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为什么收复燕云16州(宋徽宗成功收复幽州城)(1)

作者:我方特邀学者刘阔

宋辽之战之战后博弈

上期说到,北宋军队倾全国之力也没能够打败辽军,只能金军出马征讨聊国。(北宋倾尽全国之力发动的一场战争,却赔了夫人又折兵)

最后宋朝还是成功收复了幽州城。只不过是在三个月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亲征幽州。辽军看到金军,正如同宋军看到了辽军。几次交锋,辽军大败亏输,辽兵已经耗尽了元气,幽州城不战而降。幽州城落到了金人手中,宋朝也只能通过谈判来收回幽州城了。

宋朝恨得牙疼但也没有办法,赵良嗣再次在宋金之间来回奔走,这个任务真的太难,宋军大了丢人现眼的大败仗,现在让金国履行承诺真的比登天还难。

首先,十六州不要想了,只给六州二十四县。其次,燕云的赋税要归金人所有。

这还没完,岁币呢?宋朝每年给辽国三十万两岁币,金人这一分也甭想少反而长到了每年四十万两。同时,宋朝还要交出一批藏在宋朝境内的辽国旧臣,甚至金人还想要郭药师的怨军(怨军很快得到了补充大概八千人左右),最后宋朝被迫用幽州三万户百姓交换这只并不可靠的部队。

如果没有方腊起义,宋军也许可以称北辽内部不和的机会取得胜利。但深究方腊起义爆发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北宋政府的腐败。徽宗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兴建豪华的庄园在全国各地搜寻奇花异石,就实际上就给各级官员搜刮民脂民膏的好机会。

处于衰落期的官僚体系一大特点就是极度的腐败,而这种腐败不可避免的转换为百姓的负担。宋朝的土地兼并是我国古代最严重的时期之一,北宋中期的王安石改革实际上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反而因为政策的执行不当加剧了土地问题(钱穆先生认为宋朝的制度实际上是中央剥削地方的一种制度,王安石的改革本质上和之前相同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剥削的方式),最终在这一刻爆发。耽误了战机,消耗了宋朝内部的力量,也最终成为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

轻敌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徽宗战前无聊、天真的怀柔政策,进一步贻误战机而且打乱了之前宋军突然袭击的计划。这是宋朝高层轻敌的表现。具体到军队则更明显。杨可世率兵孤军深入结果被反抄,刘延庆更是轻敌自大。

当然失败和辽军在无路可退是爆发出来的勇气和战斗力也有很大关系,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宋军将领的无厘头指挥。第一次战役里,前期宋军表现尚可,双方战成平局。但童贯一纸撤退把什么都毁了。历史往往就是这么的无情,悲剧总是一次又一次的上演。

但这对于第二次战役来说已经不错了,对于刘延庆的指挥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对于刘光世的无故消失我们又能说什么呢?刘延庆身为总指挥,轻敌大意在前,畏敌不战在后。刘光世坐拥上万士兵在最重要的时候玩失踪,战机转瞬而逝,功败垂成!真是“虎父无犬子”。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宋朝到底要不要联金抗辽?从后来的发展来看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不需要!但诚如赵良嗣所说:“万一女真得志,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事不緦矣。”金国已成摧枯拉朽之势,辽国领土大面积沦丧,孤立的幽州也是守不住的。

也许有人会说那为什么不扶植辽国,这当然是个很理想的政策,用北辽作为缓冲,这一招后来金国也用过,但对于当时浮躁的北宋君臣来说这个反感早就被自动忽略了。统治阶层整体浮躁急功近利,可以说是这场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这时再让我们回到宋朝,这时宋朝已经开始渐渐的感到了害怕。金人收了钱,西京却迟迟不交给宋朝。此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已经去世,他的弟弟完颜吴乞买跳过了完颜阿骨打几个军功卓越的儿子成为了皇帝。

金国在这个时候仍然保持着大量游牧民族(其实应该是渔猎民族,但这样更形象)的习惯,他们只尊重强者。

宋徽宗为什么收复燕云16州(宋徽宗成功收复幽州城)(2)

为了证明自己够强,也为了调和金国内部逐渐显露出来的矛盾,完颜吴乞买只有向外扩张一条路。但哪里还值得扩张?完颜吴乞买看向南方,没错,只有宋朝了。

更多历史解密,请关注微信我们爱历史(hi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