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硅是各种铸铁中都存在的元素。这两种元素,也是最能有效地促进焊缝石墨化的元素。一般来说,增加铸铁焊缝中碳、硅的含量总是对焊接有利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焊缝中碳、硅含量的增加,焊缝中出现渗碳体的可能性逐步降低。但单独在焊缝中加入硅时,如果其含量过高时,可能会导致焊缝硬度提高,塑性降低。比较理想的方法是在焊缝中同时增加两者的含量。此时,两者的作用有一定的互补性。如果提高焊缝中硅的含量(ωSi达到4.5% ~7.0%),可使碳的质量分数降到3%左右。而如果提高焊缝中碳的含量,则可使硅的含量降低。

两者相比,增加含碳量往往更为有效。同时,由于碳在液态金属中的扩散能力远大于硅,在焊接过程中更易于向半熔化区扩散,对防止该区出现白口组织也有一定的效果。另外,增加含碳量后,可以减少焊缝的收缩量,对于防止焊接裂纹也是比较有利的。对于灰铸铁的焊接,如果不采用降低焊缝冷却速度的工艺措施,则焊缝中碳、硅总的质量分数应保持在7.5%~ 10%。即使采用预热等工艺措施,焊缝中碳、硅的质量分数也应保证在6%~7%。

铸铁中硅含量低有何影响(碳和硅对铸铁的焊接性影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