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王之乱"——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场诸侯国动乱,叛乱的起因是景帝的老师晁错鼓励景帝实行削藩的政策触犯了诸位分封王国的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国联军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反叛中央。

古代战争为什么不先射马(于时近江国讲武)(1)

但在景帝诛杀晁错之后诸王仍不罢兵,最终叛乱被周亚夫所平,众诸侯国被严重削弱。

这场叛乱是汉代初期众多诸侯王国对中央朝廷的不臣之心的一个集中体现。

一方面,诸侯王国拥有极大的自治权,可以拥有统治区的税收,培养自己的军队,对中央朝廷产生极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各个诸侯国确实没有遵循先祖采用分封制时的初衷,没有以拱卫中央为己任,反而时时利用借口反叛中央政权,从景帝诛杀晁错诸王却不罢兵就可观之。

古代战争为什么不先射马(于时近江国讲武)(2)

从此以后,汉代帝王利用推恩令和严苛刑罚来削弱各诸侯国,最终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从古至今从未消失过,无论是汉明时代的削藩,还是唐宋的中央利用律令来控制地方,都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一种手段。

在中央以律令控制地方的唐代,中央为了使高层的决策比较快速准确地传递到地方,建立了唐代馆驿制度。

古代战争为什么不先射马(于时近江国讲武)(3)

唐代馆驿制度是一种交通制度,目的是方便法令的传递和各级官员的就职上任。众所周知,日本在白江口之战后认识到了自己与唐帝国的巨大差距,后逐代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优秀文化与政治体制。

在大化改新之后也建立了类似于唐帝国的律令制国家,那他们是如何保证上级的政令可以快速准确地传递呢?这就引出了本文讨论的主题——日本古代律令国家的驿传马制度。

一、日本古代律令制国家的建立

古代律令国家顾名思义就是古代以律令法典为规范制度的国家,与现代国家的法制类似但又大有不同,原因是国家体制不同。

现代国家是民主社会,权力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人民制定自己的法律来约束人们,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

而古代国家一般为封建制度甚至更为落后的奴隶制度的国家,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即便拥有属于自己的律法典籍,但受制于统治阶层的变化巨大,终归到底还是属于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基准,属于人治社会。

中国古代律令国家的建立大体起源于秦代,秦国因商鞅变法实行法家思想而强大,之后秦国各代沿袭这种传统来强大国家,直至秦始皇攻灭六国而一统中华,之后仍依照法家思想建立大一统的律令制国家——秦帝国。

古代战争为什么不先射马(于时近江国讲武)(4)

之后的各代虽有变化,但大体上还是和秦代一样的体制——律令制封建国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代。

"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日本由于开化较中国相对晚,一直到七世纪中期的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学习了当时唐帝国的各种先进制度之后,才完成了由落后国家制度向先进的封建律令制国家制度的转变。

同时在交通方面也仿照唐帝国的馆驿制度建立了日本的驿传马制度。

古代战争为什么不先射马(于时近江国讲武)(5)

建立律令制国家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标志,依靠律令国家才可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故律令制实行得顺利与否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大一统的程度,日本的律令制度也是如此。

日本古代律令制度的高峰出现在公元七世纪中期到公元十世纪前期,这阶段正是日本古代为数不多的大一统时期,在这之后。

日本进入了漫长的幕府时期,各路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生热闹,这阶段日本古代的律令制度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二、日本古代驿传马制度1、日本古代驿传马制度的产生

"作大道置于京中,自南门直指之至丹比邑"——日本古代驿传马制度是日本古代交通体系的一部分。

古代战争为什么不先射马(于时近江国讲武)(6)

观地图观知,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故其中央政权统治各地所采取的方式主要为陆路和海路,而驿传马制度正是古代日本陆路交通运输的代表。

驿传马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公元七世纪左右日本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统治较以往变得更加牢固。

建立驿传马制度可以在两方面维持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一方面,中央下达的政令文书可以通过遍布全国的驿站通过马匹传递,极大地加速了中央政令在地方的实行速度。

另一方面,由中央委派的统治或监管官员可以通过驿站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这极大地维持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故一旦律令制国家建立,那为维持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相对应的全国交通体系也会被快速建立。

日本在公元七世纪中期仿照唐帝国建立了古代律令国家,同时也仿照唐代驿馆制度且结合日本自己之前的交通制度建立了陆路全国交通体系——驿传马制度

古代战争为什么不先射马(于时近江国讲武)(7)

2、道路和马匹——驿传马制度的两大关键

道路和运输工具是交通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两大因素,驿传马制度作为一种交通体系,它的道路和交通工具亦是重要。

驿传马制度是一种陆路交通体系,在古代,陆路交通中道路一般为平整的驿道,交通工具一般为牛、马、驴等牲畜,其中,马是最快速常见的交通工具。

"自难波至京,置大道"——日本古代的驿道自公元五世纪时就开始建设了,在公元七世纪中期后遍布日本全国的驿道就已经基本建成。

日本古代的驿道建设基本上是由统治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这样的分布也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持日本古代律令制度的政权。

世界古代的驿路建设大体是跟交通工具相关联的,日本也不例外,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为马匹,故驿路的宽度一般为十二米左右。

除此以外,为了方便来往人员马匹的休整,驿路两旁经常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道边之木,夏垂荫为休息处,秋结实民得食焉"——如在相邻驿站的驿路两旁经常建设有水井,种植果树以休息来往人员。夏天树木可以作荫凉为行人乘凉,秋天树木所得之实可以充饥路人。

古代战争为什么不先射马(于时近江国讲武)(8)

马匹是古代世界最普遍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马种,如蒙古马、阿拉伯马等,而日本本土的马多为小型马,并不适合运输与作战。

在日本大化改新之前,日本就开始大量从朝鲜半岛,中国引进优良马种,培育适合日本本土的大型马,这也为日本建立驿传马制度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于时近江国讲武,又多置牧而放马。"——在驿传马制度建立后,日本中央政权开始以国家政令的方式进行马匹的培育,这在某一方面促进了日本马匹的发展。

三、驿传马制度所体现的大一统内核

任何一个地区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并且取得一定的国际地位,这个地区在内部必须要拥有一个稳定和谐的中央政权,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都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纵观现在以和平为大势的世界中那逆势而为的地区冲突,哪一个都逃不了内部不和谐这一重要因素。

如今战乱纷飞的中东地区,矛盾的关键竟是伊斯兰教内部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冲突;被誉为当代火药桶的朝鲜半岛地区也是一个民族的内斗;印巴冲突虽复杂,但那也是同一利益群体的内耗。

古代战争为什么不先射马(于时近江国讲武)(9)

在看似富庶的欧洲,因内部各个国家的矛盾,在国际上取得不了与其经济地位相对应的国际地位;如今欧美为了削弱我国,也经常鼓动地区分裂势力作跳梁小丑。地区大统一是各方都知道的地区发展的大命门。

驿传马制度正是古代中央政权保持地区统一的一大杀器,中央政府通过那连绵不绝的驿道将政令和官员派往全国各地,维持地区的统一地位。

古代律令制度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牢固性与驿传马制度是呈正相干性的,以日本为例,在古代律令制日本时期,驿传马制度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但在中央政权衰落的幕府时期,驿传马制度也走向了没落,驿传马制度背后的深刻内核正代表了大一统的地区形式。

总结

日本在七世纪中期从唐帝国学习了先进的律令制封建国家制度,日本的中央政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控制地方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古代战争为什么不先射马(于时近江国讲武)(10)

驿传马制度正是这种能力的物质体现,故驿传马制度是古代中央政权对地方势力控制的物质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