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太行山以西,东到大海和山东丘陵。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市,是我国的第二大平原,面积约31万平方千米。

华夏文明存在的王朝(华夏文明的中心)(1)

华北平原的麦田地

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河湖较多,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河流除了黄河以外,大多发源于西部的太行山脉和伏牛山,向东注入海洋。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地区沉积下来,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华北平原。

华夏文明存在的王朝(华夏文明的中心)(2)

华北平原的旱地农业区

华北平原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降水量600毫米左右,降水集中于7、8月份,夏季多暴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较快,农作物需要大量的水份滋养,而这时,我国的降雨带却在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降水稀少,很容易发生干旱灾害。

华夏文明存在的王朝(华夏文明的中心)(3)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热量充足,苹果、柿子、梨、枣等温带水果可以安全越冬。农作物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产量大。棉花种植普遍,是我国重要的三大商品棉基地之一。

华夏文明存在的王朝(华夏文明的中心)(4)

华北平原的苹果园

华北平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工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华夏文明的中心,涌现出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如:北京、开封、安阳、郑州、商丘、邯郸、徐州等。现在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