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字的历史(古人日书万字是神话吗)(1)

作 者:赵 华

近读某名人奇文一篇,作者以赵孟頫款《道德经》“两日书成五千字”为破绽,以一己之经验认定赵孟頫两天写不出小楷五千字:“该卷长618.6厘米,若将这六米多长的小楷书手写卷两天内写完,大概只能令观者叹为神技了”,甚至罗织杨载延祐七年题跋赵孟頫《黄庭经》:“松雪翁年老不复为人作小楷书”推论赵孟頫“至晚年放出话,从此不写小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的,进而将《道德经》作者归为明代陆士仁。这样的凭空想象和罗织出来的“情理”颇觉荒谬,略作小考,以正视听。

古人写字的历史(古人日书万字是神话吗)(2)

赵孟頫晚年大量书写小楷

赵孟頫的存世晚年小楷作品计有:延祐五年四月二十一日跋《快雪时晴帖》、延祐六年八月五日书《洛神赋》、延祐七年正月廿七日为中峰和尚写《圆觉经》真迹摹刻刊印本。前者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后两者现藏故宫博物院。前者字不过百,中者字不过千,后者字数一万四。

古人写字的历史(古人日书万字是神话吗)(3)

赵孟頫 《圆觉经》真迹刊印本 故宫博物院藏

并且,赵孟頫晚年写《圆觉经》不止一次,在赵孟頫书信中,延祐六年有三条:七月二十三日致中峰和尚《还山帖》:“《圆觉经》尚有三章未写毕,一得断手,便当寄上。又恐字画拙恶,不堪入板”,可见摹刻刊印本也不止一种;八月十七日致中峰和尚《圆觉经帖》:“昨作书,以《圆觉经》拜纳,当已得达”;约十月,致中峰和尚《两书帖》有:“《圆觉》俟再写纳,并乞清照”。前后两件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间一件为上海博物馆藏。

“松雪翁年老不复为人作小楷书”,更可能是官位日高,不为常人作书,又或者是杨载作为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里的“人”翻译过来就是“常人”,有面子的皇帝、中峰和尚、亲家、自家,都不是“常人”,提笔就写,并不含糊,怎么可以把一个学生的话当成法律绝对化理解呢。

古人写字的历史(古人日书万字是神话吗)(4)

两天书五千小楷是一般书写者的底线

关于每日书写字数的问题,不能以不怎么写毛笔字的今天人写小楷慢,去想象古人写小楷也慢。小楷是古人日常最常用字体,记事、写作、书经、应试等等都是用小楷。为什么要用小楷,因为小楷笔画尺度小起止转折轻动作幅度小、毛笔蓄墨量大不需经常蘸墨、字径小不用经常换纸、编纂成册信息量大,而且正常书写者并非作意临摹而是写的我体字,这就好比我们用钢笔记笔记,书写自然快。

以文献记载,如宋崇宁二年五月四日礼、户部奏议:“校书省见誊写三馆书籍充秘阁书……每月各人支钱三贯五百文,每日写字二千五百(注1)。按每天有效时间6小时计,60×60×6÷2500=8.64秒/字,1分钟不到7个字,这么慢的速度,当然是给钱写字应付目标考核的一个低限水平,标准必须保证最低水平写工能正常完成,这样的速度只值每天116文,“竟不如当时体力劳动之价(注2)

很难想象抄书一天都写不了2500字,科举如何答卷,审讯如何笔录。存世档案中殿试卷并不少见,嘉庆以后格式:素页2开备写履历三代约100字密封;正卷8开,每开12行,共96行,正卷有红线界直无横格,又不得点句钩股、添注涂改;因此,外给草本一本,纵横与正卷同,有横格,以便从草本誊录正卷时用以蓑衣比格(抄一行撕一行),既可横排整齐,又可防止错漏。草本行24字,低2字写,空2字留作“策冒”“策尾”颂圣双抬用。实际每行22字,满卷一般7开零4行共88行,谓之“七开半”,即22×88=1936字左右(注3)

以1904年末科状元刘春霖殿试策为例:素页履历85字,正卷刚好1950字,合计2035字,自晨及昏,不添灯烛,起草誊录共4070字。前者用行草书写更快而有斟酌改添迟缓,后者用馆阁工楷书写更慢而无斟酌改添,后者或略长于前者。若全天誊录夜添灯烛,不比横格的工楷写经格式,当略近或高于此数。

古人写字的历史(古人日书万字是神话吗)(5)

光绪甲辰末科状元刘春霖殿试策(誊本)

至于赵孟頫,被鲜于枢、班惟志、陶宗仪称“后之览者,岂知下笔神速如风雨耶”“运笔如飞”“日书万字”,用“岂知”表示不可思议,自又比一般人更快。如果没有旁骛,又无需蓑衣比格横排整齐,小楷一天5000字,小行书一天10000字,应属正常。换成俞和的功力,所谓两天写小楷5000字,恐也只是两个大半天而已。若两个整天,则是任何正常书写者都能干的正常事,谈不上“令观者叹为神技”,于证真、证伪皆无裨益。

古人写字的历史(古人日书万字是神话吗)(6)

赵孟頫款《道德经》不可能是陆士仁作伪

当然,这里研究赵孟頫的书写速度,并不是要说延祐三年款的《道德经》就是赵孟頫真迹,这件小楷无论是书法还是印鉴都是毫无疑问的俞和作伪 (注4),笔者已有详细论证。从书写水平上说,俞和较之赵孟頫虽有差距,但与陆士仁的扁薄、燥露、琐碎相比,则是天壤之别。

古人写字的历史(古人日书万字是神话吗)(7)

俞和作伪赵孟頫款《道德经》与陆士仁《四体千字文》对比

注释:

1: 《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

2: 程民生,《宋代物价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页352

3: 参考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

4: “武英书画”公众号第81期、第86期(点击链接可查看)

武英书架(近日已推出“满减”活动)

1、刘九洲、吴斌 著:《王维<著色山水图>研究》

2、〔美〕彭慧萍(Huiping Pang)著:《虚拟的殿堂: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后世想象》

3、刘九洲 编 :《<玉烟堂董帖>小楷墨迹本》

4、刘九洲 编:《董其昌<天马赋>三件》

5、刘九洲 著:《重现——八集堂藏宋元绘画研究》

6、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 编:《近墨堂法书丛刊 第二辑》(全十册)

点击“阅读原文”进微店

古人写字的历史(古人日书万字是神话吗)(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