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四五岁时开始背唐诗,忽然想起来,我也是在他这样的年纪开始背诗,然后识字、读故事、读书……。回首已经过去的四十余年人生,经历的实在太多了。不过,自幼年就开始拿在手中的书本却很少放下。那么,读书究竟对我有什么影响呢?梳理一下我的读书生涯,归纳出几本对我影响最大的书。

1、安徒生童话全集(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7月新2版)

这是先母给我们买的第一套完整的书籍,也是我们第一次完整阅读的世界名著。这套书让我们对于童话乃至于奇幻文学的喜爱至今仍未消失,豪夫、王尔德、高尔基、梅特林克、黑塞、刘易斯、托尔金、宫泽贤治、安房直子、霍尔拜恩、罗琳……许多童话作家的作品陆续走进了我的书房,直到今天。

蓦然回首,三十多年过去了,母亲早已逝去,当年那窄小而温馨的小屋也只留在了记忆中,但这套书依然完整地躺在我的书柜里。每隔几年,我都会再重读一遍,不仅是重温一段记忆,也是不断地感受名著的魅力。虽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也看过无数由那些经典故事改编而来的动画、舞台剧乃至电影。但是,阅读名著时的感受依然会有新的发现。你会发现,在那些看似熟悉的情节后面,都有着一些细节与思考,而这背后则蕴含着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人生的积淀。因此,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在意的是那些美丽的故事,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我也渐渐能够去品味那些“含泪的微笑”。

今天你读书了吗

2、《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朱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上学期间背过不少古文,但同样也如同今天的孩子们一样觉得痛苦不堪。直到上了大学之后,借助教材,才算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接触了整个中国的古典文学史,并对文言文发生了兴趣。于是,吉光片羽已经不能满足,一本本古籍开始走入我的生活。只是,限于知识积累,大多古籍都只能浅尝辄止,略知大概罢了,直到十多年前才真正开始完整地阅读了一本书,那就是《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

当时到一个偏远的苏北小镇支教,从南京出发要坐近三小时的长途汽车。“路曼曼其悠远兮”,用什么来打发时光呢?这本书轻而薄,恰好可以放在外衣口袋之中,来回一趟,大半篇章可以读完。而荒僻的乡村也没有什么娱乐,空荡荡的办公室中大声背诵几段非常适宜。于是一年的支教时间,一本书基本上已经背完。书其实很短,但其中的道理却足足令人品味。背完后,再去读读朱子的集注,抛开那些已有的陈见,其实很能发人深省。这是我第一次系统地读完了一部古籍,此后也阅读了许多相关古籍。从《孔子家语》始,至诸子百家、笔记杂谈、传奇散文,但似乎总离不开儒家的思维,与之对照。

这本书中的内容博大精深,单是其中的教育思想就能让人用一生去思考、实践,实非短短几句话可以阐述清楚。不过,《中庸》中的一句话对我影响至深:“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朱子解释“素隐行怪”为“隐僻之理,而过为诡异之行也”,“以其足以欺世而盗名,故后世或有称述之者”。自我开始以独立思考应对教学时,首先摒弃的就是对《教参》的迷信。在我看来,《教参》对于一个老师就如同婴儿的学步带,刚刚起步时离不开,但孩子都有能力跑了还捆着学步带就未免有些荒唐了。只是,语文的教学需要我们有独立的思考,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要颠覆整个价值体系,而变成“荒僻”“诡异”之行。有意忽略余光中先生少年的经历,以“小时候哪来乡愁”来否定诗歌的价值;无限夸大愧怍的含义,而批判杨绛先生冷漠,都是为搏眼球而做出的“索隐行怪”之举。我觉得,我们追求语文的道路也许没有终点,或者不得不“半途而废”,但是“遵道而行”却是我们永远不应偏离的。

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几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1)

今天你读书了吗

3、《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等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先母80年代初在南师大读大学时曾听过唐圭璋先生的课,曾经绘声绘色地模仿过他的讲解,至今想来还历历在目。她说程先生编著这本辞典多年,因此一见到其出版便有惊喜之感。当时,辞典还未到今天泛滥成灾的地步,编选者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所选词上溯至敦煌曲子词,下至宋末的王沂孙、蒋捷,皆为词人得意之作,几无遗珠之憾。并且赏析者中集中了叶嘉莹、程千帆、霍松林等著名学者,也可谓一时之选。如果要全面了解唐宋词,这本书可谓不可或缺。

不过我读此书,最大的感触是赏析一首词,绝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词本身的字句解读,诗人生活的背景,同类的诗词赏读都是鉴赏中不可或缺的。在语文的教学中,同样也要求老师有着更为博大的胸怀。我们区的毛韵华老师在教学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时将之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放在一起教学,而以顾城的《远和近》导入。心灵与外物的远近、身体与外界的远近源于诗人内心与世界的距离,毛老师以独特的目光将不同时代的诗作放在一起比较,不仅给学生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广阔的空间,同样也展示了老师包容全局的胸怀,对于文本的全局意识。

4、《莫砺锋诗话》(莫砺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曾经听过莫砺锋教授的讲座,也曾看过他在《百家讲坛》上的讲座,但觉得他的诗话才是其实最能打动人心的。中国历代的诗话多矣,我所收集的何文焕所编的《历代诗话》及丁福保所编的《历代诗话续编》,所收的诗话多达数十种。但莫教授的诗话之所以打动我,那是因为莫教授并非只在讲解诗,他同样也在讲述自己的生活。从当年的理科尖子生,到后来的下放农村,再转而学文终成大家,莫教授一生可谓历经劫波,而当他把自己的生活点滴也融入对诗歌的鉴赏中时,你会读出更为深厚的内涵。王国维言“有我之境”,说“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其实,我们在读诗时,何尝不是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去解读诗句呢?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理解,丰富的人生能让自己的理解更加深沉。即使人们没有如此深厚的人生积淀,但当你读到这些文字时,同样也能感受到人生的厚重,从而开始思考诗词后的思考。我想,这就是莫教授这部诗话最大的价值了。

读诗如此,二十多年前,曾经向南京一位饱学宿儒学写诗词,诗词的技巧学了不少,但当时写出来的大多无法卒读,到今天竟几乎找不到片纸留存。数年前,登顶钟山,遥望昨日方临的栖霞山,触动内心,一首古风自然而成。接着,心之所属,自然成章,至今已有数百篇了。回想起来,当年青春年少,“为赋新词强说愁”,当然一无所成。历经二十年的人世沧桑,虽不能说识尽愁滋味,但感触已深,一吟一叹便自心中而出了。其实,生活中处处有令你感动之处,只是需要我们慢慢沉淀。学生们常常叹息自己写不出东西,是因为他们的积淀不够,而这就需要老师用自己的人生来开启他们的感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丰厚积累。汪曾祺先生回忆听沈从文先生讲课,沈先生喜欢向学生细细讲述自己在创作一篇作品时的思路,这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启发,对今天的我们同样如此。

5、《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傅庚生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傅庚生这部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以情感、想象、思想、形式为出发点,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之美。傅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文艺理论都有极高的修养,因此写作起来旁征博引,纵横交错,特别是不同文体的比较,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例如他在《深情与至诚》一章中,前引《水浒传》中七星小聚义、武二郎设祭,《红楼梦》中元妃省亲、黛玉病逝、铁槛寺送殡等篇章,以言作品之感人源于作者之至诚。后以《出师表》、《兰亭集序》、《浮生六记》中文字说明,无论叙事、说理,诚之所至,情亦能感人至深。小说古文,一俗一雅,此处却相得益彰,真不愧为大家手笔。

而读傅先生此书,不仅能对中国古代文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样也给予我的教学以启发——作家的作品归结到底,皆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唯有先感动自己,方能形成文字感动他人。类似的动人之情,比较不同的形式可以体味出不同作家的技巧;类似的形式,能读出不同的情感,也能体味出不同的生命体验。我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就让学生将此词与苏轼另两篇写月之诗文比较,一为《记承天寺夜游》时如水之月,一为他从海南归来时所写的“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结合上苏轼当时的人生经历,学生也读出了诗人身上独具的魅力。

6、《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北京第1版)

这是我在大学时所购买的第一套书籍。高考尘埃落定,母亲让我自己去书店选择几套喜欢的书,我毫不忧郁地选了这套书。当时在高中时学了《威尼斯商人》的片断,然后又读了全剧,对于莎士比亚有着强烈的好奇。买到后,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将11本书仔细阅读一遍,那种热情似乎今天仍能感觉到。而后来,莎士比亚的译本,先后买了梁实秋先生所译的全集,卞之琳、曹禺、方平、英若诚诸先生所译的名剧。相互比较之下,才真正感到朱生豪先生所译著的不可替代,或许唯有他能将莎翁史诗般的雄壮瑰丽译得如此传神。

但是,比较阅读其它译本也会有许多有意思的发现。对于某些经典的语句,比较阅读不同译本,能够有不同的感受。对于外国的名著,翻译是无法绕过的,如何能够更真实地接触到作者的想法,比较不同的译本是必要。于是,我在教学《未选择的路》时,会将飞白先生的译文与课文比较,学生发现课文的翻译省略了原诗中的一些语句,而这些语句恰恰暗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认识。后来,特别是在读了傅庚生先生的《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一书后,我渐渐将比较阅读的范围延伸,不仅有同题材作品的比较,也有作者同一题材的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让学生看到了文本背后更为广阔的世界。

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几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2)

今天你读书了吗

7、《你往何处去》(波兰)显克维奇林洪亮译漓江出版社,1995年2月)

漓江出版社将自1901年以来的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代表作出版,后来各大出版社纷纷效仿,其中著名作家如川端康成等都有文集。但每当我面临一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书籍时,依然会情不自禁地抽出《你往何处去》,习惯性地阅读几页。显克维奇的书籍也收集了不少,有《火与剑》、短篇小说集,而这本书已经记不清读过多少遍,可仍有阅读它的愿望。为什么如此喜爱这本书?我想不仅仅是因为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悲欢离合的人物命运,还有书中宏大的背景。在这里,你能够读到纸醉金迷的古罗马贵族生活、血腥残酷的斗兽场角斗,也能感受到宽容博大的原始基督教的精神。显克维奇具有丰厚的历史知识,又是第一流的作家,可以将宏大的历史自然地融入跌宕的情节之中,让你宛如与书中的人物一起走入那瑰丽的古代世界,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我曾经读过阿庇安、塔西佗、苏维托尼乌斯等人的历史著作,作为同时代的历史作家,他们的记述大体上符合那个时代的实际生活,其中的不少内容在书中也能得到呼应。《你往何处去》是一本小说,但却通过人物与情节,让曾经枯燥的纸上历史变得栩栩如生。由此启发了我的思考——语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解读上,要作为一扇窗口,为学生们打开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可以如此理解这句话——教材作为一个特例,可以让学生由此认识更多的同类的事物,也可以帮助他们打开视野,去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记得在八年级的说明文单元教学中,因为其中的《中国石拱桥》《桥之美》都与桥有关,当时的备课组长袁源老师让我们创建了一个网站,让学生上传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形态各异的桥,收集与桥有关的故事、诗词及文化。看成学生们上传的千姿百态的桥、丰富多彩的文字,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8、《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王荣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听过几次王荣生教授的讲座,不过要全面了解王教授的教学思想,还是要读这本书。王教授在这本书中系统地评讲了十余位名师的经典教学范例,在这里他有赞扬,也有批判,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客观看待名师名课的态度。我觉得其中最有启发的,还是他提出了以“定篇”“例文”“用件”“样本”来区分教材,由此来区分不同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新版教材,明确了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区别,并提出了讲读为例子、自读为实践、课外阅读为延伸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这恰恰与王教授提出的教材四分法不谋而合。

不过,我觉得这本书给我更大的启发还是书中的批判精神。王教授在书中同样也能够直接批判名师课堂的不足,启发老师以更广阔的思路来解读文本。记得一次市级比赛,以《安塞腰鼓》为内容制作微课,结果大多数老师都遵循郑桂华老师的教学来组织课件,郑老师的教学得到了王教授的高度肯定,但我想王教授也并不赞成大家一致去复制郑老师的课。以名师为样本,转换视角与思路,上出属于自己的名课,这方是王教授的初衷。

9、《不跪着教书》(吴非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6月第1版)

曾经见过王栋生老师(吴非老师的本名)几次,给我的印象都是一位宽厚和蔼的长者。但当他慷慨而谈,当我翻看他的作品时,又感觉到一股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王老师在这本书第一章中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写道“让我们的孩子能具备美好的人性,能像一个人那样活着,心中有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我想,这也应当成为每一位具有良知的教师毕生的追求。不过,要让孩子具备美好的人性,教师同样也应当有广阔的胸怀,有思辨的精神,能够让孩子能够独立思考。王老师在书中,批判了许多曾经被语文界视为经典的看法,其依据就源于人的善念与尊严。

我很反感这样的描述——成为老师以来,我没有逛过一次公园,看过一次电影……如果一位老师只知道埋首在纸堆中,不去了解周围的世界,那他并不懂得生活,又如果让孩子能够发现生活之美呢?我们同样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世界,最终有自己的尊严,这就是王栋生老师所说的“不跪着教书”。读《论语》,让我明白了一个合格的读书人应有的价值观;读王老师的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应有的人生态度。

10、?

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就是我现在正在写,并且也许要用一生来完成的书——我的生命阅历。数年前,曾经给我现在书房的藏书编过一个目录,大约有书2000册左右。从教二十余年,直到近七八年来,开始陆续写作、发表过一些论文、散文、诗歌等,没有确切统计过数量,大约累计起来也有数百篇,似乎出一两书或诗集也可以。但当我回首往事时,总觉得自己依然在前行的路上。或许正如古希腊的哲学家芝诺所说,当你所知越多,未知的也越多。因此,这本书还需要我不断地去充实、完善。“譬如行远,必自迩”,或许我的一生都会在路上探索,但我为之感到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