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缉毒真实抓捕(云南版破冰行动)(1)

200000 云南人关注的政法公众号

云南缉毒真实抓捕(云南版破冰行动)(2)

这是一篇没有人物图片和全是化名的报道,里面的故事却是真实的。电视剧《破冰行动》近日在网络上刷屏。“6·26”国际禁毒日到来前夕,记者走进云南德宏芒市边境管理大队采访这支边境线上的真实“破冰者”。

对于小秋和小罗来说,这是一个让她们引以为傲的集体——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边境管理大队女子执法组女子侦查组。在这里,一群战斗在禁毒一线的女子,无畏无惧、机智英勇对抗毒贩、守护家园。

跟踪、设伏、侦查、抓捕……作为一支特殊的“女子侦查组”,其自2015年6月组建以来,屡破大案,至今共查获毒品案件118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23名,缴获各类毒品320余公斤,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人次,个人三等功12人次,被誉为“刀尖上绽放的铿锵玫瑰”。

云南缉毒真实抓捕(云南版破冰行动)(3)

“我在心里面连遗书都拟好了”

边境秘道多,山高林密,面对狡猾的犯罪分子,侦查组的成员时常要在草丛里潜伏长达数小时。缉毒侦查员小任的第一次侦查,在紧挨着缅甸的一个村庄,地形复杂,人烟稀少,具有很强反侦察能力的毒贩,利用环境特点进行交易。

一天下午,小任和其他队员潜进一片草丛中,因为盛夏蚊虫很多,到了晚上,脖子上被叮咬的包已经连在了一起,奇痒变成了刺痛。

凌晨,毒贩的身影出现了。看着毒贩越来越近,小任心跳加快,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她全身冒冷汗。当另一名毒贩出现时,侦查员们从草丛中冲了出去。小任高举摄像机,全景、方向变化、关联方式、抓拍……她的任务是现场取证,“要固定证据,要在第一时间全方位地拍摄”。

1993年出生的小任在女子侦查组里年龄最小,但危险离她也并不遥远。

2016年5月1日下午两点,缉毒侦查员小彦的家庭聚会刚开始,电话就响了:目标在遮放镇附近出现,毒贩运输毒品随时会过境。小彦马上放下筷子,出发执行任务。

对于女子侦查组来说,危险的外勤工作是家常便饭,要随时准备好生活用品,说走就走,一个电话必须立刻到位。

中缅边境线很长,而且缺少天然屏障,有时候一条小沟或一个田埂就是两国国界,因为毗邻毒品生产地“金三角”,这里的禁毒压力一直很大。

“家人最怕听到的就是我跟他们说‘我要出去一下’。”

“外勤箱子提回家,还没有打开,就又拎着出门了。”

“每次回家看着孩子和家人担心的眼神,觉得十分愧疚。”

面对毒贩时铁血刚强的姑娘们,提起父母和孩子忍不住哽咽。在她们的记忆里,案件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有20多起,很少有机会回家。

有一次,一名女毒贩在审讯过程中突然毒瘾发作,毒瘾导致的癫痫让她颤抖不止。小彦怕她咬到舌头,马上上前查看,不料毒贩一口咬住她的手不放,更可怕的是,之前毒贩交代自己患有艾滋病。

“很疼,虽然体检的时候没发现毒贩有艾滋病,但当时我还是心惊肉跳了好久。”小彦手上的伤疤至今还隐隐可见,那是一块褐色的印记,仔细看是一排牙齿的形状。

“很危险的时候,我在心里面连遗书都拟好了,但我从没有后悔过。”小彦说。

“那一刻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仔细研判,果断出击,才能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每次想起自己在毒品查缉工作中遇见的那名孕妇,缉毒侦查员小秋都更加坚定了当一名优秀侦查员的决心。

一次对交通工具的查缉勤务中,在例行检查一辆中巴车时,一名带着一个小男孩的孕妇引起了小秋的注意。

检查中,孕妇大闹起来,被带到执勤场检查室后,官兵们还是没从她身上查获任何违禁物品。见嫌疑人心情急躁,小秋开始仔细观察嫌疑人的穿着打扮。就在让她做蹲下起立的动作时,一个颗粒状的东西从嫌疑人裤脚掉了下来。最终检查结果是,嫌疑人体内藏匿有20多颗毒品。

云南缉毒真实抓捕(云南版破冰行动)(4)

一位60岁的奶奶跪着向一个20多岁的姑娘哭诉,这一幕出现在缉毒侦查员小孙的工作中。“下跪的是个60岁的毒贩,当我对她进行人身检查发现她腰上捆绑着两块毒品时,她吓得浑身发抖,一边抱着我的腿一边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那一刻,眼泪在小孙的眼眶里打转。

云南缉毒真实抓捕(云南版破冰行动)(5)

缉毒侦查员小路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与办案,日常公开查缉中查获的一起毒品案,带毒的是一名境外妇女,破旧的衣服上沾满了灰尘,年纪不大,却弓着腰,身上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在做笔录时得知,她有4个孩子,最大的8岁,最小的两岁不到,丈夫意外身亡,只留给她半亩地,她忙着带孩子没空干活,邻居牵线让她带毒,一次给她报酬300元,身上的50元就是提前给的报酬。

“看着她的眼睛,一种无力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那一刻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小路说,虽然个人的力量很小,但她要尽自己的努力减少家庭的破碎,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让每个老人都能儿孙相伴。

云南缉毒真实抓捕(云南版破冰行动)(6)

据介绍,缉毒侦查员至少需要数年的反复锻炼,遴选合格"出师"后才能独立担当任务。提前研判,尽量规避风险。无畏无惧,机智英勇之外,技能的传承,包括前辈的经验传授和科技手段带来的进步也助力了侦查工作。

隐蔽战线工作几年下来,姑娘们发现毒贩们不全是影视剧里那种阴险狡诈、穷凶极恶的形象,很多贩毒集团的头目会在境外遥控指挥,用金钱诱骗那些极度贫困、失去经济来源的边民替他们犯险运毒,孕妇带毒、哺乳期妇女带毒、未成年少女带毒等女性贩毒案件时常发生。

钻车底、爬货厢、查货物,查看客车上旅客呕吐过的垃圾桶,清洗体内藏毒人员排泻出来的毒品,是侦查组姑娘们的日常工作。在内勤岗位上,小罗的缉毒工作显得平凡而琐碎,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内勤保障、收集统计信息、档案管理等,默默地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的支持。

“需要我们是什么角色,就可以是什么角色”

2017年4月22日,几名嫌疑人入住瑞丽的一家酒店。酒店监控设备损坏正在维修,侦查员们对房内情况一无所知。

嫌疑人每一次出门都有可能去交易毒品,如果不能确定房间里的情况,很难实施抓捕。接到命令,缉毒侦查员小韦要化装后前往房间侦查。

化装完毕,小韦找借口进入嫌疑人住的房间,观察后迅速离开,获知的两人相貌特征等信息,对案情侦查起到了关键作用。

接下来的几天里,狡猾的毒贩几次改变交货地点,最终在芒市交易。在芒市中心,嫌疑人出现后,小韦装着打电话接近他,突然一辆摩托车从街道一侧驶来,停在男子跟前,骑车的人转身就走。

嫌疑人上前开车想离开时,小韦走过去问:“大哥现在几点了?我手机没电了。”嫌疑人一愣,小韦迅速拔下车钥匙,埋伏的侦查员立即将嫌疑人制服。

云南缉毒真实抓捕(云南版破冰行动)(7)

有一次,刚到女子侦查队的小彦装扮成学生,和战友一起在芒市汽车站附近跟踪一个犯罪嫌疑人。那人警惕性非常高,每向前走十几步就会快速回头观察一下,为了应对他时不时的“猛回头”,侦查员不停地更换队员跟踪。

“换到我时,他进了汽车站并买了票,我就跟进去了。后来他上了大巴,我在车下想确认他的座位。眼看汽车要开了,他突然又走下来,一下子和汽车旁边的我眼神对上了。”小彦记得很清楚,当时离得很近,对方眼神里充满怀疑和警惕,自己当时脑子“轰”地一下就炸了,心跳加速,却努力保持平静,没有回避对方的目光。

小彦离开后,再次绕到那辆大巴附近,在嫌疑人的视野盲区确认了车牌号和嫌疑人座位位置,最终协助队友们抓到了嫌犯。

她说,这并不是什么非要要强、显示自己的问题,而是事关工作责任心,必须完成好工作。

像这样的化装跟踪侦查,女子侦查员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许多毒贩的反侦察能力很强,给破案带来了难度,但因为他们对女性戒备较低,这时,女子侦查员也能发挥很大作用,宾馆前台、路边小妹、情侣夫妻……在工作中,她们装扮成各种角色。

“平日里都是便装,需要我们是什么角色,就可以是什么角色。”小韦说。

省委政法委

新闻宣传处

编辑:朱 虹

审核:裴卫国

来源:中国妇女报 昆明信息港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自公众号

擎剑云岭(ID:qjylz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