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用“金屋藏娇”来形容已婚男子的外遇,这个意思与“金屋藏娇”原本的含义却已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汉武帝为什么背金屋藏娇誓言(汉武帝金屋藏娇)(1)

那么,“金屋藏娇”的典故从何而来?一开始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要从汉武帝刘彻说起。刘彻从小和表妹阿娇一起长大,他们嬉戏玩耍、提蜻蜓、逮蝴蝶,可以说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刘彻四岁那年,被封为胶东王。一日,他在皇家花园里游览,只见漫山的青草和荡漾的碧波,景色煞是好看。皇亲国戚们一个个都身穿华丽的衣服,众多美女簇拥,一路上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这时,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看见了他,于是把刘彻抱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膝上。长公主逗他说:彻儿,你想不想娶个媳妇啊?刘彻天真地回答道:当然想啊!于是,长公主指着周围跟随她的众多漂亮侍女问他:这些人里面,你喜欢哪一个啊?没想到小刘彻不屑地翻了翻白眼儿,说:我都看不上!

他这样的神情把大家都逗笑了,纷纷说他人小鬼大。长公主又指着自己的女儿问刘彻:那阿娇好不好呢?未料到刘彻顿时拍着巴掌,乐得眉开眼笑地说:阿娇好!阿娇好!如果能娶得阿娇做媳妇,我就盖一座金屋让她来住!

这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原是说两小无猜的情侣终成眷属、相亲相爱的,后人用它来指养小老婆、包情妇,可不是与原意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吗?

那阿娇后来真的嫁给刘彻了吗?

汉武帝为什么背金屋藏娇誓言(汉武帝金屋藏娇)(2)

是的,在刘彻和阿娇成长的日子里,长公主为了使女儿能攀龙附凤,费尽了心机。刘彻的母亲王夫人自然也想借助皇姐的力量,使儿子能被立为太子,自是更不惜余力了。

因此,在她们的努力下,刘彻被立为太子之时,阿娇也就成了太子妃。当刘彻即位后,阿娇成了皇后,她真的住上了“金屋”,而且是比金屋不知豪华多少倍的皇宫。

汉武帝为什么背金屋藏娇誓言(汉武帝金屋藏娇)(3)

这样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一对有情人,婚后的日子如何?他们幸福吗?

很遗憾,阿娇被立为后的十多年里,一直没有生育。可偏偏汉武帝刘彻是个可三日不食,却不可一日无妇人的人。更何况后宫美女三千,都是他一个人专属的。于是,其他被临幸的女人日渐增多,她们生育的机会也就多了。

其中,生了皇子的女人,就会“母凭子贵”,有机会登上皇后的宝座。阿娇感到自己皇后的地位已经动摇,遂开始到处求医问药。

可惜,花钱无数,仍是不孕。阿娇自己气愤不已,悲伤不已,竟多次寻死。这下闹得满城风雨,刘彻本来不反感她,她没子嗣就没子嗣呗,可让她这么闹,很没面子,让天下人耻笑皇室。于是,刘彻开始厌恶起阿娇来。

汉武帝为什么背金屋藏娇誓言(汉武帝金屋藏娇)(4)

阿娇见此情此景,心中很是着急。为了挽回刘彻的心,重新得到他的宠爱,她利令智昏地求助于巫蛊之术。他请了当时著名的巫婆来做法,把刘彻宠幸的几个后妃都塑成像,用刀扎、用针刺,还写符咒、念咒语,让这些们嫔妃失魂落魄,病重甚至不得好死。

偏偏刘彻很惧怕鬼神,平生最恨的就是巫蛊之术。阿娇被人检举了,刘彻大怒。将巫婆斩首示众,废去阿娇皇后之位,贬到长门宫终老一生,无比孤独凄凉。同时,也有许多大臣因此次巫蛊之祸受到牵连,被罢官或是诛杀者,达三千余人之众。

阿娇被废后,仍不甘心失去昔日的尊宠和荣华,她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为的就是挽回刘彻的心和情意。后来,她想到了大才子司马相如,这司马相如当年与卓文君私奔而引起轰动,一时传为佳话。阿娇知道刘彻很欣赏司马相如的文采,很是赏识他写的赋。于是,一日阿娇向司马相如奉上千金,请他为她作赋。

汉武帝为什么背金屋藏娇誓言(汉武帝金屋藏娇)(5)

司马相如不负众望,洋洋洒洒地写成了著名的《长门赋》,可谓是文采飞扬,情深意切。他把阿娇的孤苦、悲怆、哀婉刻画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了阿娇期盼刘彻回心转意的殷切之情。

然而此时的刘彻,已不是四岁时欲藏阿娇于金屋的刘彻了,儿时的句戏语哪能地久天长?更何况刘彻此时已经是名震天下的汉武帝,羽翼早已丰满,帝位已然巩固,他不再需要阿娇之母、长公主的地位和权力了。

况且和刘彻同岁的阿娇此时已经是年老色衰,没什么值得他留恋的了。更主要的是刘彻拥有一位很得宠的新欢一卫子夫,她年轻貌美,生机勃勃。两人情义绵绵,刘彻怎么可能会为《长门赋》所动呢?

于是,阿娇没了主意,只能以泪洗面,后来在长门宫里郁郁而终。后世的文人骚客们以此为题材,还写了很多诗,慨叹这“长门怨”。

“金屋藏娇”的典故以阿娇的失败而告终,那么,包括卫子夫在内的汉武帝一时宠幸的前妃们,命运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