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汀的爱情观(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她终身未婚)(1)

电影剧照

我想,简·奥斯汀对于每一个文学青年来说,应该都不陌生。

她终身未嫁,却写出数部经典的爱情作品,诸如《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以她为原型的电影《成为简·奥斯汀》,讲述了她年轻时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以及追求写作梦想的故事。

虽然终身未婚,简却依旧活成了幸福的女人。

很多影迷为影片中简没有和爱人汤姆在一起感到惋惜,但细细回味,这部电影却为我们揭示了3个重要的人生道理,尤其对女孩子来说受益匪浅,越早知道越好。


1,喜欢是奋不顾身的放肆,成熟的爱是学会适时放手的克制

电影女主人公简与汤姆初识时,肯定想不到日后会爱上这个高傲自大的“纨绔子弟”。

第一次见面,汤姆就评论她的作品,是“没见过世面的矫揉造作和幼稚的自我欣赏”,试问,听到这种直男式的评价,哪个女孩子能开心呢?更别说向来清高的简了。

随着后来的接触,简发现汤姆并非表面那样狂妄,而是一个喜爱文学,有独特的想法,并且充满正义的青年。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有趣的灵魂相互吸引,爱意悄悄萌生,简拒绝了能给她提供安逸生活的卫斯理,义无反顾选择了汤姆,哪怕他只是一个靠舅舅资助的穷小子。

面对家人的反对,简和汤姆毅然决然私奔。

在最美好的年华遇到怦然心动的人,无疑是人生的幸运。不在乎身份和外界眼光,只是纯粹而浓烈的喜欢,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年少时的爱情呢?

但命运没有眷顾他们,私奔路途中简发现汤姆一直偷偷拿舅舅给的津贴资助他贫困的家人。

私奔会切断汤姆的经济来源,让他名声扫地,找工作都成问题,更别提继续资助家人了。

为了不拖累汤姆,简选择和他分手,放他回到原来的生活。她说:”如果爱情毁掉了你的家庭,它也会毁掉你自己。这份爱也会在内疚,后悔和自责中不断消逝。

纵使深陷爱情,但关键时刻简足够清醒和克制,懂得放手是另一种成全。

我经常在知乎看到网友诉说感情困扰:我们在一起已经不再快乐,但我还是不想放手,怎么办?

也许在爱情面前我们都该向简学习,进有奋不顾身的勇气,退有及时放手的潇洒。

王小波说:“我爱你爱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个人手里一只鸽子飞走了,他从心里祝福鸽子的飞翔。”

脱离现实的爱情,注定是一场镜中花水中月,与其在现实里留下满地不堪,不如及时认清,学会放手,为彼此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如果说喜欢是“失去对方,生活就没有意义”的疯狂,那成熟的爱则是为了成全对方,甘愿放手的清醒与克制。

成全对方,亦是放过自己。

简·奥斯汀的爱情观(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她终身未婚)(2)

电影剧照


2,唯有热爱,方可抵御岁月漫长

我们的主人公简,是一个十足的写作迷。

每天清晨,当家人还在沉睡时,她已经起床开始写作,写到兴起还会来段即兴钢琴演奏,搞得家里“鸡犬不宁”。

她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思,将“写作者应记录生活”践行到极致。

如果放到现在,专注于自己的爱好很正常,可简生活在19世纪的英国,那时写小说是个被人看不起的职业,受到上流社会的嗤笑,更别提女人写作了。

而女人没有继承权,也没有其他谋生机会,唯一的宿命就是找个有钱的男人嫁了,保障自己后半生的生活。

简的家境贫困,但她不愿步入没有爱情的婚姻,在拒绝有钱人卫斯理的求婚后,简受到母亲火冒三丈的斥责。

面对亲人的不理解,简很苦恼,但对写作的热爱让她不愿妥协,更不愿轻易放下手中的笔。

有个场景特别动人:

寂静的深夜,灵感来临的简从床上起身点燃蜡烛,在昏暗的烛光下,她的笔尖快速地在纸上记录吉光片羽。

正是靠这份痴迷和坚持,纵使一生未婚,简·奥斯汀却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被美国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评为可以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文学家。

汪曾祺先生说过:“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会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

但现实中,有多少女孩害怕孤独终老,潦草地陷入爱情或把自己嫁了,以为这样可以对抗孤独。殊不知,婚姻解决不了孤独,但拥有热爱的事情,可以让你从容老去。

网上有个问题:为什么你一定要追求热爱之事?

我看到一条最好的回答:

“钱财能买来的快乐,终究有一天会厌倦。如果追求热爱之事,换来无尽的激情和成就,则能不断延绵人生的意义。”

是啊,唯有热爱,方可抵御岁月漫长。如果热爱,就请全力以赴追逐梦想。

简·奥斯汀的爱情观(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她终身未婚)(3)

电影剧照


03,摆脱他人的期待,按自己的方式过一生

相信大多数女孩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到了一定年纪,就不断被身边的人催促结婚生子。不管你如何出色,都能被别人一句话怼回来:“那又怎样,还不是一样没结婚嘛!”

仿佛女性就是为了嫁人而生。

200年前的简,却为我们指明了另外一条道路:不必非得活在他人的期待里,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过一生。

简和汤姆分手后,依然没有接受家境优越的卫斯理的求婚。面对卫斯理的姨妈羞辱,她也不卑不亢。

对方认为一个“没家没钱又地位卑微的女人,注定配不上她外甥。”言外之意,简拒婚后不会落得好下场。但是简说:

“任何一个年轻女孩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

而她获得财富的方式,不是靠嫁个有钱人,而是坚守初心,靠自己手中的笔不断创作。

多年以后,简没有嫁人生子,却通过不忘初心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

电影的最后,双鬓微白的简柔声阅读她的作品,身边围满了认真倾听并面露赞赏的读者,

那一刻,不就证明了她人生的另一种圆满吗?

我很喜欢《无声告白》里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世界有多少不同的人,就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必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更没必要为了他人的评价,而打断自己原本的脚步。

简·奥斯汀的爱情观(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她终身未婚)(4)

电影剧照


04,结束语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卫斯理问简:“你的作品是不是都是完美的结局?”

简回答:“我故事中的人物,总是在历经磨难后,得到他们渴望的。”

努力过后,结果未必都尽如人意,就像不是所有的爱都能走入婚姻,也不是所有的奋斗都能带来成功。我们虽然不能决定故事的结局,却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

比起握住不合适的爱情,弄的两败俱伤,我们可以选择及时放手的潇洒;

比起碌碌无为,寄希望于他人,我们可以选择全力以赴追求心中所爱;

比起活在他人的期待里,我们更可以选择大胆地活出自我。

就像网上有人说的一样: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希望所有女孩都能像简一样,摆脱被他人定义的人生,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文字 | 米粥

图片 |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剧照

如果喜欢,请关注并转发哦~爱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