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8大模型(海韵教育巧用故事建立)(1)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在头脑中建构抽象的长度单位模型,是有一定难度的。孩子们往往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的时候,出现这样那样不该出现的错误。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裁缝”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认真想一想,你能帮助他吗?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

  有一天,裁缝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要做一件衣服,小裁缝热情地接待了客人。紧接着裁缝师傅认真地量出了衣服的长度是3拃,小裁缝也非常认真地在布料了量出了衣服的长是3拃,裁出了衣服,并缝制好了。过了几天,客人来取衣服了,穿在身上一试,新衣服太小了。这时候师傅走过来,用手量了一下,生气地对小裁缝说:“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2拃?”小裁缝心里想:“我明明量了3拃,怎么变成了2拃?这是怎么回事呢?”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统一长度单位必要性的强烈需求。

  这时候学生讨论就会发现:因为裁缝师傅的手大,小裁缝的手小,所以他们量出来的3拃长度不一样。

  这时候再出示计量的历史:古时候没有统一单位,人们常常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例如,古埃及最早的长度单位——腕尺,是以法老的小臂(肘至中指指尖)长度为基础的;我国古代曾以“步”为长度单位,英国曾规定查理曼大帝的脚长为1英尺,至今在英语里“脚”和“英尺”仍然是同一个词。

  各个国家对长度单位的不统一,造成了很多误差,因此国际上现在统一用“米”和“厘米”等一些统一的长度单位作为交流标准。接着借助学生手中的小直尺让学生先认识“厘米”,进而找出1厘米、2厘米等长度。然后伸开自己的双臂,感受1米到底有多长?然后再出示“1米”的标准长度。那么怎么让学生快速记住“米”和“厘米”的区别呢?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趣味的故事中建立“米”和“厘米”的数学模型。

  米和厘米原来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米长得又高又长,而厘米长得又矮又短。一天,聪聪在测量黑板的长度时把米叫去了,米回来后就趾高气扬地对厘米说:“厘米老弟,你看我个子多高呀,100个像你那样的小不点加起来才和我一样高。1米=100厘米,我的用处多大呀!”厘米说:“你不要小看我,我的个子虽然小了点,但是我的本领可不比我差,不信我们俩去比一比。”

  师:那么米和厘米到底都用什么用处呢?你猜它们会通过什么比赛来展示自己呢?

  生:米可以量长一些的物体,厘米可以量小一些的物体。

  师:你们的想法非常好,它们和你们想法一样。

  米和厘米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米笑着说道:“刚才聪聪就用我测量了黑板的长度,正好是3米。那你也量一下黑板的长度吧。”厘米不服气地说:“量就量,有什么了不起呀!”厘米费了很大劲,才把黑板的长度量完。这时,米用嘲笑的语气对厘米说:“怎么样?还是我米量起来快吧!”厘米看了一下米,没有理睬它,但是也很不服气。环视了一下四周对米说:“现在我们来测量一下桌子的宽度吧!”米量了量,但是桌子的宽度不到一米,怎么用米来表示呢?米犯难了。这时候它看到厘米量完了,直接告诉米说:“我量的桌子宽度正好是45厘米。”然后厘米笑着对米说:“怎么样?米大哥不行了吧!”米很不服气地说:“别看我量不了桌子的宽度,还是我的本领大。”厘米一听就有点生气了,然后就带着怨气对米说:“米大哥别以为就你行,很多时候还是我最棒!”

  那么它们两个谁最棒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意见?

  生:米和厘米各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因为米可以量长一点的物体,厘米可以测量短一些的物体。

  生:我认为它们两个团结结合起来会更好,因为这样先测量长的,然后剩下不到整米数的地方,可以用厘米作为测量工具去测量。

  师:你真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什么时候都是团结起来力量大。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各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互相取长补短会更完美。

  这时候智慧老人也被它们的争吵吸引过来了。智慧老人笑着说:“孩子们,你们都是大小不同的长度单位。你们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你们的家庭还有很多成员,在测量更大的长度时要用千米,比千米大的还有光年。厘米小弟弟你也别骄傲,在测量更小、更短的物体时你也不行啦,要用毫米,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呢,比如微米、纳米等等。”听了智慧老人的话,米和厘米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节课是对米和厘米长度单位的认识,因为学生头脑中对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没有确切的概念。更对生活中测量物体所选长度单位更是不熟悉,因此创设这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强化对米和厘米的进一步认识。

  然后出示一些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进行选择该用什么单位进行测量。比如:图钉、回形针、铅笔、大树、桥洞等。学生就会在头脑中进行筛选,该选择什么长度单位进行测量。通过对比强化对米和厘米的进一步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