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果你只有生育价值,通常也换不来好的生活,因为看重生育价值的男性,不会优秀到哪里去,很可能跟你一样迷茫、随波逐流,物质、精神双贫困,很难去输出爱,也没有家庭责任感。因为爱和责任是精神世界苏醒的人才能感知到的一种高级情感。”

这段话出自王慧玲,一名有200W粉丝的Up主,也是畅销书《基层女性》的作者。尽管没有读过本科,但常常向自己粉丝分享原生家庭、恋爱生育、强弱势关系,在被 《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等媒体深度采访后,在2021年出版了这本火爆全网的书, 讲述了在当下的生育福利制度下,女性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虽然她的言论至今颇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生育一直是年轻女性无法避开的话题。以至于对待这个问题,女性群体内部都呈现了明显的分层与割裂。一方面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大量的年轻女孩晒B超单许愿“求男宝”,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职场女性对生娃展开了患得患失的吐槽。甚至在相对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有部分低生育意愿的群体选择了丁克。无论是哪种焦虑,不同女性的不同选择,都无法避免来自外界审视和自我需求的双重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每名妇女仅生育1.3个孩子,低于维持人口平稳增长所需的2.1个孩子。中国的生育率低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1.34,后者几十年来一直在与人口老龄化和萎缩作斗争。我们翻阅了293篇文献,企图找到女性权益、社会地位和生育选择的关系。

丁克和他的闺蜜(丁克的女人们)(1)

“生育or生存?是个问题”

目前大中城市已有超过60万个丁克家庭,作为生育的主体,一个女性是否有意愿生育,是社会结构性影响和个人偏好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学家谢莉·科雷尔(Shelley Correll)曾做过一项研究,怀孕或孩子年幼的女性比没有孩子的人更难换工作,更难找到工作。调查显示,生育一孩妇女就业几率下降约6.6%,二孩再次下降9.3%。无独有偶,BOSS直聘发布的统计报告也指出,2021年女性薪酬平均为7017元(为男性劳动者的77.1%),尽管较2020年比提升2.5%,但这也意味着:在现在的职场上,男性平均薪酬仍比女性高了近30%,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女性被赋予的独有神圣属性,生育,确实会给女性带来事业的负面影响。

丁克和他的闺蜜(丁克的女人们)(2)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对一批女性作家调查,发现金钱、时间,权利、文化观念、社会风气,以及活动和交往的范围等等,都影响着女性的创作,而在文学上最有成就的女作家们比如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乔治·爱略特、包括她自己——都没有孩子。最后她得出结论:成为作家的最好方式就是不结婚不生娃。

无独有偶,美国作者梅根·多姆也采访了16个没有生育的女性,并整理成书《最好的决定》,书中写道:

“这个星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有一项由两部分构成的使命:一、活得够长久,以便实现第二个使命;二、自我复制。故意不繁衍的人实在是很复杂的动物,可以说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过度进化,因而有意识地拒绝履行最基本的一项生物指令。”

被她采访的女人们给出了不同的丁克理由:

“我承认,有孩子的人比我拥有更深切、更复杂的人生历练,我觉得这挺好的。有很多生命的体验是我乐于不去体验的,生养孩子就是其中之一,还包括:分娩,打仗,被关在监狱里一晚上,观看《阿甘正传》。如果人可以不经历死亡就过完一生,我也很乐意跳过死亡这件事。 ”

“我的子宫始终空空如也,但我的生命充实而圆满。”

“我们处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社会默认女人把生养排在第一位,其重要性超过别的任何事情;而女性的个体选择却常被视为公共讨论的对象,也就是说,大家都自认有权来讨论我的身体、我的选择——无论是谁,只要对我不生养的事感兴趣,都可以朝我冲过来,打破砂锅问到底。每天,我都尝试做自己的父母——我从未有过的父母。每天,我都能学到新方法,让自己充满激情和耐心。我创造出围绕写作的私人生活,给自己到处旅行的自由,依据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构建每天的内容……养育后代是很美好,但我决定先拯救自己。”

也许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段论”可以解释她们的人生选择。

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独有的任务,如果无法完成该阶段的任务,就会变得消极和充满了挫败感。

处在“成年中期”的人要努力获得“创生感”(也就是“繁衍感”),避免“停滞”。所以,主动生育的成年个体,将生儿育女,视为获得“创生感”的主要途径;而那些为个人事业发展而推迟生育甚至舍弃生育的女性,则将工作上的成就,视为社会贡献价值带来的“创生感”,她们一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甚至更容易获得成功。

丁克和他的闺蜜(丁克的女人们)(3)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段论”

不止女性如此,有研究报告认为,目前我国10%的育龄夫妇选择不生育,而其中男性提出不生育的比例占到了百分之六十,甚至高于女性。男性丁克普遍考虑的是经济成本高和投资回报率较低等现实因素,而女性考虑不仅考虑生育对事业自我实现的负面影响,也多了一层生理上的顾虑,如担忧怀孕变胖,几乎无法消去的妊娠纹等。

丁克和他的闺蜜(丁克的女人们)(4)

从“养儿防老”到“攒钱养老”,没有孩子的生命依旧很完整?

从古至今人们的生育动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生育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在古代,前者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如“养儿防老”,子女为父母提供生活服务甚至经济支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育动机则更多是为了尽孝;后者与有机体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如“传宗接代”,子女的功能是为了延续父母血脉,在重视宗族的地区,无子女则意味着社会地位受到轻视。

丁克和他的闺蜜(丁克的女人们)(5)

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文明的渗透和个体的原子化,以及教育就业内卷带来的压力,使得孩子的功能或价值不能再满足原有的生育动机。生育的意义,更多是为自身提供价值的满足,比如养育过程的乐趣。

丁克和他的闺蜜(丁克的女人们)(6)

丁克和他的闺蜜(丁克的女人们)(7)

《爱情神话》里格洛瑞亚反驳“没有孩子的人生不完整”,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生育观。

而在纪录片《人间世》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吴莹,用自己年仅25岁的性命,换来了一个早产儿。她没有能看上一眼自己的孩子,也来不及感受一下新生命所带来的喜悦,就匆匆离开了人世。

丁克和他的闺蜜(丁克的女人们)(8)

如果你是三十岁左右的年龄,“你怎么还不生娃?”这句话可能会成为你耳边的一道魔咒。处在“都这个年龄了”的人生阶段,你可能会觉得恐慌,觉得人生有一些必经之事在等着你,譬如结婚、生子。

也许你有意逃避,耳边有个声音在告诉你:“我还不想。”可另一个声音却又在唠叨:“一定要做。”而那个声音很可能来自最疼爱你的父母,他们认为即使女性再优秀,没有结婚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或者没有孩子的人生是有缺憾的。

新旧时代的生育观造成的矛盾和冲突,在农村出身的年轻人身上尤为明显。无论男女,皆是如此。《基层女性》提到了一个悲剧。一个大连理工的25岁男孩子自杀前,在遗书里写道“下辈子想当只猫”。作者说:“其实他完全可以在这辈子当只猫”。我们必须摆脱“别人”对幸福和成功的定义,除非我们具有“消费这些观念的能力”。

丁克和他的闺蜜(丁克的女人们)(9)

从多生到少生,本质上是人类优生优育的进步,在过去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下,养儿防老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在传统文化影响深刻的地方,尤其是农村,生育动机依旧非常强,因为“多子多福”是在为未来生活改善创造机会成本。而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整体趋势越来越看重生育的质量而非数量。

丁克和他的闺蜜(丁克的女人们)(10)

梅根·多姆在书里提到,“ 因为没有子嗣,我们剥除了自己将在后代身上延续下去的幻想,也不得不更深刻地投身于更严苛的另一种幻想:我们的生命本身自有其意义,也可以通过艺术、思考或正直的行为,通过教育、帮助他人或改变世界,来确保让自己获得某种形式的永生不朽。”

丁克和他的闺蜜(丁克的女人们)(11)

生孩子不是女人的本能,恐惧才是本能

“要是所有女人都像你那样,不生孩子,人类会绝种,你太自私了。”

“生孩子是人类繁衍必要存在,这是人类的本能。”

时至今日,有很多人依旧对生育存在一些误解,认为生育是女性的本能,实际上非但如此,恐惧才是女性面临生育的本能。

《最好的决定》里被采访者说了一段话,质疑人类繁衍的意义:

“他们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声称养育儿女会带来不可言喻的满足感、无尽的福祉——比如这样说,除非你有了孩子,否则就不可能明白什么是真正伟大的爱;或是,生儿育女是生命的终极目标,诸如此类。 如果你生命的终极目标是你的孩子,那你的孩子们的生命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生养你的孙辈吗?每个人生命的终极意义难道不在于其本身吗?

如果不是,那无限繁衍下去又有什么意义?毕竟,0×∞=0。 不管怎么说,生孩子都不能保证你永生不死——从基因层面说,不过是缓期死刑或刑期延长罢了。到最后的最后,智人这一物种终将灭绝,就算我们躲过太阳膨胀成巨大红球这一劫,……宇宙本身也会在无趣的热寂后毫无波折地渐渐熄灭,每一个人——你的孩子,孩子的孩子,你的二十三代曾孙,莎士比亚,贝多芬,林肯,尼采,黑泽明,以及我——都将彻彻底底不复存在,比被他人彻底遗忘还要彻底,因为到那个时候,甚至没有他人会将我们遗忘了。”

甚至有学者认为,母爱的产生本质上是一种斯德哥摩尔综合症。巨大的分娩疼痛和养育成本付出,使得孩子变得无比珍贵,甚至超越了孩子本身的价值,几乎所有母亲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娘不嫌儿丑”就是这个道理。也正因为生育不是本能,所以虐待和遗弃时有发生,甚至很多孩子长大后留下了深刻的童年创伤和阴影。

从恐惧产生的原因上讲,生育恐惧可追溯于先天和后天两个层面。

先天方面,女性对生育的恐惧来自进化的本能,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价值。生育带来一定的死亡风险会提醒女性在择偶和生育决策更加谨慎。

后天方面,由于网络媒体等传播工具,使得生育疼痛的间接刺激得到条件反射泛化,通过观察和了解,女性在认知层面进一步强化了生育带来的风险,适当的恐惧感成为了自我保护的手段之一。

丁克和他的闺蜜(丁克的女人们)(12)

《人间世》纪录片不乏人间惨剧。最有代表性的故事是,一个叫张丽君的女性,怀孕五个月查出重疾,为了让丈夫实现当爸爸的梦想,拒绝了治疗,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去世了。而她丈夫在她去世后不到一年就再婚了,孩子丢给了外公外婆养。

曾有学者对江苏省某高校的女大学生的生育恐惧及相关因素调研,发现性格越内向且不稳定的女学生更频繁接触生育类负面新闻,并且显著表现出生育恐惧的心理状态。当一个女性的主观支持度越高,自我效能感较好,对未来家庭孩子的养育担忧就越弱;反之则生育恐惧表现更强烈。

尽管生育本身是个中性词,甚至它对整个民族的繁荣昌盛利好,但是对个体来说,不得不在行动前估量一下利弊。也许关注女性深度的心理需求,并在政策上创造有利于她们实现自我价值需求的条件和环境,为生育后的女性做出更多安全保障,会缓解她们的恐惧吧。

— 今日互动 —

你如何看待生孩子?


核心参考文献:

Korb, A. H. (2012). Passing through DINK–A Closer Look at How Coup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Make the Decision to Have Children.

ZHANG, L. (2016). Dink family: the fashion of the youth?-a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Соци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льманах, (7), 442-454.

Shu, B. (2021, December). The Dink, Public Judgement and Stigma: The Childbearing Issu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In 2021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ICHESS 2021) (pp. 1091-1095). Atlantis Press.

Liang, Z. (2016). DINK family: the fashion of the youth?–a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Соци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льманах, (7), 442-454.

郑盼盼, & 吕振勇. (2016). 疼痛恐惧的形成, 泛化与消退. 心理科学进展, 24(7), 1065.

《最好的决定》作者: [美] 梅根·多姆(编)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孙一萍. (2008). “丁克” 家庭婚育模式心理动因探究. 河西学院学报, (4), 95-97.

袁野. (2007). 丁克家庭的心理学成因初探.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7(3), 165-167.

陈丞. (2017). 由丁克现象联想: 孩子对于婚姻的影响. 大众心理学, (4), 40-41.

刘义. (2011). 生育控制与中国人口新矛盾 (Doctoral dissertation).

Zhang, E. Y. (2015). 導言: 從生命倫理學的視域看生老病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 Comparative Philosophy of Medicine, 13(1), 1-8.

吴宇萍, 卢奇飞, 刘兵, & 李玲. (2013). 广东省大学生生育心理健康状况. 中国学校卫生, (1), 106-107.

张嫡嫡, 申屠泽周, 卢凤, & 刘电芝. (2019). 女大学生的生育恐惧及相关因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石智雷, & 杨雨萱. (2019). 女性权益, 社会地位与生育选择: 相关文献评述. 人口学刊, 41(1), 31-44.

严梅福, & 张宗周. (1996). 中国古代生育心理思想研究. 心理科学, (3), 139-143.

陈卫, & 段媛媛. (2019). 中国近 10 年来的生育水平与趋势. 人口研究, 43(1), 3-17.

风笑天. (2004). 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 现状与比较分析. 江苏社会科学, (4), 175-181.

许光. (2011). 低生育水平下城市青年生育意愿的经济约束与政策突破. 中國青年研究, 2011(5), 77-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