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狗年。有趣的是,在博大的植物王国中有不少妙趣横生的“狗”成员。其中有外形像小狗的狗尾草、金毛狗、狗牙花;还有名中带“狗”的,比如狗蔷薇、狗贴耳、咬人狗等。
狗枣猕猴桃
狗枣猕猴桃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花雌雄异株,单叶互生。该种叶片两侧对称,基部收窄,并成浅心形,侧脉中的最下两对基端相靠很近。
狗枣猕猴桃的果实又称“狗枣子”,是优质浆果,味道鲜美、香甜,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果实可入药,有滋养强壮的作用,可用于坏血病的治疗。
狗枣猕猴桃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四川以及云南等省,其中以东北三省最盛,四川其次。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狗枣猕猴桃多生于山地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的开旷地。
狗尾草
狗尾草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由于它的花穗极像狗的尾巴,长长的,不太粗,外边有许多较硬的毛。狗尾草是一种在山地、平原都十分常见的杂草,成片生长,生命力极强。狗尾草属禾本科狗尾草属,该属有100多种,我国有17种,其中,狗尾草最为常见。在许多人眼里,狗尾草不过是一种无用的杂草,嫩时可以喂牲口,干了只能当柴烧,似乎没有什么大用处;殊不知,狗尾草的花穗成熟后,所长成的花籽是可以食用的。
粟是狗尾草的“近亲”,即谷子,其经加工后的果实就是粮食中的小米。狗尾草的籽粒和粟一样含有淀粉,可以食用;只不过,个头要相对小一些,口味也远不如小米可口,且产量极低,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北京西部山区,农民在培植谷子幼苗时,都会留意除去混杂其中的狗尾草幼苗。京西斋堂清水一带的农民把这种狗尾草幼苗称为“谷莠子”。这种混生在谷子地里的谷莠子在形态上与野地里常见的狗尾草略有不同,属于后者的变态型,它可以长到谷子那般高,以“蒙混过关”,为下一年的繁殖做准备。
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山西西南部中条山一带的饥民曾采集狗尾草籽,将其磨成面,做成馍吃。事实上,狗尾草不仅能充当食物救荒,而且有一定药用价值。据《全国中草药汇编》,狗尾草全草、花穗、根和种子均可入药,有祛风明目、清热利尿的功能,可治风热感冒、目赤疼痛、黄疽肝炎等症,外用还可治颈淋巴结核等。
狗牙根
狗牙根为禾本科狗牙根属低矮草本植物。它的形状很有趣:地下有根状茎;地上的茎则匍匐在地,蔓延生长,其长度可达一米以上。开花时,才伸出直立细瘦的杆子,约有二三十厘米长。杆顶生出几个如手指状排列的花穗,上开小花;花药淡紫色,柱头紫红色。其果实呈长圆柱形。狗牙根通常会在每年的5~10月开花结果。
狗牙根名称中的“根”是指它的地下根状茎。其根状茎上有许多鳞片,鳞片的样子如锐利而坚硬的狗牙,故而得名。狗牙根属植物约有10种,我国只有其中的两种。其根茎蔓延力很强,广铺地面,为良好的固堤护土植物,常用于铺建草坪。
不仅如此,狗牙根的根茎乃至全草均可入药,有清热利尿、散瘀止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治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等症,还可治泌尿系统感染、风湿骨痛、便血及跌打损伤等。
狗舌草
狗舌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及西南各省,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狗舌草常生于海拔250~2000米的草地山坡或山顶阳面。
狗舌草高不过20~60厘米,茎直立,基生叶数片。叶片倒卵状长椭圆形,很像狗的舌头,因此而得名。狗舌草开花时,在茎顶生出几个头状花序,花序周边为狭长舌状花,黄色。果为瘦果,呈圆柱形。
野生狗舌草在北京地区可见,有6个种,形态各异。其中,有的种可入药,如红轮狗舌草(也称红轮千里光),其全草和花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主治疔疮肿毒,其花有活血调经之效。
狗奶子
狗奶子是扁核木的别称。扁核木为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木为灌木,有刺,单叶互生或丛生。花组成总状花序。果实为棱果,呈长倒卵形,极像母狗的乳头。因此,民间俗称扁核木为“狗奶子”。
扁核木的根、叶和果实均可入药。其根、叶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效,可用于治疗淋巴腺炎、腮腺炎、乳腺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贫血等症。其果实可食,有消食健胃的作用,入药后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等。
扁核木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我国西南地区,生长于海拔1400~3100米的地区,见于山坡、山谷、荒地及路旁。北京地区也有栽培。
金毛狗
金毛狗是蚌壳蕨科金毛狗属植物金毛狗脊的别称。金毛狗脊为什么叫“金毛狗”呢?金毛狗脊是一种大型树蕨类植物,高2.5~3米。根状茎粗壮,平卧,木质。叶柄粗壮,其基部和根状茎上密生金黄色茸毛,毛长且泛光泽,极像黄狗的毛,所以被人们称为“金毛狗”。金毛狗的叶片很大,长达两米,为三回羽状分裂。金毛狗靠孢子繁殖,它的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是坚硬的两瓣,成熟时张开,形如蚌壳。
金毛狗的根状茎和黄色茸毛可以入药,有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祛风湿的作用。其根状茎可用于治疗腰肌劳损、腰腿酸痛、风湿关节痛等症。其金色茸毛对治疗外伤性出血有明显疗效。
金毛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北方不见,亚洲热带其他地区少有分布。它们多生于林下酸性土壤,是热带、亚热带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本文来自《科学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