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唐太祖家人传》说,李克用有“四弟、八子、五孙,三世而绝”。其中“八子”即存勖、存美、存霸、存礼、存渥、存乂、存确、存纪。而据《李克用墓志》,李存勖仅亲弟就有23人之多,再加上李存勖本人以及落落、廷鸾,则李克用的儿子至少有 26 人。

李存勖生于唐光启元年(885年),其母曹氏为太原人,“以良家子嫔于武皇”,当是李克用进占河东以后所娶。旧史说李存勖是李克用长子,其实落落和廷鸾应该都比他大,只是他们都早死,李存勖也就占了长子的名分。

沙陀和子成(沙陀王朝那点事)(1)

后唐庄宗李存勖。

李存勖自幼善于骑射,胆略过人,心性豁达,深得其父宠爱。而且他爱读《春秋》,略通大义,并以此为荣,经常对着勋臣夸自己手抄《春秋》。李存勖还通晓音律,喜欢歌舞演戏。乾宁二年 (895年),李克用讨王行瑜等3帅,李存勖从行,并入朝献捷,受到唐昭宗的夸奖与赏赐。昭宗抚摸着其背说:“儿有奇表,将来为国之栋梁,勿忘忠孝于我家。”并说:“此子可亚其父。”此即李存勖“亚子”一名的由来。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李克用去世后,围绕着晋王王位的问题,李存勖与其叔父李克宁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斗争。

李克宁是李克用最小的兄弟,当年李克用从云中起兵时,李克宁任奉诚军使,驻在黄花城(即黄花堆)。吐谷浑赫连铎进攻黄花城,李克宁与李克用及诸弟登城,血战三日,杀敌万计。幽州节度使李匡威进攻蔚州,李克宁兄弟昼夜环城拒敌,废寝食者十余日。之后,李克用南下镇压黄巢,抢夺地盘,李克宁“凡征行无不卫从”。而且李克宁的性格也很好,“于昆弟之间,最推仁孝,小心恭谨,武皇尤友爱之”。李克用出任河东节度使之后,李克宁历任辽州和忻州刺史、云州防御使、马步军都将等职。天祐初,授内外都制置、管内蕃汉都知兵马使,充振武军节度使,“凡军政皆决于克宁”。可见他的功勋卓著,是河东后期的实权派人物。

李克用在临终前,曾遗言以李存勖为继承人,李克宁也表示要全力辅佐他的侄子,并带头拜贺李存勖继任晋王位。但不久,叔侄之间便展开了一场血腥的争夺与屠杀。旧史将李克宁态度的转变,归结于李克用义子李存颢及克宁妻孟氏等人的挑唆怂恿,但其本人最终未能抵挡住权力的诱惑,恐怕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正如李存颢所说:“兄亡弟及,古今旧事,季父拜侄,理所未安,富贵功名,当宜自立,天与不取,后悔无及。”当然,最终的结果是李存勖获胜,李克宁及其支持者都被李存勖诛戮。

李存勖继任晋王王位后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就是击败了后梁军队对潞州的围攻。

如上所述,潞州从中和四年(884年)以来,一直是晋、汴争夺的热点,20年间数易其手。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杀害唐昭宗,潞州守将丁会“不忍相从”而弃汴投晋后,朱全忠自然不甘心,试图重新夺回这一战略要地,于是在907年代唐称帝后,遣大将康怀贞向潞州发起进攻。

当时河东镇守潞州的是李克用养子李嗣昭和李嗣弼。康怀贞昼夜进攻,半月不克。潞州告急,李克用以蕃汉都指挥使周德威为行营都指挥使,率领李嗣本、李存璋、史建瑭、李嗣源等一众大将前往救援。梁军在潞州城下筑起一道小长城,状如蚰蜒,内防攻击,外拒援兵,谓之“夹城”(又称“夹寨”),战争陷入了旷日持久的胶着状态。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李克用病故。朱全忠起先是怀疑李克用诈死,亲自到泽州准备迎梁军归镇;继而当证实李克用确死无疑后,又以李存勖年少嗣位,未经战事,以为潞州必可取,遂留兵继续围攻潞州,自己回到开封。

李存勖在平定内难之后,即准备向梁军发起反攻,他与诸将谋划说:“上党(按即潞州),河东之藩蔽,无上党,是无河东也。且朱温所惮者独先王(按即李克用)耳,闻吾新立,以为童子未闲军旅,必有骄怠之心。若简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取威定霸,在此一举,不可失也!” 于是在天祐五年(908年)四月甲子日,亲率大军自太原南下,抵达潞州北部的黄碾(今山西长治市潞城区西北)扎营。

五月初一日,大雾弥漫,李存勖率亲军埋伏在潞州北30里的三垂岗下,黎明进军,直捣梁军所筑夹城。他命令李嗣源率帐下亲军攻东北隅;李存璋、王霸率丁夫烧寨,断夹城为二道;周德威、李存审各分道进攻。晋军三道齐进,梁军大恐,南向而奔,投戈弃甲,塞满行路。晋军杀梁兵1万余人,俘虏梁招讨使符道昭及大将300人。梁另一招讨使康怀英率百余骑出天井关而遁。朱全忠闻己军大败,恐惧且感叹道:“生子当如是(按指李存勖),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猪狗)尔。”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夹寨之战”。

沙陀和子成(沙陀王朝那点事)(2)

家寨之战梁、晋军队进军示意图。

夹寨之战是晋、梁双方实力对比的一个转折点。李存勖归晋阳后,休兵行赏,命州县举贤才,黜贪残,宽租赋,抚孤穷,伸冤滥,禁奸盗,境内大治。他严明军纪,训练将士,使晋军的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史称李存勖之所以能够兼山东,取河南,灭后梁,是由于士卒精锐故也。之后,李存勖与朱全忠父子鏖兵十多年,经过开平四年至乾化元年(910~911年)的赵州柏乡之战;贞明二年(916年)的魏州故元城之战;贞明四年的濮州胡柳陂之战和同光元年(923年)的郓州中都之战等一系列战役,李存勖越战越强,终于在923年灭掉了后梁,实现了乃父“一矢灭朱温”的遗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