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国际头条

还有人没听过那首新歌《Mojito》吗?

闭上眼睛,MV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一滴入魂的Mojito?饱和度爆表的老爷车?还是让人不由自主尽情摇摆的沙槌?

没错,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是独一无二的古巴首都哈瓦那。如今,采取防疫封闭措施已经两个多月的古巴,正准备逐步“解封”,期待用最地道的Mojito迎接游客回归。

哈瓦那治疗攻略(解封之后哈瓦那还有好喝的Mojito)(1)

6月12日,民众佩戴口罩驾驶一辆老爷车行驶在位于古巴首都哈瓦那的海滨大道。新华社记者 朱婉君 摄莫……什么托?

Mojito,古巴最有名的鸡尾酒,成为这首极具拉丁风情歌曲题目再恰当不过。

不过,可能许多人通过这首歌才知道,原来“Mojito ”不读“莫吉托”,而叫“莫hi托”。

这是因为,古巴官方语言西班牙语中的“ji”发音跟汉语拼音里的“hi”一样。而中文惯用翻译“莫吉托”其实是一种误会。

网上流传着Mojito的各类配方,无外乎是糖、朗姆酒、柠檬汁、苏打水和薄荷这五种元素。但对古巴人来说,不用古巴朗姆酒调制,Mojito就失去了灵魂。

哈瓦那治疗攻略(解封之后哈瓦那还有好喝的Mojito)(2)

2020年3月24日,往日门庭若市的“街中酒馆”受疫情影响显得相当冷清,并于不久后暂停营业。新华社发(华金·埃尔南德斯摄)

时光倒退到1493年,哥伦布给美洲带去了甘蔗苗,而甘蔗与古巴的气候可谓天作之合。

到了十六世纪,非洲奴隶开始被运到古巴的咖啡、甘蔗种植园工作。他们发现,甘蔗汁一经发酵、蒸馏,就成了烈酒,这就是今天朗姆酒的雏形。

在首都哈瓦那,最有名的Mojito出自位于老城的“街中酒馆”。酒馆墙上有署名美国文豪海明威的字句“我的Mojito在街中酒馆”,使这里成为“打卡圣地”。 不是每一辆旧车都叫老爷车

老爷车,可谓古巴另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20世纪上半叶,福特、雪佛兰等大量美国品牌汽车涌入古巴。

1961年,美古断交。次年,美国对古巴实施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2015年7月,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但美国并没有全面解除对古巴的封锁。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再次收紧对古巴政策。

于是乎,很多半世纪前生产的汽车至今仍在道路上行驶,古巴也因此被称为“流动的老爷车博物馆”。

哈瓦那治疗攻略(解封之后哈瓦那还有好喝的Mojito)(3)

2018年10月1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外国游客乘老爷车兜风。新华社发(华金·埃尔南德斯摄)

不过,乘坐靓丽老爷车兜风成为外国人到古巴的旅游“标配”,却是近十年的事。

2010年起,古巴逐步放开私营经济,其中包括允许为老爷车申请出租车执照。一时间,不少古巴人开始为自家老爷车认真改造一番,一下子就得到了游客喜爱。在哈瓦那街头,见到一辆50岁、60岁的老爷车不足为怪,许多老爷车比司机年长很多。

那么,到底多大岁数的车才能算得上老爷车?据古巴一些老爷车俱乐部的“入门规矩”,一般来说,使用超过35年的汽车和摩托车才能被叫做“老爷车”。这音乐让人想要乘风破浪

许多人刚听到《Mojito》前奏,就忍不住跟着扭动起来,这是古巴音乐乃至拉丁音乐的独特魅力。

由印第安管乐、非洲打击乐和欧洲弦乐交织而自成一派的古巴颂乐,加上恰恰舞蹈的节奏,配合当地艺术家天生的体态与天赋,形成了呼之欲出的古巴风情。

吉他、邦戈鼓、沙槌、基罗等乐器,是古巴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为拉丁音乐带来深远影响,对广大游客乃至远在天边的听众而言也犹如起舞的邀约。

哈瓦那治疗攻略(解封之后哈瓦那还有好喝的Mojito)(4)

6月12日,民众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戴口罩出行。新华社记者 朱婉君 摄

何时重返MV中的哈瓦那?

据媒体报道,《Mojito》MV的录制时间为去年11月底至12月初。当时正值古巴旅游旺季,哈瓦那老城区游人如织。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作为古巴重要经济支柱,旅游业如今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停摆两个多月。

据新华社驻哈瓦那记者观察,过去这段时间,大部分像“街中酒馆”这样的餐厅和酒吧都已暂停营业。随着古巴暂停外国游客入境并关闭边境,往日停满老爷车的景点附近变得空空荡荡。“随停随唱随跳”的古巴人也响应政府号召尽可能减少出行。在哈瓦那长达7公里的海滨大道上,仍有阳光、大海和随处可见的涂鸦,只是不见了游客身影。

巧合的是,就在《Mojito》一曲刷屏时,古巴也传来好消息。6月11日,古巴政府宣布本国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将逐步恢复生产和经济、社会等领域活动。

根据“解封”计划,旅游业将率先向古巴国内市场开放,随后将允许外国游客乘包机前往相对独立的指定海岛,最后将恢复国际商业航班。不过,所有外国游客和古巴旅游业从业者都必须接受健康检查。

据古巴旅游部统计,近年来,古巴接待外国游客人次数量逐年增加,其中中国游客增长较为明显。一些酒店、餐厅也纷纷将目光瞄准中国市场,主动了解、适应中国游客的文化习惯。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