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今年二十五岁了,既没谈恋爱,也没有建立家庭的打算相反,她对所有的陌生男性都怀有一种隐秘的惧怕,这源于她初中时那段痛苦的经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孩子不该过早接受性教育?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不该过早接受性教育(家长怎能欲说还羞)

孩子不该过早接受性教育

兰兰今年二十五岁了,既没谈恋爱,也没有建立家庭的打算。相反,她对所有的陌生男性都怀有一种隐秘的惧怕,这源于她初中时那段痛苦的经历。

兰兰自幼乖巧,很受大家的宠爱。

初中时,隔壁搬来一位新邻居。兰兰叫他江叔。江叔很喜欢兰兰,一见面就夸兰兰长得漂亮,懂事乖巧。江叔比兰兰父母还大了几岁,成熟稳重,又是高级知识分子。父母也乐得兰兰与江叔走得近,希望能得到些许教导。

有段时间兰兰父母的工作特别忙,无暇顾及兰兰。江叔就说他可以照顾兰兰,放学后的饮食和辅导作业都包了,等到他们忙完再将兰兰接回去住就可以了。夫妻俩千恩万谢地答应了,还要付些报酬,但江叔坚持分文不取,说是邻里之间互相照应是应该的,这让兰兰一家感激不已。

自此兰兰一放学就去江叔家,吃完饭后江叔就辅导兰兰的功课。江叔偶尔会摸摸头,夸一下兰兰。等兰兰习惯了一些肢体接触后,江叔就不太老实了,有意无意地碰碰兰兰敏感部位。兰兰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含义,但她隐约知道这是件羞耻的事情,是不该发生的。

但她看着忙碌的父母和慈爱的江叔,选择了沉默。

可能是看兰兰什么都没有说,江叔的态度越发怪异起来。在兰兰父母面前,他维持着那副儒雅温和的假面。没人的时候,兰兰会感到江叔一言不发的盯着她看,但等兰兰回头去看时,江叔却一副是笑眯眯的模样,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一天下午,江叔突然说要惩罚兰兰。说她最近学习不用心,写作业时总走神,严厉地要求兰兰脱光衣服。兰兰惧于江叔的威严,选择了顺从。

那天,江叔对十四岁的兰兰实施了性侵。事后,还一脸温和地看着兰兰,告诉兰兰这是她不乖才导致的,让她不要告诉自己的父母。

那之后,兰兰就抗拒再次去江叔家。兰兰的父母觉得很奇怪,但江叔称其青春期到了,这是异性疏远期,排斥男性是正常的行为。又说没必要太过关注,自然而然就会过去了。

不久之后,江叔因工作调动搬走了,兰兰也渐渐恢复了正常。这件事仿佛就这么过去了,但它所带来的阴影远没有结束。

无独有偶,留守儿童阿江也是性侵的受害者之一。阿江是个俊俏的小男孩,因为家人去大城市打工的原因,他自幼被寄养在亲戚家。同样是初中的时候,阿江的五叔将放学后的男孩拦在了野地里,实施了侵犯行为。

这之后两人都若无其事,男孩担心没有直系长辈在身边的他说出去后会被人报复。再加上男孩子被性侵的事情,犯案者又是长辈,说出去未必会有人相信。因此,他选择了沉默。

如今已经二十六岁的青年依旧没有办法进入一段正常的感情关系,提到性,就会想起多年前在野地发生的事情。

事实上,未成年人被侵犯、猥亵的事件屡见不鲜。而被发现的寥寥无几,报案的就更少了。最近,未成年人被性侵的事情成了热点后,才有少数的人愿意将自己的经历告知不相关的陌生人。而还有一部分甚至到成年以后都没发现自己曾被猥亵。

毕竟性侵好判断,但是猥亵呢?

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我们对性教育的缺失,家庭与社会避讳有关性的问题,学校的生理课也不会详细到性行为的问题上。

性教育可以让未成年人及弱势群体学会自我防御、自我保护,但并非仅仅如此。性教育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完整教育的一部分,对于人们的生长发育、性格品质、情绪、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会产生潜在影响。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还会为学生构建阳光友谊。

性教育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性、社会的性,建立爱和亲密关系,尊重他人和建立自尊,同时也包括如何避免伤害的发生及保护自己。性教育能传播性生理知识、适当的社会性道德观念及法律规范,培养一个人对两性关系、友谊、爱情、两性道德、社会道德与心理观点的正 确理解,促进其健康发展和生存。因此,性教育十分重要。

正确的性观念教育应从学龄前开始。可从两方面切入,一是卫生习惯,引导他们独立如厕,不在公众场合大小便,保持性器官的卫生;二是身体的隐私部位,告诉孩子背心、裤衩遮盖的部位是隐私部位,不可以随便让人看和碰。其次,还要告诉孩子要勇敢拒绝。另外,还要告诉孩子不能让别人触碰隐私部位不是因为肮脏或忌讳,而是因为其隐私性;洗澡和上厕所时要关好门等。也可使用性教育绘本,分阶段教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可以主动教给他们隐私部位的科学称呼,让孩子懂得什么是正常关爱下的接触,以区别侵犯性的触摸。一旦有人触犯自己的界限时,要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且学会拒绝,还要教会他们外出的时候要和伙伴们结伴而行。同时要注意青春期发育可能会带来的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主动与孩子沟通,给予孩子相应的支持;不要刻板地规定孩子一切要听大人的话,要教他们适当地拒绝别人的要求。

校园内的危机处理,也是性教育的一环。例如,学生常常会取笑异性的长相,用不雅的言语骚扰异性,嘲笑对方肥胖等问题,其实这种现象也是一种性骚扰。

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性教育不能“太保守”,除了要注意身体发育所带来的变化,还要合理引导“性与爱”的探讨,破除性神秘,普及性知识,了解性病传染的危害,明白婚前性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不作伤害他人的性行为;强调爱情的严肃性,增强孩子对性的责任感;不要回避“男女交往方式”“性病”“友谊与爱情”“性道德与法律”等话题;对自我保护话题,应深入到“如何维持身心健康”“想要过怎样的人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等方面,建立负责任的性态度。

性侵害的受害者群体的范围极广。

1、性别上不分男女。甚至由于目前相关法律尚不完善,女孩被强奸,罪犯会被以强奸罪论处,最高可以判处死刑。男孩被性侵,罪犯只能以猥亵罪论处,罪犯被判处3—5年有期徒刑,导致现实中男孩遭遇性侵的比例并不低。但受害者主要以女童居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统计的数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统计的数据,均显示被害人中女童的比例超九成。

2、年龄跨度大。2015 年1月,福建南平一个6月大女婴遭性侵。经天津市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鉴定的案例,一位59岁精神障碍患者亦遭受了性侵。同时,前述统计的数据表明,十二周岁至十四周岁儿童是易受害群体,但从历年的变化来看,性侵儿童案件中的被害人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3、性侵者所扮演的角色众多。性侵孩子的大多是孩子熟悉、信任、尊重、亲近和依赖的人,比如家庭成员及亲戚、邻居、同村村民、师长、校外培训机构人员、父母的熟人朋友等,据统计,超过 70% 的性侵儿童案为熟人所为。

4、性侵手段的多样性。哄骗诱惑是最主要的犯罪手段。儿童缺乏辨别力,缺乏必要的警惕和自我保护意识,对犯罪人缺乏防范心理。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报告显示,70%左右的犯罪分子会使用哄骗诱惑的方式。最通常的表现是加害人利用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以给零钱、零食、玩具为诱饵,以贿赂、诱骗、关爱等作为手段,将未成年被害人带至无人的地点进行侵害。犯罪行为结束之后,成年加害人往往威胁未成年人不可将当天的事情告知他人。比如,广州的一起案件中,一名男子使用零花钱、购物币、Q 币等诱骗猥亵男孩,因此犯罪行为甚至很长时间都未被人察觉,孩子也受到多次侵害。此外,还有些犯罪分子会使用变态手段,或者恐吓、强制、暴力、灌醉等方式来达到目的。

5、实施性侵的方法的多样性。随着互联网渠道的扩展,未成年人触网年龄逐步提早,儿童暴露在网络风险中的概率加大,犯罪人利用网络对儿童实施性侵的现象逐渐凸显。此类案件隐蔽性大,隐案率高。发生在网络平台的性侵,即便家长就住在孩子隔壁,可能也没有办法及时发现。根据部分地区法院统计,性侵儿童案件中近30%是被告人通过网络聊天工具结识儿童后实施。不法分子多通过 QQ、微信、网游等社交平台威胁、引诱儿童发送裸照、裸聊甚至发展为线下性侵。

除了未成年人以外,精神和智力障碍的患者也是性侵害的高危受害群体。

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成熟,精神和智力障碍者也会自然地产生性冲动和性需求。但是很多精神和智力障碍学生的教师或家长,却常常把他们当作长不大的孩子,忽略他们性生理的成熟,忽视其对性的好奇等事实。由于长期受到保护,精神和智力障碍学生缺乏人际互动经验,两性交往技能发展迟缓。同时缺乏适宜的性知识,更容易使其成为被性骚扰与性侵害的对象,成为非意愿怀孕及性传播疾病的受害者。

如何好保护孩子,以下几点希望家长做到。

1、 尽量不要把孩子交给他人照看,对照看孩子的人必须足够了解和信任。

2. 父母家长无论多忙,都要细心留意孩子的异常反应:如变得胆小、爱哭、容易惊醒 ;忽然不喜欢上学 ;忽然害怕和父母亲热等。孩子身体出现异常反应时,妈妈应在给孩子洗澡时不漏声色地检查孩子的下身、内衣裤。

3. 防性侵教育应从2岁做起。2岁左右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黄金年龄,他们能明白并且记住东西的能力超乎家长的想象。

目前,教育部已经筹备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并争取2020年全面实现“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国家目标。但孩子最初的老师是父母,我们依旧不能疏忽家庭对孩子的性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