西园)来教授昆曲艺术,他抱着“不问初学或缘由根基,一概接受”的态度,在当时颇受学生们欢迎,“师生融洽、成绩乃佳”。时至今日,已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高校基本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美育传统。为当下戏曲校园美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值得梳理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