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前,同事邀请同去南京游玩,我笑着拒绝:“不了,下次吧,我要回老家。多拍点儿美照啊,就当我也一起去啦!”

朋友们“十分安生”,知道每逢清明中秋,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的。只是说“哪年规矩变了,提前知会一声儿。”我笑答“一定!”

转眼,今天就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和父母告别后,就早早坐上了返沪的高铁。

当《车站》的前奏响起时,睡眼惺忪的我,立刻清醒了。“我不知道我,还要面对多少相聚离别,就像这列车,也不能随意停歇,匆匆掠过的,何止是窗外的世界。”播放到这段时,彻底放弃了抵抗,将脸转向窗外,任由眼泪默默决堤。

十八岁时,外公离世,而今已十年有余。

外公离世,母亲落泪,那是我十八年来 ,第一次见她哭。眼睛红红的,说话鼻音很重,声音嘶哑,哄骗我:“去看你姥爷一眼,先去学校,等出殡那天,一定让你爸去接你。”我信以为真,去了学校。

我等啊等啊等啊,等不来父亲。到了出殡当天的七点半,就再也坐不住了。大步去找班主任请假,大概是班主任看我神情不对,就给父亲打电话,电话打了一通又一通后才接通。接通后,一向爱碎碎念的班主任竟惜字如金,只是一直在说“嗯”、“好”、“放心”,挂断电话,骑着电车,把我送上了去外公家的公交车,跟我说了句“早点儿回来,高三了。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发个短信。好好陪陪你妈。”就回去了。

就这样,我去送了外公最后一程。葬礼结束后,母亲就病了。那是我第一次希望,人死后有灵魂该多好。那样我就能安慰自己,安慰妈妈“姥爷没走,姥爷一直在陪着我们,看着我们,只是我们我看不见他而已。”可这只是我的美好愿望罢了。

我不知道怎么安慰母亲,就只是听班主任的话,陪着她。在母亲说起和姥爷之间的趣事时,安安静静地听着,偶尔好奇地问上一句“然后呢?”母亲就会接着把故事讲下去,讲到好玩之处,会笑起来,然后沉浸在回忆里,精神也慢慢好了很多。父亲会经常带着母亲到处走走看看,时间久了,乐观坚强的母亲又回来了。

后来看了《寻梦环游记》,才更深刻地懂得了什么是“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别,忘却才是。”

要细心收集与离去之人的点点滴滴,将它们妥善珍藏在心形口袋中,继续前行。

这样才能在每一个细水长流的日子里,每一个幸福的瞬间,每一个难捱的时刻,依然有他们的陪伴和支持。

如此便足矣。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典故(逝者已矣生者如斯)(1)

外公家的歪脖子枣树,如今已不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