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工具有很多,但很多都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进展,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身条件融合管理工具且持之以恒,才能打造优质的现场,控本降耗才能落地!

6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六个项目,因均以“S”开头,简称6S。

生产管理6s培训(生产现场的6S管理培训及实际应用)(1)

先理解定义后开始行动

提起 6S ,首先要从 5S 谈起。 5S 起源于日本,指的是在生产现场中将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它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是日式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 1955年, 日本 5S 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整顿,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 2S ,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控制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逐步提出后续 3S, 即“清扫、清洁、素养 ”,从而其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1986年,首本 5S 著作问世,从而对整个日本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作用, 并由此掀起 5S 热潮。 日企将 5S 活动作为工厂管理的基础,推行各种品质管理手法,二战后产品品质得以迅猛提升,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而在丰田公司倡导推行下,5S 对于提升企业形象,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推进,创造令人心怡的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管理界所认识。我国企业在 5S 现场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如火如荼的安全生产活动,在原来 5S 基础上增加了安全 (safety) 要素, 形成“6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项目,因前5个内容的日文罗马标注发音和后一项内容(安全)的英文单词都以“S”开头,所以简称6S。

生产管理6s培训(生产现场的6S管理培训及实际应用)(2)

管理需要看板,一目了然

整理(SEIRI)——将工作现场的所有物品区分为有用品和无用品,除了有用的留下来,其它的都清理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保持清爽的工作环境。

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SEIKETSU)——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整洁美观的状态。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述3S推行成果。

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目的: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培养遵守规则的员工,发扬团队精神。

安全(SAFETY)——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 目的:建立及维护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1]

“6S”之间彼此关联,整理、整顿、清扫是具体内容;清洁是指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素养是指培养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开展6S容易,但长时间的维持必须靠素养的提升;安全是基础,要尊重生命,杜绝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