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水浒传》这部小说写的是农民起义。如果按照传统的叙事习惯,小说的开篇本应该写的是起义军的领袖,比如晁盖,或者是宋江。

然而,《水浒传》却一反常态,以反派人物高俅的发迹为开篇,引出了王进,而后,王进从东京出走,又引出了史进。然后,鲁智深、林冲、柴进等重要人物陆续登场。

这样的叙事,其实很不符合中国人的叙事风格和审美习惯。更令人奇怪的是王进这个人物,按照一般的创作逻辑来讲,他应该是后来梁山的108个好汉之一才对。然而,作者非但没有安排他上梁山,甚至干脆在他传授史进武艺后,把他给弄“失踪”了,从此下落不明。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1)

所以,很多人认为王进是《水浒》的一大败笔。如果是为了衔接史进这个人物的出场,王进这个角色完全可以用林冲来代替——被高俅迫害,发配的路上路过史家村,传授史大郎武艺。

在初读《水浒》时,达文也不理解作者为何安排王进这样的人物出场,但重读水浒后我才发现,王进绝不是《水浒传》的败笔。恰恰相反,如果我们要想读懂《水浒传》,反而还绕不开这个王进。

你想啊,中国古典文学作家,经常会下足了功夫,在小说的人物起名上做文章。所以,《水浒》中人物的名字、人物的出场顺序背后,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2)

为什么《水浒》开头要安排王进出走?为什么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是史进?为什么二人的名字都是“进”字?

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水浒》。

为什么《水浒传》开头要安排王进出走?

《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徽宗时期的故事。而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实际上则写的是宋仁宗年间的事情。

所以,《水浒传》的第一回实际上是一个楔子,交待了梁山108个好汉,其实是宋仁宗朝的洪太尉放走的108个魔君,真正的故事是从第二回开始的。

王进就是在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出场的。

其实,《水浒传》的第二回的主人公其实是高俅:

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毬。后来发迹,便将气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3)

用现在的话来讲,高俅其实就是一个混子。他因为帮一个生铁王员外的儿子赌钱,被王员外到开封府尹告发,被打了二十脊杖,发配出京。后来,宋哲宗大赦天下,他才得以返回京城给人帮闲。

回到东京汴梁后,高俅为了活计,只能托人给谋个差事。但他早已“名声在外”,正经人哪里肯收留他这种人?于是,他被人当球踢来踢去,从董将士府被推荐到了小苏学士府,又从小苏学士府被推荐到了小王都太尉府。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4)

鱼找鱼,虾找虾,这小王都太尉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是东京出了名的纨绔子弟,最喜欢高俅这样的人。于是,高俅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归宿。

要说高俅本人应该是对小王都太尉这里很满意了,怎奈老天爷还嫌他爬得不够高,又安排了他邂逅了端王,而且端王正在踢球。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5)

在端王面前,大宋球王展现了自己超凡的球技,端王被他的球技深深折服,马上将高俅从小王都太尉府上要了过来。从此,高俅就给端王帮闲,寸步不离。

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赵煦抱病而亡。由于当时哲宗年仅25岁、还没有皇子,就必须从他的兄弟中选一个继承人。于是,在向太后及其背后的政治势力的支持下,端王赵佶就成为了北宋的第八任皇帝,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宋徽宗。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6)

说起宋徽宗赵佶,他被称为是李煜转世,一生的艺术细胞,从小就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由于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赵佶自幼便养成了一副轻佻浪荡的性格,本来绝无可能成为皇帝继承人,他本人也无心继承帝位。怎奈造化弄人,虽然宰相章惇以“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为由,主张“依礼、律,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但向太后害怕立赵似后,其生母朱氏会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她力挺端王,赵佶就成为了皇帝。

这对于端王府来说,端王成为了皇帝,真可谓是喜从天降。而在端王府内给赵佶帮闲的高俅,也随之平步青云,曾经的泼皮破落户,摇身一变,成为了北宋朝廷的高太尉。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7)

太尉是北宋的官职名称,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呢?

在宋代,太尉这个官职有两种:一种叫殿前太尉,一种叫殿帅太尉。

“殿前太尉”是文官,虽然地位很高,但是并没有实际指挥军队的权力。《水浒传》里面出现的众多的太尉都属于“殿前太尉”。比如,《水浒传》第一回中放走妖魔的那个洪太尉。

“殿帅太尉”则是武官,是直接指挥禁军,地位相当于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卫戍区司令,那权力可就大了。

宋徽宗对给自己帮闲的高俅可真是喜欢啊,在他登基之后不久,就让高俅入了军籍。半年之后,高俅就直接做到了殿帅府的太尉,统领八十万禁军。

高俅呢,从一个泼皮破落户一飞冲天,当上了殿帅府太尉。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上任的第一天,烧的第一把火,就要对付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8)

高俅为什么要跟王进过不去呢?原因很简单:王进请了病假。

高俅信心,我上任第一天,王进这个小小的教头竟然请假,这也太不给我面子了。

于是,高俅命人到王进家把王进押到殿帅府来。见面后,另高俅没想到的是,这个王进他竟然还认识。

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高俅在早年学枪棒时,曾经在与王进的父亲王升比试武艺。在比武过程中,技艺不精的高俅被王升一棒子打倒在地。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9)

小人的一大特征,就是睚眦必报。高俅挨了王升棒子后,一直怀恨在心,并且将这件事情记到现在。此刻他见到了王升的儿子王进,往日挨的那一棒子的疼痛,顿时又涌上心头。

所以,他必须要报复。

高俅道:“你那厮便是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

王进禀道:“小人便是。”

高俅喝道:“这厮,你爷是街市上使花棒卖药的,你省的甚么武艺?前官没眼,参你做个教头,如何敢小觑我,不伏俺点视!你托谁的势,要推病在家,安闲快乐!”

王进告道:“小人怎敢,其实患病未痊。”

诸位且看,堂堂的大宋朝廷殿帅府太尉,说出的话是多么没有逻辑?——爹是使花棒卖药的,他儿子就一定没有真武艺吗?他使花棒的人的儿子做不得禁军教头,难道他这个被使花棒的人一棒子打翻的泼皮,就能做得太尉?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10)

高太尉骂道:“贼配军,你既害病,如何来得?”

王进又告道:“太尉呼唤,安敢不来!”

高殿帅大怒,喝令左右:“拿下!加力与我打这厮!”

王进请病假,你说人家对你不敬。这会儿,人家被你弄来了,你却又问人家,既然病了,怎么敢来?这逻辑上不是前后矛盾吗?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11)

还骂王进是“贼配军”,人家王进何时做过配军?倒是你这个高太尉,在发迹前曾经被开封府发配出东京。你是在骂王进呢,还是在骂自己呢?

前言不搭后语,说了半天,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高俅就这么要当众棒打手下军官。

还好,在场的众人劝阻,说高太尉上任第一天就打人不吉利,决定明天再打王进。

而王进呢?他是个当断则断的人,听了母亲的建议,“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跟林冲似的,迷恋体制内的那个职位,连夜就离开了东京汴梁城,其投奔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

泼皮破落户出身的高俅做了殿帅太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走一个身怀绝技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出走,直接点出了《水浒传》的主题——朝廷内奸臣当道,劣币驱逐良币,栋梁之臣便遭受排挤。

当大宋朝廷上下出现这样的系统性问题的时候,好人便无法在世间安身立命。

所以,金圣叹评价说,“高俅来,则王进去。王进去,则一百八人来。”这就直接揭示出了,梁山一百零八人造成的祸乱,与宋徽宗一朝的用人有直接关系。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12)

王进和母亲连夜离开东京汴梁,他们要去哪里呢?

书中交待,他们要投奔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

用人之人,人始为用。恃己自用,人为人送。彼处得贤,此间失重。若驱若引,可惜可痛。——《水浒传》

王进说老种经略相公那里是用人的去处,足可安身立命。言外之意,就是边关用人,朝廷反而不用人。为什么?

因为,“生性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的赵佶当上了皇帝,因为泼皮高二当上了高太尉。

为什么作者会安排王进遇到史进?为什么王进传授史进武艺后消失了?

在离开汴梁城后,王进路过了史家庄,收了一个徒弟,也就是九纹龙史进。就这样,王进携母亲在史家庄住了半年,对史进每日点拨十八般武艺。

半年后,王进见史进武艺已精,就告别了史太公和史进,去投奔老种经略相公去了。自此以后,王进在《水浒》中再未出现。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13)

王进是《水浒传》中第一个因为遭遇不公而出走江湖的人,但他没成为后来梁山好汉之一,而是遇到了梁山好汉中第一个出场的史进,并将其收为徒弟。

王进遇到史进,王进教授史进,两人名字中都有个“进”字,对此,施耐庵有何寓意呢?

思考这个问题之前,你先想想,《水浒》中第一个出走江湖的英雄,他为何叫王进,而不是李进、高进、陈进呢?王进教的这个徒弟,也就是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他为何要叫史进,而不是马进、冯进、朱进呢?

很明显,王和史这两个姓,不是作者随便给按上的,它们是《水浒》的一个暗线,有着非常特殊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王”这个姓氏其实非常特殊。传说中,王家的老祖其实是周灵王的太子,因为总是对周灵王挑毛病,被贬为了庶人。太子被贬成了庶人,就不能再留有周王室的姬姓了。因为他出自周王室,所以他的子孙,被老百姓称为“王家”。

不仅如此,在中国的文化中,“王”这个字还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姓,也不仅仅指现实中的国王、王公大人等。它还被指代为一种政治理想,就是“王道”。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14)

“王道”是什么?

所谓的“王道”,指的是王的规范,它必须合乎于正义,代表着正统道德礼仪。古代的圣王,必须遵从内圣外王之道,比如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

而“王道”的正统性,又来源于“天道”。古人信奉天人感应之说,所以,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如果他不能以圣王们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那么老天就会认为,这个君王已经不能代表他的意志了,“王道”就会消失。

如果“王道”没了,老天就会降下灾祸,轻则发生自然灾害,重则社稷崩塌,王土沦陷。“王道”没了,世间的公道、正义也就没了。“王道”没了,天下黎民百姓的价值观共识,也就失去了平衡——从“善有善报,恶有恶果”,变成了“好人没好报,坏人常逍遥”。于是,世间便没有了好人,也就没有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水浒传为什么开篇写王进(水浒开头下落不明的王进)(15)

所以,王进从汴梁出走,消失于江湖,即代表着北宋皇室“王道”彻底的消失。“王道”消失了,老天就要将下灾祸——被洪太尉放走的那108个魔君,就要出世了。

王进遇到史进,表面上是武艺的传承,但实际上却是“王道”、正统道德礼仪的传承。而在中国古代,关于“王道”、正统道德礼仪传承的最重要载体,就是史书。

所以,虽然《水浒传》是一部小说,但它却以史官专用的“传”字来命名。“水浒”本是江湖的意思,“王道”沦落到了江湖,也就意味着江湖成为了传承正统道德礼仪的正史,历史也就进入了江湖史。这也就是史进这个名字的寓意。

结语

《水浒传》到底在讲什么?

有人说,《水浒》是记载古代的农民起义,是官逼民反,乱自上作。

达文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但只说对了一半。北宋腐败的官僚集团,是将很多人逼上梁山,但梁山集团并没有真正去造大宋朝廷的反,而是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喊出“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剪除君侧元凶首恶,去邪归正”的口号。

因此,之所以我们会觉得梁山集团既然已经“犯上作乱”了,却“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看上去逻辑混乱。是因为它的真正命题不是这些,而是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捍卫王道,“用江湖的道义来融合庙堂”。

儒家向来信奉“礼失而求诸野”。所以,当庙堂之上没有了正统道德礼仪以后,在民间还存在着修复道统,维护皇权的希望和可能性。这其实也是中国古代民间文人的一种自我救赎的想象,它注定会以悲剧收场。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