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种救助心搏骤停病患的急救措施,通过人工保持脑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恢复。它适用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之意识昏迷并有呼吸及心跳停止之状态,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

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在联合制定的心肺复苏的最新指南中,将心肺复苏的内容制定为:首先实行胸外按压(Compressions),再实行开放气道(Airway),接着是人工呼吸(Breathing)。 即"C-A-B"。

一、胸外按压

让患者平躺,双手或单手掌根放在他胸骨中央(两乳头连线处)进行按压。

真正的心肺复苏方法(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1)

按压方式:一手掌根部压于胸骨,另一手按于此手。例如,直接按压胸骨如为右手,请将左手按压于右手背上,令右手各手指离开受压人胸壁,双臂不可弯曲,应当绷直双臂,以肩部或上半身力量下压。按压频率至少在每分钟100次以上,按压幅度成人至少要达到5cm,小儿下压幅度约4-5cm。

针对所有的患者,施救者应用力且快速地按压,并在每一下按压间,让胸部回复至原本的形状,并且将压胸的中断减到最小的程度;急救员应在施予两次急救换气后试着去感觉脉搏,此动作不能超过10秒钟。若急救员无法在十秒钟内判定眼前的病患有脉搏,应当立即继续心肺复苏。

按压时可能会导致的并发症有:胸骨骨折、肋骨骨折、血心包、心包积液、张力性气胸、胸腔积血等,急救者应在复苏后关注复苏过程中有否导致并发症状出现。

二、开放气道

真正的心肺复苏方法(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2)

1.仰头举颏法

抢救者将一手掌小鱼际(小拇指侧)置于患者前额,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部后仰,气道开放。必要时拇指可轻牵下唇,使口微微张开。

a、食指和中指尖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b、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

c、头部后仰的程度是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

d、口腔内有异物或呕吐物,应立即将其清除,但不可占用过多时间。

e、开放气道要在3-5秒钟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

2.仰头抬颈法 病人仰卧,抢救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侧下压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气道开放。

3.双手抬颌法病人平卧,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开气道。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右转动。

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

三、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真正的心肺复苏方法(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3)

1.保持病员头部后仰的姿势,令下颌部与耳垂的连线同地面基本呈90°,即气道已充分打开。深深吸一大口气,一手捏紧病员的鼻子,尽可能用嘴完全地包住病员的嘴巴,将气体吹入病员的体内。同时眼睛要注视病员的胸廓是否有明显的扩张,若有,表明吹气量足够多。随即放开捏住病员鼻子的手,让他自主完成一次呼气过程。

2. 每次吹气时不应太快,一般持续2秒左右。在进行下一次人工呼吸之前,应先确保上一次吹入的气体已彻底呼出。

3.最开始施行人工呼吸时,可连续进行三、四次,之后以每五秒操作一次的频率进行。

4. 假如病员始终是嘴唇紧闭无法张开,那么可以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操作方法同上,只是吹气的对象换成是病员的鼻子(必须堵住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医疗健康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号“tangrenjiankang”(<<<<双击字母可复制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