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种错误理论怎么来的?

隔壁邻居的读一年级的儿子晚上哭着回家,跟家里人告状,说他跟某某小孩一起玩,棒冰被抢了,还被他打了。

邻居是个不护短的人,况且自家孩子脸不红,心不跳,说话中气十足,显然也没有受伤。那个某某小孩是小区里有名的熊孩子,大人们都闻之头疼,早就叮嘱过自己家的神兽,要远离那个孩子。所以邻居基于这些事实,直接给他孩子回了一句,“苍蝇不叮无缝蛋,你也不是好东西。”

“苍蝇不叮无缝蛋”,这句话应该是我们所有中国人都无比熟悉的台词了,它的经典性,可以排在国产怼人金句前三名。

如何反驳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1)

任何时候,只要这一句“苍蝇不叮无缝蛋”出来,似乎当事双方就被定性了。他不是好东西,你也不是好东西,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要是好东西,你能招惹到他?他会招惹到你?

这句话对吗?当然不对。咱们有过常识的都知道,苍蝇什么地方都叮,蛋糕上会叮,大便上也会叮,汽车上会叮,树叶上会叮,你这个鸡蛋有缝隙它会叮,没有缝隙,它也会叮。

但是这种明显不负责任的话,却依然被许多人奉为圭臬,在讨论任何事情的情况下,都会被他们拿出来作为杀手锏。

就在前些日子,唐山某烧烤店里发生打人事件,几个恶霸对吃夜宵的女士心生歹意,骚扰不成,恼羞成怒,把对方往死里打,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可以说全国人民都在谴责那些打人者,然而,总有一些人还是喊出了“苍蝇不叮无缝蛋”的理论。

“几个半夜三更不回家睡觉,在外面吃烧烤,不是好女人,苍蝇不叮无缝蛋!”

“要个微信给一下怎么了?这几个女的举止冲动,自以为是,被打也是有原因的,苍蝇不叮无缝蛋!”

某些人依然觉得,这种事情受害者也有责任,你为什么半夜还在吃烧烤?你为什么拒绝?你为什么那么强硬?他们为什么不找别人要微信?他们为什么不打别人?

如何反驳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2)

是的,在苍蝇不叮无缝蛋派的思路里,坏蛋就是苍蝇,被他们找上,同样也说明了你有问题。

想想我们小时候。在学校里,你被校霸欺辱,老师们处理的时候,总是会认为你也不是个好东西,那么多同学,校霸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偏偏欺负你?一句苍蝇不叮无缝蛋,甚至让你也动摇了,让你以为自己被欺负,自己真的也有责任。

这种心态,深远且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无论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不自觉地用这套理论来对比。

这是错的。

苍蝇要叮,跟你是不是蛋没有关系,跟你有没有缝隙也没有关系。它是苍蝇,它就必然要叮。

而我们应该警惕的是,为什么会有这种理论?为什么这种理论还会大行其道?这种明显带着和稀泥的意味,符合某些人各打五十大板的中庸哲学,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在这个时代,是非对错已经可以明白无误地分辨,再也不需要这句自以为是的“苍蝇不叮无缝蛋”了。

如何反驳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