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然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宣传家、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东北救亡七杰之一,曾为争取民族独立、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生活在社会动荡年代的他,深深地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兴办教育、发展科技,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实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九三学社成立纪念碑?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九三学社成立纪念碑(九三学社先驱人)

九三学社成立纪念碑

王卓然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宣传家、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东北救亡七杰之一,曾为争取民族独立、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生活在社会动荡年代的他,深深地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兴办教育、发展科技,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实力。

1919年,他考入北京高等师范,成为中国自己最早培养的16名教育研究生之一,著有的《中国教育之一瞥》一书,是最早介绍中国教育情况、探索教育出路的书籍。1923年至1927年留学欧美期间,他在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采取演讲的形式,广泛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增进了西方国家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在他的宣传作用下,美国著名进步记者斯诺及其夫人海伦,先后到延安专访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高层领导人,向世人展示了中共的政治主张、先进思想,增进了各国对中共的了解,同时也启迪和感召了一大批爱国青年、进步学生奔赴延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爱国人士,他始终为实现国家统一、抗日救国而奔走和战斗。1928年,他力助张学良将军进行东北易帜,实现了国家统一。在抗战期间,他多次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战到底、释放政治犯等提案,组织东北大学学生开展军事训练,培养抗日救亡骨干力量,并与一批东北籍爱国人士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东北救亡总会”组织,领导抗日义勇军打击日本侵略者。他先后创办了《东方快报》、《外交月报》、《反攻》等进步报刊,极大地激发了民众抗日热情。

抗战胜利后,他成为“九三学社”主要发起人之一,积极参加和平建国运动。1947年,受东北商界委派担任驻日代表,是战后开展中日贸易第一人。新中国成立后,受周恩来总理委托,积极为促进中日经贸、政 治关系发展而奔走,并做出了巨大贡献。1951年后,在回国担任国务院参事期间,积极为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建设进言献策、努力工作,充分体现了对祖国、对民族的赤胆忠心。 卓然先生用他的光辉一生,书写了矢志不渝的兴邦强国志向,坚韧不拔的艰苦奋斗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