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我们看一些抗日战争,尤其是解放战争的影视作品时,总有一些不穿军装的人穿梭于战场,为军队送后勤、抬伤员,同样经历着枪林弹雨。这些人都是当地的老百姓,用较为专业的话来说就是支前民工。然而,军队为什么要用他们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没有他们前方部队很难打得赢。
在战争年代,军队大兵团作战是需要粮弹数目非常巨大,运输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在作战前,军队都要动用一批民工来保障后勤供给。这么做,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老百姓大多都是当地人,对运输线路比较熟悉,且能随时灵活机动,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军队专门的运输队具备优势;另外是,军队平时很难养起如此庞大的运输队,只能靠战前动员临时组建,如果战争持久,骨干队伍还会被保留下来,不断发展壮大,能节约不少的军费开支。
公元前104年夏天,李广利第二次征大宛时,汉武帝赦免了一些囚徒步卒,增发了一些品行恶劣的少年和边境的骑兵,为李广利凑了一支6万人的“杂牌军队”(赦囚徒扞寇盗,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兵弩甚设)。这支军队历时近一年来到敦煌,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的民工,他们自带粮食,跟随军队参战。而当时的后勤供给除了粮食,兵器、弓箭等,还有10万头牛,3万匹马,数万只驴和骆驼。
今天的学者估计,此战“支前民工”大约有4万人。让我们今人多少有些不解的是,这么多的人运送粮食,兵器、弓箭等即可,为什么还要带这么多的“活物”?这是因为牛、马、驴、骆驼等,除了在路上可以驮运供给之外,而且在关键时候也可以用来杀食,以供军需。这在当时节约了不少的运输成本,如果没有这些“活物”,李广利的第二次出征不可想象。
尽管如此,李广利的部队在得胜归来时,仍然是“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军队进入玉门关的有1万多人、军马1千多匹。是什么造成了这支军队如此巨大的损耗呢?我们看到“支前民工”的有力配合,李广利的这次出征,军队并非缺乏食用,牺牲的也不能算多,而是将吏们贪财,大都不爱护士兵,侵吞军饷,因此死亡很多。如果没有4万人的“支前民工”队伍,李广利的6万人的“杂牌军队”恐怕早已葬身沙漠了,根本谈不上破大宛取回大宛马,威震西域了。
这可能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汉籍中,鲜有的大量动用“支前民工”的记载了,正是这“支前民工”队伍从基础层面保证了大汉王朝在西域的胜利。而在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六出祁山。
在六出祁山战斗中,为了保障后勤供给,据说诸葛亮发明了一种运输工具木牛流马,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然而,诸葛亮最终还是没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抛开众多复杂的失败因素,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再科技的后勤供给,也很难具备“支前民工”队伍的优势。
战争失败与成功的原因,大多数时候都是相通的。在这里,我们举解放战争中的一个例子。1947年,国民党军集结20余万部队向我陕甘宁部队边区发起进攻,边区150万人民群众、2.8万野战部队发起反击,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蹯龙的三战三捷。敌我兵力如此悬殊,我为什么出其不意打胜仗?参加过这些战斗的老战士张明儒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边区人民坚壁清野,对敌人封锁消息,给我军带路,报告情况,使进入陕北之敌变成聋子、瞎子,而我军却能随时掌握敌人的动向,有利于捕捉战机,及时围歼敌人。而在内线防御战中,陕甘宁边区人民全力支援革命战争。”(新疆人民出版社《扎根记》,1995年)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7年3月至1948年2月,陕甘宁边区动员担架民工30万人;后方运送伤员所用牲畜2.8万余头;参加运粮草、弹药等物资者128.2万余人,出牲畜128.4万余头,为军队磨面、炒干粮、做军鞋等项,计用民力65万余人,还参加了修工事、押送俘虏等战场勤务,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支前民工”队伍,也是我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此,军队打仗为何要用民工的答案已经显而易见——没有人民支持的军队就是一支孤军,即使能够取得胜利也是一时的,只有人民战争才能取得最伟大、最辉煌,也最持久的胜利。(文/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