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最有名三首诗 刘禹锡5首最经典小诗(1)

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对他推崇备至。清代大学者王夫之称刘禹锡为“小诗之圣”。刘禹锡现在存世的800多首诗作,从字数来看,确实都是小诗;但很多小诗和他的《陋室铭》一样,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

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

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唐风宋韵: 诗人站在西塞山远眺发出感慨,在他心中,是一种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千帆竞发、铁锁沉江,无论是战降治乱、分裂统一,这一切比起默默无言的大自然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瞬间即逝。

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刘禹锡最有名三首诗 刘禹锡5首最经典小诗(2)

据计有功《唐诗记事》记载,这首著名的《西塞山怀古》是刘禹锡与白居易等四人的同题竞赛之作,刘诗先成,白居易为之搁笔,并说“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

后人赞曰:豪气干云.荡气回肠!真千古佳作也!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唐风宋韵: 这首诗,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之一,其以即小见大的手法描写贵族的盛衰变化,特别是后两句,千载传诵,脍炙人口。

通常对这后两句诗的解释是:从前在王谢世族广厦华堂中筑巢燕子,现在则因为那些第宅已经荡然无存了,所以只好飞到普通老百姓家去筑巢了。此处,通过燕子迁飞筑巢的变化来反映人事变化,让人不禁感慨人世之沧桑。

通过王谢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人们的对一切繁华与高贵都会被时间洗刷净尽的叹息,令人回味无穷。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译文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

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唐风宋韵: 这首小诗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的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后两句,不仅脍炙人口,而且成为修辞学上讲谐音双关的经典例证,表面上是说天气有晴和无晴,实际是叙说姑娘心中有情和无情。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唐风宋韵: 据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的评价:

刘禹锡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尽管受佛教徒影响,他却不像后期的白居易那样,时而满足,时而颓废,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此《秋词》就是一有力的例证。

刘禹锡最有名三首诗 刘禹锡5首最经典小诗(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闻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唐风宋韵:此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刘禹锡写了此诗作答,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

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极其深刻的感悟。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的评价说:“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作为诗人,能给后人留下这么多千古传诵的名句,我们不能不佩服刘禹锡杰出的才华。

图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