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会辜负勿忘初心(似水流年一往而深的记忆解锁)(1)

一座露天老戏台的拆除与复建,折射着传统与现代冲突后的契合。同门三兄弟的出走与归来,幻化出一场信念重拾的美好。《似水流年》虽有着文艺电影的腔调,却有着正剧的风范。故事是温情也可催泪、怀旧不忘励志。而益重的师徒情深、真挚的兄弟情长、至诚的男女爱恋,以及治愈的父子和解,让人物之间始终激荡着饱满情感。

电影属于青春片范畴。故事背景设置在浙江西南部的遂昌小城。一个昆曲戏班,三个情同手足的异性兄弟,故事沿着他们三人的成长与经历,道尽小人物在时代变革中的悲欢起落。而他们的10岁、20岁、30岁,每个年龄阶段对应重要的时间节点,来表现他们在时代变迁下的生活际遇。

时光不会辜负勿忘初心(似水流年一往而深的记忆解锁)(2)

故事富有极强的年代感。开场便让怀旧气息扑面而来。男孩手弹玻璃球,女孩怀抱不倒翁玩具,纸皮包裹的红豆冰棍,三道杠蓝色运动服,尽显在微黄泛旧的画面里,这些道具真的把人们的思绪就带到了遥远的80年代。那有着不同姓氏的三个小男孩,寄养在昆曲艺人林翰文门下。流落街头的女孤儿伶俐,被林师傅收养。她的到来让团结三人组变成亲密四人行。

随着同门四兄妹的长大,故事开始90年代的记忆解锁。三兄弟技艺有成,但昆曲却已变得泛人问津,遭受着流行文化的冲击。本是表演昆曲的露天老戏台,竟成了唱跳的士高的场所。已是弱冠之年的三兄弟性格初步体现,老大玮钢沉稳且刚毅,老二玮钢冲动有热情,老三玮俊内敛又含蓄。他们与社会小青年们因戏台的争夺而大打一仗,象征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现实中的尴尬与困境。而他们也因雨夜打架,错过进剧团的机会。林师傅的伤心溢于言表,三兄弟的失落现于面庞,收获的弃婴天赐,成为他们心头的慰藉所在。

时光不会辜负勿忘初心(似水流年一往而深的记忆解锁)(3)

当时间线索进入千禧之年,打水仗的嬉戏玩乐,看似欢畅温馨,但冲不淡戏班生存面临的严峻挑战。三兄弟同时爱上师妹伶俐,可小师妹仅钟情大师兄玮钢。密无间的三兄弟产生了裂痕。可伶俐偏偏又要嫁给自己不爱的男人,“三个柳梦梅”迎娶不了“一个杜丽娘”,三兄弟婚宴抢亲未遂,品尝着无法言说的痛苦。而昆曲无人喝彩的现实,导致他们抱团出走,到外面的世界去打拼,故事顺势开启励志的节奏。

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衢州,三兄弟历经艰难困苦,依靠勤劳与智慧来拼搏创富。老大玮钢在风雨无阻中收售旧电器,老二玮峰竭尽所能售卖房屋,老三玮俊辗转娱乐场所当歌手。三人其后抓住商业契机,协力开起大型歌舞厅。当徒弟成为成功人士之时,师父却因车祸而亡。而回到故乡的三兄弟深感内疚,往昔对昆曲痴迷的初心被重新唤起,他们通过现代化的经营,把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和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时光不会辜负勿忘初心(似水流年一往而深的记忆解锁)(4)

影片在内容上一波三折。最初是快乐无忧的纯真主义,体现三兄弟少儿年代苦学技艺。尔后是笔触真实的现实主义,呈现着剧中人在无人喝彩时遭遇的苦辣酸甜。接下来是激情洋溢的浪漫主义,表现着三个男主拥抱经济大潮,怎样让昆曲推陈出新。而影片的真正主题,显然是来表现昆曲这门国粹,如何在时光洪流中的坚守与思变并存、淡定与进取共生。

该片既有类型片的结构特征,又有文艺片的反思和探索,创作者没有刻意去营造人物光明或悲伤一面,或是太过艰辛的历程和太执着的理想,而是把暗涌压制在画面里,让观众凭心去感怀并欣慰于过往浪潮般的年代。它那扎实的时代感,却又目光流离让观者恍若隔世。其实就在这种犹疑之间,已经达到了具体与抽象的平衡量,也许,导演想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亦悲亦喜,诗意又自现,让平淡中的浓浓温情,平凡中的暖暖爱意,来表现对传统文化弘扬的意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