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最走心的诗(读首好诗谁是大海)(1)

大海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在梦幻(抑或恐惧)编织神话和宇宙起源之前在时间被铸成一个个日子之前海,那永远的大海就早已存在谁是大海?谁是那凶猛而古老的生命?它啃噬着大地的支柱它是一个,是许许多多个海洋是深渊,是光耀,是缘,是风谁看它都像是头一回见到一样永远如此。大自然之奇妙令人惊艳赞叹,那美丽的黄昏、月光、熊熊的篝火谁是大海?我又是谁?我将在弥留人世的最后日子得到答案

你读过最走心的诗(读首好诗谁是大海)(2)

三姑石 读后

我必须要表达对博尔赫斯的赞美与喜欢,在我重新回归诗歌的时候,我读的更多的是他的诗文,几乎网购了所有。我于诗是否抄袭过他的想法、词句和灵动,我真不能理直气壮地说没有。我忽然也有了要被谁盯上,并揭之以黑的恐惧和危机。呵呵……

《大海》一诗,无疑有大师的样貌,是博尔赫斯的晚年之作。它的开合气度非同一般,要表达的思想境界也不同凡响。读他是一种幸运与获得,但细读他,却有难度与阻挡。

循着象征、隐喻等修辞格的指引,可以翻找出《大海》之诗,作为好诗建立在想象基础上的漂亮肌理和迷人纹路。

这是一首无与伦比的想象之诗。

一是,想象的边界之大。

谢默斯·希尼说,所有界线都是必要之恶,真正令人向往的状况是感到无边际,感到成为无限空间之王。博尔赫斯似听从了希尼的劝说,两位大师在一首诗里相遇,显示出同样的灵魂趣味。

在梦幻(抑或恐惧)编织

神话和宇宙起源之前

在时间被铸成一个个日子之前

海,那永远的大海就早已存在

在梦幻、神话和时间出现之前,诗人把诗意的构建、延伸和挖掘到如此之大,不能不说是想象的极致。读着读着,我甚至想说,在想象被赋予想象之前,“海,那永远的大海就早已存在。

二是,想象的模糊性之清晰。大海是大海,“它啃噬着大地的支柱”,释放着他的野性和不羁。大海又不是大海,“它是一个,是许许多多个海洋,是深渊,是光耀,是缘,是风”。在是与不是之间,诗人是要追问:“谁是那凶猛而古老的生命”?诗人似用心,于模糊的状态中豁然地看见了许多奇异的风景。

三是,想象的基础之牢固。无论想象多奇崛还是唯美,它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如果不是这样,想象的大厦就会瞬间崩塌,就会是一个糟糕的或者说坏掉的想象。诗人说,“谁看它都像是头一回见到一样”,而且“永远如此”。所以他的想象是“大自然之奇妙”的,“令人惊艳赞叹,那美丽的”,是“黄昏、月光、熊熊的篝火”,是可感,可见,甚至是可触摸的事物。

四是,想象的广度之无限。想象之有涯,也无涯。我们知道博尔赫斯的晚年已经双目失明,可是这没有阻挡他的想象,以及他的一惯的对于生命的追问,“谁是大海?”而且把他的想象拓宽到人世的脚下,用智性的思考来拷问:“我又是谁?

作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世界范围内少有的一个智慧老人,博尔赫斯走出他现实的图书馆,凛然地走进想像的图书馆,他好像珍藏起过去的精神,在等待未来恢复它。

博尔赫斯好像并不急于知道,或者揭晓诗的结尾,但是他已经先于答案知道:“我将在弥留人世的最后日子得到答案”。而对于参与这首诗建设的读者来说,该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是否也只能在弥留之际获得答案,这是个问题。

关于作者

你读过最走心的诗(读首好诗谁是大海)(3)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桥读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多国文字。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你读过最走心的诗(读首好诗谁是大海)(4)

读诗人

三姑石,系诗爱者,读诗是她的习惯,有她的悖论和主观,喜欢从民间视角,或他视角读诗。如果你看到,偏又赶上她言语走音的一日,敬请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