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虾混养可减少对虾感染疾病的概率。在对虾疾病越来越难以控制的环境下,如果能消除病原体,那对提高对虾产量是很有必要的措施,有些鱼类具有一定的滤食能力,养殖人员通过投放一定的比例鱼类,不仅能摄食水体当中的悬浮有机物、提高水体的透明度、确保水体的稳定与平衡,而且还能摄食感染疾病的对虾,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

虾池养鱼的正确方法 循环水养鱼可以和对虾混养(1)

一、材料与方法

池塘建设

试验地点选择在杭州钱塘江萧山围垦杭州万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将2.33hm2的池塘进行平均分割, 并保持水体循环相通。在池塘的东侧设置水槽3只, 单个水槽长23m, 宽5m, 深2.15m, 水槽底部、墙面等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浇筑而成, 进水与出水两端用金属网片、聚乙烯网片等材料隔离, 并与池塘相通。

鱼种放养

在养鱼区放养4cm鲈鱼种苗2万尾, 放养0.2kg青鱼种苗0.4万尾, 放养0.55kg草鱼种苗0.5万尾, 同时在池塘内套养0.4kg鲢鱼种0.3万尾和0.25kg的鳙鱼种0.2万尾。

虾苗放养

放养虾苗, 为了提高成活率, 首先将虾苗在钢丝大棚中标粗, 池塘内放养经标粗规格为3.5 cm的虾苗87.5万尾。

二、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

在池塘内全程投喂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 虾饲料均匀投喂在池塘四周, 每天2~3次, 以1.5 h内吃完为宜。在水槽内分别投喂对应的鱼饲料, 鱼饲料采用投饲机投喂或人工投喂, 每天投喂2次, 日投饲量一般鱼体2%~4%, 具体根据鱼的吃食情况、天气变化、水质情况等而定。

水质管理

放养时, 池塘水位为1.5m左右, 并逐步加注新水, 到高温季节, 将池水灌至1.8m左右。根据池塘水质状况, 适时适量加注新水, 经常使用EM菌, 适时使用氨基酸肥水剂, 底质改良剂等。每隔30d用二氧化铝、溴氯海因、生石灰等进行水体消毒。养殖前期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40cm, 中后期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20~30cm。

池塘增氧

当水槽内放养鱼后, 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24h不间断开动, 前期开出2注, 中后期开出3套。虾苗放养后, 逐步增加涌浪机、水车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等渔业机械, 并交钱使用, 确保池塘水体流动与溶解氧充足。

水槽吸污

在水草投喂鱼饲料1h后进行吸污, 上午和下午各1次, 每次吸污30min, 具体视吸出来的污水状况而定。

巡塘

早、中、夜3次巡塘, 检查吃食情况、水质变化情况、缺氧浮头情况等,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有浮头预兆或天气闷热的情况, 则减少投饲量, 及时交潜开启增氧设备, 严防缺氧浮头。

捕捞

南美白对虾捕捞以地笼诱捕的方式为主, 实行捕大留小, 于7月中旬开始, 10月下旬基本结束, 直到地笼诱捕的南美白对虾没有为止。11月开始, 则进行水槽中鱼类销售, 并将鱼类分品种分养, 到其它池塘中进行暂养与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