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张好照片,有多难?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1)

摄影课的老师或许告诉你,这一点都不难,只要找到对的角度、恰当的光线,按下快门一张好照片就诞生了。

乍一听起来,拍张美照就像呼吸一样简单。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2)

但当你再进一步深入了解摄影才会知道,找好角度、光线比最后一步按快门要难的多。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手机赋予了每个人摄影的权利,打开朋友圈随便一刷,你还是很难找到媲美布列松的美照。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3)

拍照,和拍好照之间,隔了一百本《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和成年累月的练习。

摄影是有门槛的,因为在按下快门前你需要知道快门速度、光圈、ISO 的三角关系,需要了解黄金分割、线条引导等构图方法。

就像游泳一样,你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不能一蹴而就。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4)

但记录生活、又或者说记录下美好的生活,门槛不应该那么高。

不懂摄影也能留住身边这些美好时刻?我拿起 vivo X80 Pro(骁龙 8 Gentle 1 版),试着用 500 张照片重新打量这座我再熟悉不过的城市。

辨识度拉满的影像新旗舰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5)

老实说,用这台「旅程」配色的 vivo X80 Pro「扫街」并不是特别明智。

原因无他,X80 Pro 张扬的橙色外壳特别扎眼,只要在街上抬起手机,路人的眼光就会不自觉被它吸引。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6)

这种橙色素皮与大面积黑色陶瓷的搭配,延续自上一代的影像旗舰 vivo X70 Pro 。

不同的是上一代泾渭分明的「云窗」设计现在变成了家族式的「天圆地方」,如果你看过前段时间发布的商务旗舰 X Note 和 X Fold,应该倍感熟悉。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7)

虽然 X80 Pro 和 X Fold 的镜头模组设计相似,但排布并不相同,对比你会发现 X80 Pro 的潜望式摄像头被摘出了圆环,取而代之的是蔡司小蓝标和 T* 认证。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8)

在讲这个略显别扭的镜头排布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四颗摄像头的参数配置。

X80 Pro 搭载的四颗摄像头分别为:

X80 Pro 相机模组最大的亮点在于首次加入了自研影像成像芯片 V1 和人像镜头微云台。

前者在为成像提供了更强的算力,后者则让人像镜头拍摄时更稳定,可以拍出更清晰的照片。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9)

也许是因为微云台和潜望式镜头的物理结构都比较大,狭小的圆环很难同时塞下这么多尊「大佛」,vivo 才选择将潜望式镜头放在了主模组之下。

在 X 系列的前几代机型上,我们已经见过 vivo 特有的微云台技术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10)

它可以通过机械结构运动抵消一部分的晃动,提高镜头的稳定性,在手持拍摄夜景等需要长时间曝光的场景时,可以有效避免晃动导致画面模糊。

翻译成人话就是手持拍摄不怕晃,夜间成像出片率更高。了解完原理,再来看看疗效。

人像,稳了

众所周知,下午四点半左右的光线比较柔和,是最适合拍照的黄金时刻。

但很多时候我们出行、拍照都是临时起意,经常当我们想掏出手机拍照想记录时,太阳已经落下,光线变得昏暗,很难再还原出干净、清晰的景色。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11)

这组人像镜头样张就拍摄于下午六点过后,此时太阳已几近落山,只剩下黄昏的夕阳,整体成像环境比较暗。

从样张来看,黄昏时刻的光线似乎没有对成像造成太大挑战,照片整体的白平衡、曝光都控制的很好,色彩还原准确,观感也非常自然。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12)

值得一提的是人像模式下的抠像精细度。

X80 Pro 除了可以精细地扣出人物头发、衣服流苏等细节,还能识别与人物同一焦平面的树叶、墙壁,在模糊背景的同时,保留了同一焦平面的景物,成像效果比单独突出人物的「仅人像模式」要自然不少。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13)

人像模式的蔡司风格光效是 vivo 与蔡司合作的一大亮点,在人像模式下可以选择「蔡司 Biotar」「蔡司 Sonnar」「蔡司 Plannar」等多种经典镜头的景深光效。

例如「蔡司 Biotar」可以虚化出漂亮的旋转焦外效果,既突出了人物的主体,也让背景看起来有着梦幻的感觉。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14)

在光线复杂的大光比环境下,人像模式的曝光也控制的很好,人脸暗部的细节得到很好的保留,前景与后景过渡也比较自然。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15)

如果光线更复杂一点,X80 Pro 会优先调高人脸的曝光,在昏暗的环境可以尽可能看清人脸,如果摄影新手搞不清顺光、逆光拍摄,在人像模式下也能保证主体清晰可见。

来到夜间,人像镜头的微云台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16)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17)

这组样张拍摄于晚上八点过后的城市街道,此时光源主要是街灯以及写字楼透射出的灯光。

在弱光环境下,X80 Pro 会通过延长快门时间来降低 ISO,使得照片整体的纯净度很高,颜色的还原也非常接近真实观感。

如果背景能有一些灯带等小光源,还能形成艺术化的光斑效果,配合 Biotar 旋转焦外效果,可玩性很高。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18)

X80 Pro 上新增了名为 Cinematic 的电影风格人像虚化,和普通人像模式的区别在于 Cinematic 输出的是接近 2.39:1 的长条画幅比例。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19)

Cinematic 同时支持拍照与录像模式,可以发挥创造力利用它拍出充满电影感的画面。

摄影,双芯加持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20)

有了微云台的加持,此次 X80 Pro 的人像表现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当我切换回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主摄时,甚至会感觉缺失了一些乐趣。

但其实这颗采用 GNV 大底传感器的主摄在可玩性上并不输人像镜头,只是需要我再细细挖掘。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21)

例如站在人行天桥的中间,点开时光慢门功能,手持拍摄一张曝光 32 秒钟的车轨照片。

看着呼啸而过的车辆用尾灯在照片留下一道道痕迹,街边招牌的文字依旧清晰可读,真的很难想象这是用手持拍摄出的照片。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22)

在我的另一台手机上也有类似的车轨拍摄功能,但最大曝光时长只有 12 秒,车辆还来不及拉开线条就已经结束了。

相比之下,有了 V1 芯片加持的 X80 Pro 确实在计算摄影上有不少优势。

另一个有趣的功能是专业模式下的「地平线矫正」。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23)

我们平时拍摄建筑物时经常都是以从下往上的仰拍视角,拍出来的建筑物往往会出现下宽上窄的透视畸变。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24)

这时 X80 Pro 的「地平线矫正」可以根据手机内置的陀螺仪进行矫正和裁剪,把建筑物「掰直」,拍出平直的照片。

虽然这样会牺牲一定的画面,但是可以得到一个从地平线平视的平直成像效果,有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25)

▲ 左:夜间模式 中:专业模式 右:地平线矫正

可惜的是「地平线矫正」只能在专业模式下启用,这意味着平视和明亮的夜景模式只能二选一。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26)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X80 Pro 大底主摄可以充分发挥高动态范围优势,给人舒适的观感。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27)

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时,X80 Pro 可以锁定追踪拍摄对象,在抓拍的瞬间主体与前后景的层次清晰,抓拍的成功率很高。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28)

来到夜间,X80 Pro 在暗光环境下的成像都还比较纯净,画面噪点控制得还算不错。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29)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X80 Pro 在夜间模式的成像速度很快,只要不是极限暗光的条件,只要 1-2s 就完成夜景计算,几乎不给手抖留下空间。

和主摄、人像摄像头相比,我使用超广角和长焦的次数会少一些。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30)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31)

▲ 超广角镜头夜间模式

超广角是一个非常考验拍摄角度的焦段,拿捏的准的话可以拍出意想不到的夸张、宏伟效果,但角度出现偏差的话给人观感就会比较怪异。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32)

至于 5 倍光学变焦的潜望式镜头,也许是目前机子还是工程版固件的原因,成像时容易出现轻微的发糊和偏色,因此在日常使用时我还是更常用 2 倍的数码变焦。

影像依然是 X 系列的差异点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33)

如今手机厂商在规划一款手机时,除了要给它取一个好记的名字,还要为它想一个别名——游戏旗舰、摄影旗舰、全能旗舰等等的 XX 旗舰。

这是因为,旗舰手机的硬件趋同化太过于严重,每台旗舰手机采用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核心配件,能拉开距离的地方基本都已被产品经理补齐。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34)

以 X80 Pro 为例,采用了骁龙 8 Gen 1 或天玑 9000 的旗舰 SoC,6.78 英寸 2K 120Hz E5 材质、支持 LTPO 3.0 技术的三星屏幕,实测 41 分钟充满手机的 80W 双电芯快充,在单纯的硬件参数上确实很难甩开同难缠的同级别对手。

旗舰手机针对细分领域需找别名,其实也是为了给消费者留下差异化的印象,增强自家手机的辨识度。

而这次 X80 Pro 的差异点,依然是影像。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35)

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X80 Pro 确实是给我了最独特摄影体验的一台手机,并不是因为 X80 Pro 的成像素质如何超越对手,而是因为它走上了另外一条路线——从拍好照,到帮我拍好照。

正如开头所说,懂得摄影知识并且能够拍出好照片的人其实寥寥无几,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拿出手机,记录下那些从我们眼前掠过的瞬间。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36)

在按下快门时,我们可能不会思考所谓的好角度、好光线,但现在我们可以这个思考的任务交给手机。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37)

X80 Pro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我在使用人像模式拍照时,它会出现一个小人头提示,并用箭头引导我将人物的主体放到提示的位置上。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38)

当我移动到位后,手机会自动帮我按下快门键,一张黄金分割的构图的人像照片就拍好了。

这其实是 X80 Pro 的人像构图功能,通过 AI 图形识别算法引导帮你拍下一张构图合理的人像照片。

在那一刻我感觉 X80 Pro 好像是一个经验老道的摄影助理,并向我伸出了一只手。

当我拍摄大楼出现畸变时,它帮我扶正手机。

当我在夜晚拍摄车轨时,它帮我扶稳手机。

当我给朋友拍摄打卡照时,它帮我扶对手机。

这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使用时有点像是汽车中的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的意义不是取缔手动驾驶、剥夺手动驾驶的乐趣,而是让更多不会驾驶或者没时间学习驾驶的人,感受在路上的乐趣。

vivo x80和x80 pro夜景相片样张(我用vivoX80)(39)

我想 X80 Pro 也是这样一台手机,它把摄影的快乐分散出去,把拍好照片的权利带给了更多的人,而这才是 X80 Pro 差异性所在。

未来决定一张照片好坏的真的是相机背后的那个大脑吗?我想并不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