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睡上热搜的亚洲象群
最近,一群北上的亚洲象成为真正的“国际网红”,连国外的媒体都纷纷报道了这群大象。
而大象也不管有多少人关注它们,从今年3月份离开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开始,一路北上,一路“逛吃”,完全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图注:排队喝水的“北上家族”
有意思的是,中途还生了一只象宝宝,也有大象退出队伍返回保护区,就这样一点点地吸引了关注,最终喝水上热搜,睡觉也上热搜。
其实,除了这群北上的象群,还有两群大象也离开了保护区,一个是想要南下,却多次“渡江”失败滞留不前的象群,这群大象也是17头;另外一群是进村吃火龙果的,这群由10头大象组成。
这不禁让人想问,难道呆在保护区里不好吗,为什么大象要纷纷离开保护区,而且很明显离开对于它们来说是一种挑战,是危险的。
大象迁徙很正常
首先明白一点,大象的迁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生存空间或者食物资源是有限的,一个种群想要发展必须要迁徙,这是生物的本能。
另外,亚洲象本身就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惯,大象是大型食草动物,不过它们的食物非常广泛,至少有112种不同植物是亚洲象食物,但毕竟它们食量惊人,当“应季食物”吃完的时候就需要换个食物相对充足的地方。
大象都是群居动物,它们有一个年长雌性作为首领,每次迁徙都是由首领带领其它经验不足的大象寻找新的栖息地。
其实,这个栖息地是有一个标准的,那就是干净的充足的水资源,大象的生存高度依赖水。这点从它们经过一个洗车店时,把店内两顿的水都喝完了也可以看出来。
大象的记忆力非常好,象群首领会根据自己的记忆带领家族找到一个水资源丰富地方。
很明显这群北上的亚洲象有点偏离路线了,好像之前都没有走这么远的,所以最早的新闻报道都说北上的这群大象是因为首领经验不足导致的。
当然,首领迷路的可能性是挺高的,但也有可能只是首领没有找到它认为合适的栖息地而已。
然而,接二连三的有象群离开保护区,人们意识到可能是保护区出问题了。
食物不足和喜欢的食物
北上和南下的这两拨象群都是由17头大象组成,虽然有些是刚出生的,但是它们算是庞大的象群。
一般的亚洲象象群是由3头成年雌性大象(它们有血缘关系),然后若干的亚成年,以及未成年大象组成,数量一般在10头左右,进村的那群大象是比较合理的。
不过,那些想要迁徙的大象会有一些没有血缘关系的雌性成年大象加入,所以它们的大象数量会变得更多一点。
一头大象每天差不多要消耗150公斤的植物,你想想17头大象放在一起,它们得消耗多少食物。
有一项数据显示,中国亚洲象在1985年的时候只有180头,而现在已经达到了300头,增长是十分可观的,这要归功于我们的保护力度。
但是另一项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面积5510万亩,而现在只有2854万亩,足足减少了48.2%,很大一部是被开发用来种茶叶和橡胶树了。
图注:橡胶树
大象种群数量增长了,但是栖息地却减少了,很明显,它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很大的挤压。虽然现在没人知道保护区的大象承载力到底是多少,但估计确实是差不多了,所以这些象群选择离开,它们想要找到一个食物更加充裕的地方。
不是还有一群进村吃火龙果的吗,这个专家给出的解释是,相比于保护区里的植物,大象更喜欢吃农作物,它们最爱食物是禾本科(我们大多粮食都是这个科)和棕榈科,所以它们是被食物吸引的。
大象是最聪明的动物之一,如果真的保护区食物充足的话,估计它们也不太会出来和人类刚正面,因为我们会驱赶它们。
最后
随着保护区热带雨林面积的减少,以后大象和人生存空间的冲突会变得越来越明显,或许以后迁徙和进村的象群是常态。
曾经的亚洲象种群分布十分广泛,连黄河流域都有它们的踪影,大象本身也是适应性极强的动物,唯一的不足就是需要充足的食物资源。
北上的这群亚洲象很可能找不到它们的栖息地,它们最终的归宿现在还很难说,很可能会进入动物园,也可能回到保护区,因为北上现在适合它们生存的地方确实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