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请珍惜那个经常联系你的人(有没有那么一个人)(1)

姜老师于老师的结婚照。

今年中秋节遇上了教师节,一下子让我记忆中那个慈祥的面容清晰了起来。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心里一直有这么一个人,本来是会定期例行探望的,不知道是因为怎样一个缘故,探望中止;你保存着她或者她亲人的联系方式,却一直不敢联系,因为你知道她年纪大了,或许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我心里就有这样一个人——我高中的英语老师姜老师。

上大学之前,我在河南一个地级市长大,初中毕业考市重点高中失败,在一所私立高中的招生点第一次和姜老师相见,她正是我想考的那所重点高中的退休老师。第一印象:一位非常美丽、慈祥的老太太,教的也是我最喜欢的科目——英语。

因为父母都是东北人,我也是在东北出生,姜老师一口东北话让我倍感亲切。有时候人和人的缘分来得很莫名,就那样就产生了。我很喜欢姜老师,或许是因为她的口音,或许是她说话就爱笑,一笑眼睛就变成弯弯的月亮。她好像也挺喜欢我的,大概是因为我算是瘸子里的将军,成绩还不错,尤其以英语成绩突出。

姜老师的爱人于老师也是英语老师,退休后都在那所私立高中教课。于老师也教过我,同样是一位儒雅的老人,耐心、和善。

考高中的失败,一度让我有点自暴自弃,那个年代,市里的私立高中基本上就是重点高中、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学生交钱就能上的学校。大多数家长也是冲着任课老师都是“市重点高中的退休老师”这样的师资力量去的。

第一年高考,不出意外地失败。对于高中三年除了好好学习这件事,其他事做得都挺好的我而言,能考上专科线似乎都是奇迹了。然而因为姜老师,我的英语成绩还算不错。

复读还是上大专?成为我面对的第一个重大人生选择。但在姜老师那里,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选择题,“走(去上大专)什么走?!你就复读!”老太太办事雷厉风行,短短的时间便帮我办妥了复读的手续,复读的学校正是我初中想考没考上的市重点。沾姜老师的光,也没有去专门的复读班,而是插在一个平均成绩十分优秀的应届班。

至今,我仍然感激姜老师那时拽我的这一把。

复读生活就是题海战术的枯燥,姜老师住在学校的家属楼,为了能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她每天中午安排我不回家,吃住就在她家,她和于老师每天除了去私立高中上课,就是辅导我英语。爸妈曾经问我要不要给点钱,不然于心不安,老太太还生了气,说给钱就不要来了。

当时想考河南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除了要求本科线成绩还要有专业加试,姜老师特意又帮我找了市电视台的一位退休播音员辅导我的专业课。

大学毕业后,我到长沙工作,每年过年回老家总会去探望姜老师和于老师。老两口从来都是嘘寒问暖,说是老师,胜似亲人。

2015年的春节,原报社经历一场变故,我跟随一位领导到外地创业又遭不测,辗转沪上。本来在湖南成家就离开了家乡,因为工作又离开了湖南,回河南老家的次数减少了,对姜老师两口子的探望也随之中止。

好在,曾经加过姜老师外孙女珊珊的联系方式。虽然不能登门拜访,也会偶尔问问“姥姥、姥爷身体还好吗?”直到2015年的某一天,再次问候,得知于老师已于当年年初过世,现在都能回想起来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的难受。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不敢再问珊珊“姥姥身体好吗”,只是默默地关注着她的朋友圈。害怕看到什么,又坚持要看。

前两天值班,和同事说起今年中秋节教师节相遇在一起,脑海里姜老师的笑容愈发地灿烂,真的是麻着胆子,十分忐忑地微信联系了珊珊:“珊珊好久不见,之前一直不敢问你,不知道姜老师现在身体还好吗?”

“哥哥好,我姥姥现在还在新乡,但是属于卧床状态,不太能下地了,保姆在陪着照顾。舅舅是一年会回来半年。”

瞬间泪水模糊了眼眶,有喜悦,有伤感。

今天9月10日,是教师节、中秋节,还是姜老师的生日。通了视频,姜老师还能认出我,还知道我去了湖南,她对我说:你胖了,原来是个长脸,现在圆了。

能不胖吗?您上次见到我的时候,比现在轻60多斤呢!

姜老师于我而言,“师恩难忘”四个字实属太轻。我曾经一度不大能深刻理解姜老师两口子这一辈老师们的想法。地级市重点高中特级老师退休,待遇自然不用说;老两口更是桃李满天下,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去看姜老师,发现去看她的学生开的车从小区门口沿着路边一直排到学校门口。

对我这样一个普通学生,他们可以管吃管住管辅导,又不收一分钱;退休不去享受更好的生活,而是和一帮老伙计一起办了个私立高中发挥余热……

把学生教好,或许就是他们这辈老师毕生的追求。他们甚至都没有想过要去停下来休息,就这么一直教,教知识,教做人,教到干不动为止。

和姜老师视频,为她祝寿,镜头里还是20多年前那个我熟悉的环境。除了姜老师日渐衰老、于老师故去多年,家里的一切似乎都未曾改变,老式的家具、装修,甚至包括墙上贴的照片。

姜老师,祝您节日快乐、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夜读请珍惜那个经常联系你的人(有没有那么一个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