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鸿海集团与富士康关系?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鸿海集团与富士康关系(大陆离不开富士康)

鸿海集团与富士康关系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富士康作为我国知名的代工厂,相信很多人一提起代工服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企业能走多快取决于商业模式和领导人领导能力,而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领导人的自我认知和准确的定位。

郭台铭大言不惭称大陆离不开富士康

20世纪80年代,郭台铭投资60万美元将富士康带到中国大陆市场。从那时起,他在未来采取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建立一个伟大的“OEM帝国”,毫无疑问,他如今已经从平民变成了价值90多亿美元的台湾首富。

然而,郭台铭却将大陆视为一块肥肉,他认为大陆人民离不开富士康,大言不惭地说出“到大陆建厂是在给大陆人民赏饭吃”这种话,还一边从中榨取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

这还不够,郭台铭甚至直言富士康可以随时撤出大陆,停止“给大陆人民赏饭吃”。事实上,他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出内心的傲慢,并已采取了从大陆撤军的初步步伐。

富士康想要产业转移却屡屡打脸

事实上,从2017年到现在富士康已经尝试过多次转移产业。根据媒体消息表示,郭台铭此前曾宣布将在美地区的威斯康辛州投资1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67.56亿元)建设富士康高科技工厂,将为当地提供了13000个就业机会。

威斯康辛州对此自然是表示欢迎的,并给出了30亿美元作为补贴。而美地区当时的领导人对此也表现得十分满意,大加夸赞,表示这是美地区制造业复兴的里程碑。

然而,该计划无法跟上变化的步伐,这个“大投资”结果还是惨淡收场。“复兴美地区制造业”的伟大计划算是白费了。郭台铭这个“英雄”留下了几处建筑“空壳”和7.2亿多基础设施欠款跑路了。

这场闹剧结束不到一年,郭台铭计划在2020年将代工转移到印度,投资10亿美元,作为富士康进军南亚大陆的跳板。阿三地区的劳动力是什么样的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印度工人的懒惰和拖沓让郭台铭筋疲力尽,再加上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巨大变数完全消耗了郭台铭最后的能量。

郭台铭新赛道落空,将产能重心放回大陆地区

经过多次挫折,郭台铭终于意识到不是大陆地区离不开富士康,而是富士康离不开大陆。迫切需要“回血”的富士康也把重点放在了大陆。据富士康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回国后不久销售额就创下了超过1700亿美元的新高,这显然是富士康五年来最正确的举措。

但到如今,现年70多岁的郭台铭并不像以前那样醉心于商业宏图的扩展了,而是醉心于另一件事。

据台湾媒体报道,郭台铭在2020年70岁生日宴会上定下了自己人生的下一个目标:健康生活到120岁。郭台铭在同年8月访问了美国硅谷数十家专注于基因工程和大数据的公司,以实现延长人类寿命的目标。

事实上,在郭台铭最初接触生命密码时,生命技术在硅谷的富豪圈已经引发了一波热潮。追求这项技术有许多名人,如传奇投资者巴菲特、知名歌手麦当娜和其他名门富豪。

这项技术看起来似乎不是那么靠谱,但事实上它已经通过了时间的考验。从2013年,这种技术就吸引国际顶级团队的注意。

由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东京大学、剑桥大学领导的大学实验室甚至为此设立了专门的研究项目。经过实验证实,这一类的技术可以让暮年实验组呈现年轻化趋势,甚至可以将寿命延长20%-30%。

但在硅谷兜了一圈后郭台铭最终还是空手而归。相反,90多岁高龄的李嘉诚多年来一直在这一领域有着前瞻性的工作。早在2018年,他就在生命赛道上投资了2亿港元(约1.7亿人民币),体验过这项技术后,李嘉诚公开表示自己“似乎回到了20多岁”。

李嘉诚对科学研究趋势的“预见性”使他收获了很多。报告显示,高收入家庭对生命技术非常热衷,并多次掀起抢购浪潮,回购率高达80%。但很明显,“OEM大王”郭台铭错过了这个机会,他的业务建设的主要领域仍然是富士康。

写在最后

尽管回到了大陆地区,但富士康现在的道路已经不如之前好走了。市场总是瞬息万变,一个不注意就会被别人取而代之。立讯精密和比亚迪利用郭台铭与苹果的对峙,连续打破了销售记录,填补了继富士康之后中国市场的巨大缺口,迅速与苹果建立了合作关系。

郭台铭在扬言要离开大陆市场时的大放厥词,现在也是狠狠打了自己的脸,如今大陆市场是否会再接纳他,还得看他日后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