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州交投南沙港快速路获悉,视频AI智能识别检测及报警系统经过9个月试运行,及时对近500宗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进入高速事件进行预警,超九成异常通行事件得以成功劝阻,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视频AI智能识别检测及报警系统是监测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进入高速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高速公路城市覆盖率的逐年升高,近年来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经由收费广场上高速的情况屡见不鲜,加之高速公路上驾驶员反应时间短、无心理预期,安全隐患极大。

系统即针对该问题推出。广州交投南沙港快速路率先在仑头收费站安装视频AI智能识别检测及报警系统,以设备监测代替人工观察,对“行非摩”(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等进行自动检测并实时作出语音预警劝阻。

隧道禁摩(劝阻率超九成)(1)

当发生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进入高速事件时,广场语音系统立即发出警报,收费站值勤人员第一时间展开拦截,能够有效劝阻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进入高速。

其技术原理是基于机器视觉领域的相关理论成果,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比视频图像中对象的特征,实现图像的多层感知,克服了传统的视频事件检测系统背景差分二值化技术检测的局限,并根据收费站的视频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对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的识别与跟踪,从而实现对上述目标的自动检测。

在发现异常事件时,系统及时通过语音报警,提醒值勤人员干预;同时系统通过收费广场的网络音箱设备,能在现场向违规上高速的目标发出语音提示,避免引发交通事故,确保道路的安全。

科技解放人力,广州交投南沙港快速路表示将继续探索各类“黑科技”落地应用,从管控效率、实际需求出发,让“黑科技”不是“炫技”,切实提升高速公路畅通出行的安全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 郑慧梓

【通讯员】 林晓明

【作者】 郑慧梓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