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本草纲目价值和影响(四川人嗜辣如命)(1)

辣椒,鲜为蔬菜,干为调味品,冬季食用,既可增进食欲,又能活血御寒,因此深受一些人的喜爱。

奇怪的是,在收罗植物详尽的明代巨著《本草纲目》中,你却找不到一点儿关于辣椒的记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辣椒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明代才引入我国。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时,辣椒尚未大面积种植,所以李时珍没见到,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在明代其他人的著作中我们却可以查到一些有关文字。马欢《瀛崖胜览》载:“苏门答剌者,即古须文达那国。其地依山则种椒园,蔓生如中国甜菜状,黄花,子白,其实初青,老则红。”此书成于明代永乐十四年,早于《本草纲目》162年。作者是郑和下西洋的随行通译,很可能是他将辣椒带回中国的。此外,明代高濂《燕闲清尝笺》成书于1591年,略晚于《本草纲目》,也曾提到辣椒。到了清代,关于辣椒的记载多起来。

李时珍本草纲目价值和影响(四川人嗜辣如命)(2)

陈淏子《花镜》说它“生白花,秋深结子,俨如秃笔头倒垂,初绿后朱红,悬挂可观,其味最辣。”汪灏等著《广群芳谱》引《草花谱》云:“番椒丛生,白花,实俨如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子种。”

古书中称辣椒为“番椒”,是由于它原产于外国。此外也有称其为“海椒”、“大椒”、“辣子”的。《红杜梦》中贾母叫凤姐为“凤辣子”,大概也是缘于后者,取“厉害”之意。

李时珍本草纲目价值和影响(四川人嗜辣如命)(3)

辣字,在唐以前的古籍中,“辛”旁原是在右的,以后才写成如今这样。辣,指的是有刺激性的味道。辣椒之所以有辣味,是因为它含有辣椒素。辣椒素能刺激舌上的味蕾,有增加食欲帮助消化的功能。

正因它有这些功能,使一些人久食不厌。居住在东北的朝鲜族,几乎无菜不辣,而湖南、四川等地人,更是嗜辣如命。“川菜”遐迩闻名,特点就是辣,而且辣出了多种花样,什么麻辣、酱辣、油辣、鲜辣、干辣、腌辣,不断翻新,把个辣椒处处派用场。

李时珍本草纲目价值和影响(四川人嗜辣如命)(4)

辣椒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它的维生素丙含量是西红柿的14倍,仅次于胡萝卜的含量。它还含铁、磷、钴等人体必需的元素,有促进人体造血功能、活跃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当然,在吃辣椒时要讲究方法,才能有效地获得这些养分,如洗净了再切,不要放在水中泡,在锅里炒得不要太久等。

像许多蔬菜一样,辣椒也有药用价值。据医药研究证明,辣椒入药,可治风湿病、腰腿疼病、疟疾、斑秃、流感等50多种疾病。近年人们又发现辣椒中的辣素能促进脂质代谢,抑制脂肪在体内积蓄,如能经常摄取,有辅助减肥作用。这对一些因肥胖而发愁的人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李时珍本草纲目价值和影响(四川人嗜辣如命)(5)

吃辣椒虽有种种益处,但也不宜吃得过多。因为它的刺激性太强,有引起或加重肾脏病、高血压、胃炎、便秘及皮肤生疥疮的害处。特别是患有急性或慢性喉炎、痔疮的人,更不宜多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