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春秋(五十六)——上烝庶母下娶儿媳的卫宣公

《公羊传》认为春秋经文对鲁桓公是一种讥刺的态度。鲁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天王崩”后不超出半年,“邾人、牟人、葛人来朝。”邾国、牟国、葛国来鲁国朝聘。称“某人”不称“某君”,一种观点认为三国都是小国的原因。邾国,曹姓小国,鲁国的附庸,在山东邹城。牟国,《世本》说是祝融之后,在山东莱芜东。葛国,嬴姓小国,在山东枣庄。《公羊传》观点不同,“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来“朝”指的就是“诸侯”,但又称“人”,这是矛盾的。这三国本来是诸夏,却被贬为“夷狄”。东汉何休说是因为鲁桓公作恶,三个小国足以遣责他,但是却顺从了桓公,这是协助他作恶,所以以夷狄称之。

春秋周宣王废长立幼 春秋国君卫宣公(1)

鲁桓公在上一年的冬天就和宋庄公、卫惠公、陈庄公一起伐郑,为了把郑厉公送回郑国,但是事情失败了。鲁桓公十六年,公元前696年,周庄王继位的元年,鲁桓公又宋庄公、卫惠公和蔡桓侯一起在曹国相会,“谋伐郑也”,还是为了攻伐郑国。“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这一次比起上一年伐郑又多了蔡桓侯。秋七月,鲁桓公伐郑后回到鲁国,“以饮至之礼也”,举行了“饮至”之礼。国君外出,出行时要告于宗庙,回来的时候也告于宗庙。归来告庙时要慰劳从者,就是饮至之礼。

卫国其实自己也一身的毛病,事情还要从卫惠公的父亲卫宣公说起。“卫宣公烝于夷姜”,“烝”即以下淫上,与母辈通奸。“夷姜”是谁呢?是卫宣公父亲卫庄公之妾,也就是卫宣公的庶母。卫宣公和夷姜生了一个儿子叫“急子”,或叫“伋子”,也有的说急子是被立为太子的。卫宣公让“右公子”做急子的老师来辅导他。“右公子”是卫国的官职名称,至于这个官职名称是怎么来的不详,有的观点认为是“左右媵之子”而因此而为号,后来就有了“左公子”、“右公子”这样的官职。

急子长大了,卫宣公打算到齐国给他娶个妻子。从齐国来的女子很美,于是卫宣公自己就娶了这个女人。曾经夺父之妾的卫宣公又娶了儿子的未婚妻。这个女人就是赫有名的“宣姜”,卫宣公和宣姜又生了两个儿子,就是公子寿和公子朔。卫宣公又让左公子做公子寿的老师。接下来的事很奇怪,《左传》只说“夷姜缢”,公子急的母亲夷姜上吊自杀,前无头后无尾。

春秋周宣王废长立幼 春秋国君卫宣公(2)

宣姜让自己的儿子公朔构陷急子。也就是说,宣姜趁着公子急的生母自杀而诬陷他。卫宣公就对自己的儿子急子动了杀心,让他去齐国出使,打算在路上派人假作强盗而杀死急子。宣姜的儿子、急子的异母弟弟公子寿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就去告诉急子,让他赶紧逃走。急子拒绝了,他认为“弃父之命,恶用子矣!有无父之国则可也。”急子认为儿子弃父之命,除此之外哪儿还有用得着儿子的地方?如果有哪个国家是没有父亲的国家,就可以逃到那儿去了。急子让人想到晋献公时期的太子申生,同样是格外看中父命而不惜己命。而凑巧的是晋献公也是烝于齐姜而生申生。春秋时期的人物有两种极端,一种就是格外重“礼”在后人看来似迂腐,就像急子、申生这种人。还有一种就是连最基本的人伦之礼都没有,比如卫宣公这种。

公子寿把哥哥急子灌醉,自己代替急子上路。到了卫、齐两国的边境,寿被强盗杀了。赶来的急子非常悲痛,跟强盗说自己才是“急子”。于是强盗又杀了急子。急子和寿的老师右公子和左公子都失去了自己的学生,因此非常怨恨“惠公”,即公子朔。大概是因为公子朔在这件事里起的作用比较大。

尽管公子朔做了国君,就是卫惠公,但是急子的老师右公子职和寿的老师左公子洩又立卫宣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黔牟为国君,这是得到周庄王支持的。卫惠公就只能逃到齐国去了。

春秋周宣王废长立幼 春秋国君卫宣公(3)

宣姜的身份应该是卫宣公的正室夫人,因为“宣”字是卫宣公的谥号。公子朔做了国君,他的母亲宣妻怎么样了呢?出身于齐国的宣姜在卫宣公去世后又被齐人所迫嫁给了前夫的儿子、自己儿子的异父兄长。《左传*闵公二年》“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齐国人让昭伯也就是卫宣公的儿子公子顽娶自己的庶母宣姜。昭伯不同意,齐国人强迫他这么做。宣姜和昭伯又生育了:齐子(可能是齐桓公的宠姬长卫姬)、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公夫人(宋襄公的母亲)、许穆夫人(《诗经》里《鄘风*载驰》的作者)五个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