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 中国人的向死而生

清明,天地间吹来清爽明净之风

物至此时清洁明净,故谓之清明

万物生长的美好,让人神清目明

心中念念故人,亦让人无限感怀

于是,我们在欢乐又哀愁的季节

向死而生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文(年年坟上草青青)(1)

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除了冬至,就只有清明了。在中国人眼里,清明是个眼泪与欢笑并存的特殊日子,因为没有一个日子能像它一样,充分地将生与死挨得如此之近。

作为节气,清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有杏花烟雨、杨柳如烟,更有春风拂去天地灰尘;而天地清明之际,人们植树插柳、踏青郊游,忙趁东风放纸鸢,于春风中吐故纳新,心中尘垢也渐渐除去,照见心灵的澄澈。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文(年年坟上草青青)(2)

作为节日,我们在清明祭祖,慎终追远、寄托哀思。这是个让墓碑又一次醒来的日子,人们只有静静对着墓碑说上一番心里话,才能一思过去,二念将来,然后好好活在当下。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文(年年坟上草青青)(3)

只有念念清明,才能时时当下;

只有直面死亡,方可重获新生。

一候桐始华|清明一到,白桐花开始绽放花蕾

二候田鼠化为鹌|喜阴的田鼠因阳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阳的鹌鹑开始出来活动;

三候虹始见|而天地清明,雨后天空如洗,空气清新,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开始出现美丽的彩虹。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文(年年坟上草青青)(4)

寒食又清明,陌上柳色青

〔 扫墓 〕每年清明,人们都会身着素衣去山中祭祖。他们铲除杂草,放上丰盛的酒食供品,于坟前焚香祷祝,燃烧纸钱,以感恩之心,低声细诉对亲人的思念。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文(年年坟上草青青)(5)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文(年年坟上草青青)(6)

寒食 〕寒食节本是纪念介子推的节日,与清明其实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寒食怀旧悼亡,清明求新护生。由于两者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到了唐代便合并到了一起。寒食节,人们断火清灶吃冷食之后,以新火换旧火,表示迎来新的生活。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文(年年坟上草青青)(7)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文(年年坟上草青青)(8)

〔 插柳 〕清明,民间有插柳习俗。传说是纪念神农氏,又说介子推死前靠的老柳死而复活,晋文公赐名“清明柳”,并折枝纪念。唐太宗曾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人们便把柳枝称为“鬼怖木”,纷纷插柳辟邪。柳树易活,象征着青春活力,所以也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的说法。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文(年年坟上草青青)(9)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文(年年坟上草青青)(10)

清明 · 人生看得几清明

以前看清明,是天朗气清,祭祖哀思

如今再看清明,更像是在看一种人生

“清”是山水同在,“明”乃日月共存

山无水少了轻灵,水无山失了稳重

日无月少了温柔,月无日缺了热情

有生必有死,知死,而后方有新生

读懂了山水日月,便懂得了天地精神

读懂了生死相依,便懂得了向死而生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文(年年坟上草青青)(11)

又是一年清明时全文(年年坟上草青青)(12)

本文分享自东家匠人:楚荣堂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