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欢乐颂3》开播。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1)

江疏影的表现,尤其让人失望。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2)

她饰演的叶蓁蓁,是一位生化研究员。

她演的识别度极低。

表情混乱又模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王漫妮上门推销84消毒液。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3)

微博上出现了一个热搜:

王漫妮留学回来成了叶蓁蓁。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4)

江疏影,是雅亿觉得很值得研究的女明星。她很美,但是一直不怎么红。

僵硬的表演,实在可惜了这张脸。

工作了这么多年,演了这么多戏,演技一直原地踏步——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5)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6)

像不像我们,明明条件不错,潜力足够,但就是事业不起色,怎么努力都像是被困在原地?

江疏影的事业跟原生家庭有关系。研究她的原生家庭,可以为我们做借鉴。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7)

1

过早背负不属于自己的目标

乖孩子会不堪重负

江疏影是上海人,以专业第一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接戏也多是主角。

良好的家庭经济与天生的美丽给了她不疾不徐的底气。

在最好的年纪里,她选择去英国留学读书,拿回来一张传媒硕士的毕业证。

她拥有良好的起点和不错的资源,但不知为何,她自己也承认,自己好像就是个“糊咖”,怎么捧也不红。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8)

这一切,看看她的原生家庭。

在她之前和蔡康永搭档的《恕我直言》节目中,她曾坦言自己演戏没有天分,也说不上多喜欢。

她说自己专业第一的成绩,是父亲用皮带抽出来的。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9)

父亲对她要求很严格

考试成绩不到90分

就皮带抽十下,

母亲只能默默看着。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10)

很多人批评江疏影演技差。

这个弱项,她也承认。

有一次,在老同学王传君面前,江疏影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困惑与迷茫,她说自己在演戏的时候,经常杂念太多,很难入戏,而在演《三十而已》的时候,只能强迫自己不要多想,才能找到对的感觉。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11)

江疏影坦言,她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困扰着自己的是业发展。

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天赋型的演员,当初对表演也没有多喜爱,只是觉得要赶上大家步伐,到如今依然对工作很困惑。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12)

从上述信息我们不难看出,这一路,江疏影背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雅亿欣赏她的诚实——好多人像她一样迷茫,却装作很笃定,很强大。江疏影可以坦诚说,我不幸福。我有点自卑,我对自己的职业都没有自信。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江疏影。

她们或许在父亲的鞭子下,考出第一名。但是进入中年后,他们之所以在职场上不出彩,很可能是因为过早就背负了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目标或理想。

人不是机器。孩子内心对某件事情并不热爱或并不认可的时候,也许有一万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努力去做。硬头皮努力,结果未必好,甚至事与愿违——这个过程不仅让家长饱受折磨,还让孩子不断地自我消耗,最终掉入怀疑与否定的陷阱中无法自拔。

2

最好的教育

是父母自己热爱

在潜移默化中传递这种热爱

雅亿帮助过很多厌学的孩子。

我劝说父母不要过度焦虑——父母引导他走过走过厌学的过程,可能会成为他终身的精神财富。

很多孩子貌似乖,但内心对学习无热情,他们一路按部就班,却在中年的时候,发现自己并无热爱与激情,工作只是混口饭吃,活着好没劲。

乖孩子在成人后的叛逆(比如出轨、裸辞、上瘾)与厌世,成本更高。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13)

雅亿认为,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愿意陪伴的父亲,一个三观正确的母亲,一个重视教育的氛围,就是子女最大的福。但是,父母陪伴的方式要对——我们要让孩子优秀,像江疏影父亲这样靠棍棒皮带是不行的。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

发现孩子不听话、爱冲动、做事磨蹭、不爱学习......你自己扪心自问一些,你这个年龄,真比这个熊孩子好很多吗?

让子女按我们的规划去发展,真比亲密的亲子关系更重要吗?我们愤怒,到底是为孩子的成长?还是违背了我们的期待呢?

说到底——你对孩子的愤怒,是因为你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啊。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父母现在的热情,决定了孩子的将来。

父母有热爱,有激情,才能将孩子引向正途。

3

过度掌控子女

会产生

家庭的悲剧

父母过度掌控,把孩子当做人生全部的时候,悲剧一定会发生。

雅亿非常喜欢的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中《茉莉的最后一天》里妈妈和女儿茉莉间的相处模式,让人觉得无比扎心。

茉莉懂事乖巧,成绩优异,妈妈是留美硕士,有了孩子后,选择成为家庭主妇。表面上完美的一家人,可平静的表象下,却暗藏汹涌。

一天晚上,茉莉平静地走向阳台,跳下去了。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14)

为什么?

妈妈是一个控制欲特别强的母亲。为了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之后,她要求孩子必须按着她的计划去获得成功。

生活里,她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装了摄像头,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注视下。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15)

妈妈一边在卧室叠衣服,

一边观察客厅的女儿。

学习上,她要求孩子出人头地,不然就是“废物”、“没出息”,禁止女儿参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认为兴趣爱好是“不正经的东西”。

茉莉自杀后,妈妈还是没有停止对女儿的控制。

她去翻女儿放在学校的东西,找茉莉生前的心理医生,还授权了一位研究员抽取茉莉的脑细胞重组女儿生前的记忆。

直到妈妈看见女儿眼里的自己: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16)

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女儿,如果我没有生你的话,我现在早就是教授了。”

这个母亲越付出,越要求,她的孩子就越是讨厌学习。在妈妈的情感勒索与高压政策下,学习的过程都是压抑的。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17)

难道茉莉的妈妈不爱女儿吗?

当然不是。

她自认为尽职尽责。

她是一个为家庭放弃事业的好女人,把所有的爱和期待都放在女儿身上,这份爱也太让人窒息了。

没有一个孩子,能承受得起“我都是为了你而多惨多惨,所以你要完全听我的话”这句话。

在剧中,大女儿茉莉自杀后,她一点不反思。

甚至,她试图把小女儿可莉变成另一个茉莉。

一次,她生气得指责小女儿,又一次提到:“要是没生你,我现在也是一个教授。”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18)

可莉哭着反问她:

“你以为我们想被你生出来喔!”

欢乐颂3江疏影说的所谓善良(欢乐颂3江疏影的原生家庭)(19)

你看,被迫背负着父母理想的孩子,像被剪断翅膀的小鸟,一生都飞不出爱的牢笼。

这种控制式的陪伴,是最糟糕的陪伴。

雅亿觉得这些过度操控的家长,会毁灭了一个家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孩子,长大了可能成为“江疏影”……但是,生命力脆弱的孩子,可能压根就长不大。

先关系,再利益。

这句话,对于中国父母尤其重要——作父母,我们最应该找回自己的核心身份、梦想与激情、然后兢兢业业地强大自己,成为一颗枝繁叶茂的树,默默引领孩子。而不是跟孩子的缺点死命地搏斗,一定要孩子成为自己理想的模样。

就像纪伯伦的那首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