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属代地,战国时属赵国,秦汉时为雁门郡属地,三国时属魏国平城县。辽代置县,因辽太祖与后唐武皇在此相会,取“怀想仁人之意”而得名。境内洪涛列屏,桑干萦带,物产丰饶,经济繁荣,民风淳朴,人文荟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底蕴。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1)

怀仁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始建于1986年3月,占地246亩。2009年,投资4500万元实施了升级改造工程。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2)

金沙滩

在过往的岁月中,“忠义杨家将”的故事,不知承载了多少人特殊的情感,不管是关于评书的记忆,还是少年时的英雄梦,都让这个古老的故事显得尤为精彩。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3)

“血战金沙滩”是在“杨家将”的传说故事中,打得最惨烈,也最为悲壮的一仗。金沙滩就在如今朔州市怀仁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黄花梁脚下,是当年宋、辽交战的古战场。在金沙滩生态旅游区内,你可以好好地重温一下这个传奇故事。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4)

传说宋、辽在金沙滩一带交战中,辽王心怀叵测,佯请宋王到辽营举行“双龙会”,妄图一网打尽宋室君臣。宋室君臣四下派人打探情报并掌握了辽王的这一真实意图后,深知是“鸿门宴”,为确保宋王迅速安全地撤离危险地带,杨继业让大郎假扮皇帝赵光义,命二郎延安、三郎延定、四郎延辉、五郎延德、八郎延顺等随行保护,自己带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等,保驾宋君突围。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5)

双龙会上,大郎用袖箭射死辽天庆王,辽臣见状,即命四下伏兵包围了赴宴的宋室全部文臣武将。经过一场恶战,四郎、八郎被俘,大郎、二郎、三朗战死,而三郎死得最惨,在荒荒草滩被乱马踏成肉泥。据说,三郎当年遇难之处就是现在金沙滩西三里处的盐丰营村南那片多年生芨芨草滩。如今芨芨草长得高大茂盛,老人们说那是三郎碧皿浇灌的结果。再说六郎在前开路,杨继业和七郎断后,父子三人拚力征战,终于使宋王突出重围,安全返回宋营。六郎回头一看,却不见父亲杨继业和七弟延嗣,六郎将宋王妥善安置后,掉转马头,杀进重围寻找父亲和七弟,结果三人都遭围困,辽军却潮水般涌向金沙滩和两狼山。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6)

七郎奉父命到雁门关搬取救兵,潘仁美公报私仇,以七郎临阵脱逃为由,将七郎绑于一株老松树下,命军士乱箭射死,同时七郎身后的老松树也因射穿洞窟而死。据说,这株老松树是棵“树王”,“树王”一死,这一带绿树便落叶纷纷,相继死去,最后变成一片荒漠。由于救兵不至,杨业便如《今公殉国——李陵碑》一文中说的,兵困两狼山,血染李陵碑,为宋室江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个地点离金沙滩有百里之遥,是宋王朝讳言杨继业碰碑,还是民间艺人变幻出杨继业碰碑,众说不一,但金沙滩确实是当年宋、辽两军激烈角逐的战场。金沙滩古战场因杨继业父子可歌可泣的抗辽壮举而闻名于世,杨继业父子作为一代忠烈古令传诵,有关金沙滩古战场和杨继业父子抗辽的传奇故事,当地民间更是有口皆碑。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7)

该景区以“杨家将”的故事作为突出特色进行景观建设。走进仁和殿,宋太宗赵光义端坐在龙椅上,威严的仪表下却难掩一筹莫展、满腹忧愁的情绪。在这个议政场景里,文武大臣分列两边,表情各异。在仁和殿的北配殿内,以泥塑的形式展现了一个个以“杨家将”为主题故事,包括《杨业归宋》《双龙会》《兵困两狼山》《夜审潘仁美》和《寇准背靴》等。而在仁和殿的南配殿内,《四郎探母》《五郎下山》《辕门斩子》《穆柯寨招亲》和《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同样在上演着。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8)

不仅有历史故事,金沙滩生态旅游区还是一个碧水金沙、清凉宜人的休闲胜地。该景区采用绿化与美化相结合、造林和造景相协调、生态与人文配套的形式,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清凉山

山势陡峭,峰峦叠嶂,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约五里远的地方是清凉山,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据说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9)

主峰有一座砖塔名华严寺砖塔,砖塔高约十多米,七檐八角,辽代所建,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在须弥座上。主峰砖塔与峰北山凹处的石窟遥相呼应。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10)

华严寺砖塔

据考证,石窟、佛雕和砖塔均建于辽、金时代。每逢夏秋之季,石窟所在的山凹里以及紧挨山凹的山坡上,各类灌木郁郁葱葱,多种野花遍地开放,为当年这里的佛事活动提供了更加幽雅清静的环境条件。现在古建筑遗址和佛教活动所留遗物比比皆是,由此可以推断当年这里的佛事活动十分兴盛。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11)

清凉山还留下一些神奇的传说和故事。一谓“舀不尽的锅头钵儿的水”。据传,清凉山建寺前,半山腰的岩石中有一钵儿坑水清澈透明,无论多少人饮用都舀不尽,永远是那么满那么清,清凉山建寺后,和尚和游人都饮用此水。人们因奉其为“神水”而建一石窑将水保护起来。后来,时过境迁,随着庙毁窑倒,此水渐渐干涸了。二谓“早种晚收的红糜子土地”。据传,在砖塔所在山峰东侧的半山腰处,有一块坡地约40平方米,原系和尚们种菜之用。一天,和尚们从深山里采集回一些红糜子籽种,为加快籽种发芽,他们用“神水”浸泡了一下,第二天将籽种撒在菜地里,不料产生了奇迹:人们眼睁睁地看见红糜子出土、拔节、抽穗,晚上就能收割。不知是这片荒地有宝,还是“神水”神奇,反正此后和尚们不愁吃不愁喝,可以一门心思念佛修行。

三谓“金牛运石碾出车道沟大道”。据传,清凉山当年并没有沟道,而是绵延一片的山峦,清凉山建寺后,不知何时有一金牛拉着一辆金车住在主峰深处,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金牛便驾着金车往山外运石头,从不歇息。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搬运和碾压,清凉山主峰该缓则缓,该陡则陡,愈显得挺拔。俊秀。同时在主峰南边碾压出一条几丈宽的沟,当地人为怀念金牛功绩,称这条沟为“车道沟”。现在清凉山景区已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一个绝好去处。

丹阳王墓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12)

位于怀仁县城北4公里的大运公路边。该墓分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和东西侧室。墓室平面均呈弧边长方形,四角攒尖顶,墓室高7.2米,墓室面积前后室为8平方米,东西侧室为28平方米。墓室内有少量的砖,砖的两头制有阳文魏体“丹扬王墓砖”五字。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13)

四条甬道壁及前后甬道、前后室的地面都是考古资料上未见的花纹砖。花纹有类似宝相花瑞兽,各种忍冬,变形龙、凤,武士纹等共15种类型。在墓道和甬道交接处两边各有1.5平方米的壁画。绘着三面六臂手持异形武器的武士、瑞兽、花卉等。1994年在省、市考古部门的支持下,该墓已全部复原。该墓从尺寸、形制上看比方山永固陵、司马金龙墓都大,但不如其精致。未发现随葬器物和人骨架,只发现少量金箔屑,是研究北魏墓葬习俗及修正史料的重要遗迹。丹阳王墓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14)

特产&民俗一

宋氏糖干炉

作为西口古道必经之地的怀仁,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使众多古代官吏在此深耕,并留下了极具特色的糖干炉。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15)

史料记栽,大清末年,慈禧太后下西安,路经怀仁下榻该县庞家大院时,品尝过“宋氏糖干炉”,对其香酥的口味赞不觉口。此后,“宋氏糖干炉”名声大振,后被国家食品协会例为山西地方名食绝品。“宋氏糖干炉“又称闪塌嘴,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清代,属宋氏家族祖传,工艺精湛,经宋氏传人不断潜心研究创新,制作出不同的风味,尤其是”油干炉“特点香、酥、脆,甜而不腻,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特色食品。

怀仁“耍孩儿”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16)

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农民演给农民看,传统的“耍孩儿”没有专业演员,演员就是农民,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出来搭班唱戏,演出区域也是在农村,“耍孩儿”和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样,“耍孩儿”在农村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赶车的、放羊的都会唱“耍孩儿”。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17)

耍孩儿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以板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音调旋律欢快活泼,婉转嘹亮。唱曲以正板和慢板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灵活多变。它吸收南罗腔和吹腔等古典曲调,又从晋北道情、晋剧中获取了丰富养料,使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唱腔发声使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下面发出来,听起来浑厚、质朴。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18)

唱腔与音乐伴奏十分和谐也是耍孩儿的又一特点。耍孩儿发声方法,使外地人乍一听起来很不习惯,说它发声不科学,但听惯了以后,觉得越听越爱听;作为当地人来说,这种唱腔是十分喜闻乐见的,好像是不用后嗓子唱就过不了“戏瘾”似的。深得当地人民的喜爱与传唱。

朔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山旅朔州第四站)(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