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工作坊”聚焦

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坊”,实行“三纵三横”网格化管理,建立了校长分管、教师参与、家长支持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完善了学校、级部、班级分工负责制及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定期检查落实,有序推进语言文字各项工作,做到认识到位、定位准确。在职务评聘、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制度中,有关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用情况的明确要求,建立奖惩机制,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大环境”助力

校内有永久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标识和标语。重视环境对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熏陶,校内公文、文件、宣传信息平台以及名称牌、指示牌、校风校训、标语、建筑物等用语用字符合规范及相关要求,汉语拼音使用规范,外文使用符合标准、规范。有语言文字工作专项经费,并逐步增长。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管理严格、使用规范、效益显著。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已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校本化”落地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开发了《词语接龙》《词语开花》《读论语学成语》《童诗童趣》《诗词吟诵》等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

学校还成立了“红领巾之声”“国学小名士“墨香书韵”等10余个语言文字社团,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

每年九月的“推普周”,主题队会,黑板报比赛,推普小报展、书法比赛等活动,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推普氛围。“亮眼睛在行动”“小手牵大手”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把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语言观带给所有人。

每一届的阅读节,“好书推荐”活动、“我与好书交朋友”主题班会、“我眼中的童话世界”讲故事比赛、“书香伴我成长”演讲比赛、校园美文朗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与母语建立起最亲密的联系。

每学期定期开展的三字一画(话)比赛,让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教育渗透到每一名师生的生活中。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学校将继续把语言文字工作与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力度,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做到标准化、细节化、实用化,营造“人人都说普通话,个个能写规范字”的校园氛围,不断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意义(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1)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意义(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2)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意义(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