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总是给人一种挥不去、擦不掉的悲伤,从古至今都是。相比北方,南方的秋天,更有种绵长婉转的小心翼翼之感。从桂花飘香,枫叶红透,到秋雨看似随意地滴落在青砖白墙间,一切都非常平静,平静得不仔细看、不仔细闻,不知秋何时已至。直到银杏枝头叶落尽,满目金黄皆秋色,从鼻息里都能感受到,空气中肃杀的氛围愈发浓厚,街巷里弄间,时不时传来妈妈们的吆喝声“秋衣秋裤不要忘记穿”时,后知后觉的我们才真正感受到,天已凉透,阴冷潮湿的冬天要来了。

待斜风冷雨过后春暖在眼前(浅读暮秋夜已凉)(1)

值此暮秋时节,写两行凉薄的诗句,留在凉薄的秋天,同祭弦月清冷。

西窗白,月容瘦,辗转秋已暮。

顾望半生,奈何,可与言者无一人。

待斜风冷雨过后春暖在眼前(浅读暮秋夜已凉)(2)

回首过往半生路,多少“以梦为马、眼里有光”的少年,在烟火巷陌中,不断染上沧桑,成为了油腻的中年,变成了讨厌的模样。人生最悲凉的,不是年少时认为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喜欢你。而是当你努力翻山越岭后,却发现无人等候,纵历人间烟火,山河远阔,可与言者无一人。“心安处即是吾乡”,终究只是一场镜花水月。

待斜风冷雨过后春暖在眼前(浅读暮秋夜已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