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欧阳询 《张翰帖 》为第五行书
【 欧阳询《张翰帖》】亦称《季鹰帖》。此帖风格与欧阳询的楷书风格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是以险取胜。字的重心压在左侧,而以千钧之势出一奇笔压向右侧,使每个字的结体形成一种逆反之势,然后再向右用力使之化险为夷,真可谓“险中求稳,别有乐趣”。清乾隆帝评论道:“妙于取势,绰有余妍。”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时,颜真卿为平原太守,联合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首举义旗,抗击叛军。他的侄子颜季明,也就是杲卿第三子来往他们之间,传送书信文告。常山被叛贼史思明攻破后,威迫颜杲卿投降,杲卿不屈。
叛军又捉来季明,将刀架在季明的脖子上,威胁杲卿降敌,杲卿不答应,于是季明被杀害。不久,杲卿被押至洛阳,惨遭杀害。
对这样的忠烈壮举,外戚当政的唐王朝竟无动于衷。三年后,颜真卿在肃宗面前哭诉,才得以旌表,撰写祭文。他饱含着悲壮激越的感情,写下了这篇祭奠亡侄颜季明悼词的草稿。
因书家在当时无心标其篇名,后人称它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稿》,简称《祭侄文稿》或《祭侄稿》(如图)。《祭侄稿》的文字和书法均出自一人之手,不仅文章好,书法也好,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颜真卿在《祭侄稿》中以追述的口吻,开始介绍自己的身份,接着赞美季明从小就有高洁的品格,成为颜氏家门的“瑚琏”“兰玉”。这时作者的心情稍为平静,用笔和缓沉着,显示了一种致祭灵前的虔诚心情,写得十分静美,似一首抒情小诗。
继而写季明少明英雄,在“逆贼间衅,称兵犯顺”之际,于平原、常山间,“俾尔传言”,从而夺取军事重镇之门,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作者感情随之激愤,落笔书字便淅次铺展开来,笔随意至,顿挫郁屈。当写到由于敌众我寡,太原节度使王承业“贼臣不救”,杲卿父子弹尽粮绝时,感情再度升涌,作品进入了洪波涌起的高潮,其中尤以第15行的“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最为突出,这时的字也忽地写得特别的大而开张。
“孤城围逼”,情急墨枯,心绪紧迫;“父陷子死”,肠断笔沉,墨酣挟血;“巢倾卵覆”,深沉悲怆,激昂慷慨。不由得使人痛彻肺腑。“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又仿佛把我们带到当年金戈铁马、胡笳悲鸣的古战场,体会到一种“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悲壮境界。接着颜真卿又写自己因得罪朝中权贵,被贬蒲州,由幸存的另一侄儿宗明收得亡亲残骸,但于烽火连天,无法葬回故里,只能等待将来,因而告慰亡侄:“魂而有知”,可以“无嗟久客”了。
追数骨肉被害的惨烈、哀痛、悲愤的感情达到高潮,可谓字字有血,声声有泪,其笔之所至,字也不计工拙,奔放潦草,顿挫纵横,一泻千里,使人惊心动魄。卷末“呜呼哀哉!尚飨”,行尾略作右倾,好似神龙入海,倏然而没,更是情思奔腾游弋,天地风云收至纸端,文稿到此戛然而止。
综观全篇,颜真卿不是在写字,而是在述说心中的悲愤;他也不是在搞艺术创作,而是在自言自语地倾吐深情。话说完了,作品也写完了,但给人一种字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作者虽无意作书,却“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虽行笔迅速,却“导之则泉泣,顿之则山安”。
用笔有时如篆籀,有时如镌刻,有时出遒劲,有时杂流丽,上下呼应,左右顾盼,时断时连。有时两字相连,有时三字相连,具有相避相依,呼应变化之妙。而枯燥之笔的使用,更增添了作品的则健、力度和气慨。在行文中,竟出现30多处涂改,这并非是什么败笔,而是成了该稿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能使欣赏者对颜真卿在浑洒时的情感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寒食帖》,别名“天下第三行书”,是北宋时期苏轼的书法,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帖卷,纸本,纵:34厘米,横:119.5厘米。
释文
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与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鸟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案谪至黄州(今湖北黄冈),第三年四月作此两首寒食诗,书写此卷的时间大约在翌年,或元丰七年离开黄州以后。
元符三年(1100)是卷收藏者蜀州张氏取之邀黄庭坚观赏,并书一则题跋,与原迹可谓互为辉意映。此卷同治年间(1862~74 )为广东人冯氏收藏,遭遇火灾,所以下端留下火灼痕迹。一九二二年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约一九四九年归台北收藏家,一九八七年故宫购回。此卷用笔或清俊劲爽,或沉着顿挫,字体由小渐大,由细渐粗,有一种徐起渐快,突然终止的节奏。黄庭坚跋盛赞此卷于诗胜过李白,于书兼有唐、五代诸家之长。
苏轼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又说:「天真烂漫是吾师。」实为此卷的写照。《寒食帖》系三大行书书法贴之一,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手迹。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品其诗,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论其书,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毕现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精髓。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
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
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
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各(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
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
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
”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到了近代,《寒食帖》的命运多舛。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为冯展云所得,冯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曾于1917年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过,受到书画收藏界的密切关注。
1918年转传到颜韵伯手中。当年12月19日为苏轼生日,颜韵伯作跋记录此事本末。1922年,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将《寒食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一时传为佳话。
震灾之后,菊池惺堂将《寒食帖》寄藏于友人内藤虎斋中年年有余。1924年4月,内藤虎应菊池惺堂之请,作跋以记《寒食帖》从中国辗转递藏至日本之大概情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京屡遭美国空军轰炸,《寒食帖》幸而无恙。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华夏子孙耿耿于怀。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私嘱友人在日本访觅《寒食帖》,当知下落后,即以重金购回,并题跋于帖后,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大致过程,千年国宝赖王世杰先生之力回归祖国,至今仍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十数年后,在台北的一次书画展中展出了一幅长达7.3米的《寒食帖》卷轴复制品,轰动一时,见者无不称奇。据说此种复制品只有10件,大部分被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国家博物馆珍藏,有两件则下落不明。1975年前后,日本友人著名的“东坡迷”山上次郎花巨资买下了台北展厅中的最后一幅复制品。
1985年11月2日,山上次郎率日本“东坡参观访问团”来到黄州东坡赤壁,出于对苏轼的景仰,也出于对东坡赤壁的钟情,山上次郎慨然将其高价购到的最后一幅《寒食帖》卷轴复制品捐赠给东坡赤壁管理处,这幅复制作品因而成为在中国大陆的唯一珍品。
1995年,又经山上次郎倡议,在东坡赤壁修建了“中日友好之舍”,首次公开展出了该《寒食帖》卷轴复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