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端的潮菜餐厅(山间土味走进广州星级餐厅)(1)

使用贵州猴头菇制作的猴头菇炖乌鸡功夫汤

广州高端的潮菜餐厅(山间土味走进广州星级餐厅)(2)

贵州羊肚菌做主角的碧绿荔茸酿羊肚菌

广州高端的潮菜餐厅(山间土味走进广州星级餐厅)(3)

用贵州虫草花制作的虫草花红枣蒸土鸡

“土味”出山入湾

广州市协作办指导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方圆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维宣

猴头菇炖乌鸡功夫汤、虫草花红枣蒸土鸡、碧绿荔茸酿羊肚菌、西红柿桑叶面……层出不穷的新式粤菜,食材竟来自几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外的对口帮扶地区。在广州,已有老字号企业将消费需求与帮扶地区优质农副产品精准对接,以创新模式拓宽销路,成为广州市首个“特色帮扶菜品进酒店上餐桌”探索试点。记者从广州市协作办了解到,《广州市创建全国消费帮扶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拟于近日公布。广州市以超常举措和超强力度开展消费帮扶工作,助力帮扶地区农特产品“出山入湾”,2021年销售帮扶地区产品超225亿元。

粤菜师傅改良创新菜式 拓宽帮扶产品销售渠道

取霜降后、来自贵州安顺的新鲜桑叶,晒于正午阳光之下,选上好的麦心面粉进行配比,熬制出晶莹剔透的翡翠面条,再配上酸甜清爽的西红柿,一碗“满盘翡翠·西红柿桑叶面”色、香、味俱全。

“这是贵州的羊肚菌,以往大家都用它来煲汤,我们把它做了改良和创新。将羊肚菌酿在芋头粉上,底层铺上南瓜放入锅中一起蒸,尽管是一道素菜,味道却不输大鱼大肉。”燕岭大厦餐饮部行政总厨许卓民告诉记者,近期餐厅推出的多个新菜式,令不少食客流连忘返。

记者注意到,目前该酒店主推的多款粤菜都有帮扶地区食材的身影。比如,养胃补脾的猴头菇,营养丰富的虫草花、桑叶面、羊肚菌等。“与市面上多数虫草花相比,产自贵州的虫草花颜色更深、食材质量更好,用它做的蒸鸡,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爽中带着清甜。”许卓民告诉记者,绿色、健康食品是目前顾客们最为关注的,研发团队将对口帮扶地区的食材融入粤菜,结合广东人的口味和饮食习惯研发出的新菜式,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记者了解到,“帮扶食材上餐桌项目”于2021年启动,是广垦旅游集团在创新消费帮扶模式、拓宽帮扶产品销售渠道的积极尝试之一,实现了消费需求与帮扶地区优质农副产品精准对接,已成为广州市首个消费帮扶食材成系列进酒店上餐桌的探索试点,该模式也将在全市范围广泛推广。

“目前,我们的每个新菜式推出前,都要经过至少两次改良。”广垦旅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良表示,研发出的新菜式也将完全参与市场化竞争,点菜率高的菜式将登上餐桌点菜优先级,点菜率不高的则将面临多次改进或淘汰。此外,这些新菜品定价实惠,与同类其他菜品价格相差不大。

大分销体系破解高成本难题 助力帮扶地区培育亿元产业

为何使用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制作而成的菜式,售价却能够做到与普通粤菜价格相当的水平?“以往我们对贵州产品的印象——一个是‘好’,一个是‘贵’,加在一起就是‘好贵’。”广州市协作办综合调研处处长张世学告诉记者,摆在消费帮扶面前的是两大难题——一是帮扶地区农产品价格高,二是广州人的消费习惯短期内较难改变。

据他介绍,如今广州建立了大分销体系,通过消费帮扶联盟集中全市资源,大量的订单倒逼,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每一个环节都提质增效、压缩成本。“简而言之,就是生产与销售剥离,当地农民安心搞好生产,销售交给消费帮扶联盟解决,老字号企业通过技术赋能。通过市场反复测试,我们在定价这块有个‘黄金分割比’,例如生产成本10元的帮扶农产品,零售价控制在14元至15元,把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成本合理核算和科学分配,有利于产品大流通并批量运作。”张世学告诉记者。

据了解,2021年来,广州市消费帮扶采取“统一组织、统一品控、统一包装、统一物流、统一定价、统一宣传”,构建大分销大流通大保障体系,精准对接广州及大湾区市场,带动帮扶产品品质提升、成本下调,进一步提高帮扶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强健帮扶产业链。

张世学表示,接下来将按照国家发改委、乡村振兴局和省关于创建全国消费帮扶示范城市的部署要求,围绕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帮扶协作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和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切实推动共同富裕。

具体来看,主要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力量建设,建设十大批发市场、消费帮扶百馆、连锁超市千店、帮扶专柜万机联盟;二是抓好产业帮扶,拉通一县一品产业,梳理筛选帮扶地区优质农特产品,切实提高帮扶产品品牌辨识度知名度,重点推进亿元产业;三是抓好区域示范,继续探索推进荔湾九大模块示范建设;四是抓好体系建设,继续探索“菜篮子”工程、艾米稻香、地铁五专、展会花市、文旅帮扶等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百馆帮万户“微心愿”模式。

广州全市开设消费帮扶专馆超100个

广州市协作办统计显示,目前广州全市开设消费帮扶专馆超100个,以连锁超市为主建消费帮扶专区500多个,联合国企、民企建消费帮扶专柜3000多个,采取“线上 线下”“电商 商超”模式,聚焦资源助力帮扶地区培育亿元产业,消费帮扶综合成效在全国东部帮扶城市中排名前列。

部分产业帮扶情况

刺梨产业:

广药集团2021年完成刺柠吉系列产品销售超10亿元,带动上百家刺梨生产企业销售额每年30%以上的递增;

生猪产业:

越秀集团投资25亿元在毕节和黔南建设生猪养殖全产业链平台,将形成年出栏生猪200万头、屠宰100万头、年产饲料30万吨的规模;

蔬菜产业:

江楠集团在贵州威宁县投资12亿元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园,投运后将带动周边40万亩订单农业;

鸡蛋产业:

贵州鸡蛋仅用3年就已抢占广州市场的五分之一,在广东年销量近10亿元;

南瓜产业:

耀泓集团在毕节市织金县投资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全产业链项目,实施订单南瓜种植共30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