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物保护主题教育(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1)

当文物修复遇上电影艺术,会撞出怎样的火花? 2月22日,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文化艺术系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欧皖轩准时走进教室,开始“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春光电影教育课”的选修学习。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春光电影教学团队主讲人安雯静老师用生动地讲授,让文化艺术系各专业的同学们沉浸于电影世界,近距离感受光影音相互配合的艺术魅力。

学校文物保护主题教育(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2)

学习手机剪辑,让日常生活成为表达素材

如果要表现战争的残酷,你会用哪些剪辑手法?课堂上,安雯静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电影片段,一同认识剪辑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在安老师带来的视频中,影片导演通过一组黑白镜头的剪辑,将大全景与特写镜头灵活组合,加上音乐渲染的悲凉氛围加持,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带来的伤害。

为了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熟练掌握剪辑技术,本节课上安老师重点介绍了手机剪辑软件的操作步骤,指导同学们利用画面与声音的相互配合,完整呈现故事。“手机剪辑技术是一种辅助工具,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内驱力,让他们有表达探索欲望时,有实现的途径。”安老师介绍,与春光电影教育课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授课方式不同,莫愁中专高年级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由使用手机,因此教学团队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用手机记录、剪辑素材。“后面的课程设计还包括剧本制作、拍摄、后期剪辑等内容,将带领同学们从技术上到艺术上有一个整体提升。”

据悉,春光电影教育课隶属于“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公益项目,该项目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指导,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南京市教育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主办,自2021年9月启动以来,在南京市遴选了8所学校,分别开展书法、音乐、舞蹈、影视等五项艺术课程的试点教学,艺术大咖们纷纷走进学校,与学生亲密接触,为孩子们打开艺术教育新的大门,受到了学生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作为试点学校之一,也开启了“春光电影教育课”的探索。该课程由资深纪录片导演、Discovery新锐导演计划评委朱春光领衔,其教学团队每周二将在莫愁中专开展选修课程。

学校文物保护主题教育(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3)

剪辑制作与文物修复碰撞出奇妙火花

“我本身对电影就非常感兴趣,而且这门课程也非常贴合时下短视频传播对我们年轻人的吸引力。”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陶瓷修复方向学生18高古1班欧皖轩对记者说起选课初衷。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也会拍摄一些日常生活短视频,而通过课堂上老师的专家剪辑指导,她尝试着把一段平平无奇的视频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成就感让她十分直呼:“原来我也能做微电影!”欧同学说,之后她想拍摄一些自己修复陶瓷的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她专业内容,也了解古文物修复这项工作。

据了解,本学期“春光电影教育课”将以选修课的形式在莫愁中专文化艺术系五年一贯制大专四年级学生中开展,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专业三个方向的学生通过学校群课程平台选择共修。记者注意到,选课中动漫班的孩子报名非常踊跃,他们本身具备构图、分镜头台本等专业基础,对电影课程的学习更有针对性。而古修专业与电影课程看似联系不大,为什么也有很多学习古籍修复、陶瓷修复的孩子们选择上电影选修课呢?莫愁中专文化艺术系教学主任刘茜解释,“其实除了传统的手工制造,古修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相较于实物展示,现在对文物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的展陈方式越来越普遍,这要求学生既要了解历史,也要对光影效果有基本认知。”刘主任表示,希望通过“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公益项目,让莫愁中专的孩子开拓眼界,将知识融会贯通后应用于专业领域,促进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

少年志编辑 孙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