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译文由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转载请标明出自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你知道 “诺茹孜”节吗?
“诺茹孜”一词来自波斯语,意为“春雨日”,是突厥语民族和中亚部分民族中普遍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春分节气期间举行,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诺茹孜节,是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塔吉克等民族的共同节日。这天,各突厥语民族都按照自己的风俗习惯举行庆祝活动。
诺茹孜节来临之前,维吾尔族人民按照古老的习俗,家家户户都打扫房间,清扫院落也比平时更为彻底。在节日这一天,人们都穿上新的或干净的衣服,迎接新年的春天,希望在新年里万事如意、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在这一天人们都尽量多做好事善事,多说好话,慷慨施舍,不得罪人,不做使人不愉快或伤感的事情,所以节日里到处充满了友爱和睦的气氛。维吾尔族的诺茹孜节,持续为3天左右,每家每户要吃诺茹孜饭,这种食物至少要用七种原料,用小麦、大麦、玉米、米、面粉、肉、奶疙瘩、奶子等熬制成粥,做这种饭时不宰杀牲畜,要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和冬宰后贮藏了一个冬天的熏肉。饭后,在几个场所分别举行刁羊、斗鸡、顶羊、斗狗、拔河、摔跤、曲根球等体育活动,举行麦西热甫、唱木卡姆等文化活动。
诺茹孜节,哈萨克族称为“纳吾热孜节”,其中吃“纳吾热孜”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纳吾热孜”饭的制作很讲就,主妇们在节日的头一天亲自用杵打去了皮的大米、小米、小麦、面粉等粮食以及奶酪、盐、肉等七种原料,用泉水泡在容器里,期盼来年风调雨顺。节日的这天早晨,男子们早早到泉水边清理杂草,完毕之后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村,互相拜年。拜年时,宾主互相拥抱,祝贺新年,一起吃“纳吾热孜”饭,唱“纳吾热孜”歌。
柯尔克孜族在欢度诺茹孜节时,每家每户要清点家畜头数和其他财产,庆祝上一年的丰收,为下一年的生产做准备。在牧区要生一堆火,让人、畜从上面跳过,意为驱走旧的一年的晦气、病魔、灾难。接着人们围在火堆旁唱“诺肉孜歌”,迎来新的一年的平安,欢乐。同时要进行《玛纳斯》演唱,库姆孜弹唱,男女共跳集体舞等。要吃“阔缺饭”,这是过诺肉孜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柯尔克孜族人一边吃着它,一边在心里默默地祝愿来年富足有余,平安幸福。
除了突厥语民族,塔吉克等民族也会庆祝诺如孜节。塔吉克族的诺茹孜节,塔吉克语称为“肖贡巴哈尔节”。“肖贡巴哈尔节”前夕,家家户户要将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清除一冬所积的尘土,还要在屋里的墙上用面粉画上相同的花纹,既是装饰也有祈福之意。家里的女性还要忙碌多日,备下丰盛的食物,并且一定要烤制过年所用的大馕。节日这天,人们在众人推举的“肖贡”(率领一群人去各家拜年的首领)带领下去各家拜节。每到一家,“肖贡”代表众人向主人恭贺,主人一边致谢一边将面粉撒在“肖贡”及来客肩上,以示祝福,尔后热情款待来宾。“肖贡巴哈尔节”是由几个节日组成的春节,期间还包括“祖吾尔节”(意为引水节)、“铁合木祖瓦提斯节”(意为播种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原文摘自:亚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