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技术,包括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

主动安全技术,指为使汽车在行驶中能够主动采取措施,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技术,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驱动防滑系统、电子稳定程序、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轮胎气压智能监测系统、电控动力转向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等。

防抱死制动系统,就是保持车辆最佳的制动状态,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状态,缩短制动距离,减少轮胎磨损,减轻驾驶人的紧张程度,克服汽车紧急制动时的跑偏、侧滑、甩尾等不安全状况,提高紧急制动时的稳定性。

驱动防滑系统,改善驱动性能,增加爬坡性能,在于对驱动过程中轮胎滑转进行控制,获得较好的路面附着率,防止汽车在起步、急加速时驱动轮打滑,控制车辆急加速时的循迹性。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其功能主要是紧急制动时防止因后轮先被抱死造成汽车滑动及甩尾,分别控制四个车轮的制动,实现后轮制动压力左右独立控制,提高后轮的制动效果,减少车轮制动时摩擦片的磨损量及温度的上升,确保防抱死制动系统工作时的制动安全性。

电子稳定系统,控制车辆转弯过程的循迹稳定性,防止车辆滑移。

轮胎气压智能监测技术,有效避免气压异常现象发生。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改善汽车的转向特性,降低驾驶人劳动强度。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可使汽车在低速行驶状态下也能与前车保持设定的距离,减轻驾驶人的疲劳,使车辆编队行驶更加轻松。

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有哪些(汽车上应用的主动安全技术)(1)

观点来源于:郑安文主编《道路交通安全》,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14-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