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是指利用艾叶等易燃材料或药物, 点燃后在穴位上火患处进行灼烧或熏熨借其温热性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 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它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它作为一种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灵枢,官能》日:“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它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 对于灸法的治疗,许多针灸教材和书刊, 甚至很多临床医生都认为是虚寒宜灸,实热宜针,并提出“热证禁灸"的说法。笔者认为“热证禁灸”的说法欠妥, 并且查阅了大量灸法文献来证明“热证可灸”。
热证可灸, 从祖国医学的理论来看,与“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似乎是矛盾的,不可理解的。在此,笔者就学习的体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道参考。灸法的最早出现当导源于《阴阳十一脉炎经》与《足臂十一脉灸经》,而对灸法较为重视者当推葛洪、鲍姑、陈延之等人。随着历史的发展,灸法源又出现了热证可灸与热证禁灸两大派别。
“灸法适用于热证否?”,我带着困惑,翻古看今《伤寒论》道:“脉夫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认为灸法属火疗范畴,有助火增热之弊,故灸法禁用于热证。而且,医祖张仲景还在《金医要略.黄疽病症正治》篇中明确指出黄疽发病时禁灸治和温针,意思是黄疸由湿热蕴蒸而成,此病内有湿热,倘若误用火劫其汗,两热相得在里则热不能外解,必致心烦气喘,胸满口燥诸症。但现代临床上却用灸法较为成功地治疗了急性病毒性肝炎, 也就是“黄疽”, 这是为何?《千金要方.卷二十八》云:“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风热游毒热肿, 此等诸疾, 但初觉有异, 即急灸之立愈。”
不但黄疽可灸,其它热证也可。如急性淋巴管炎: 中医俗称红丝疔, 是因内有火毒凝聚, 外有皮肤患处皮肤红润, 水疱如绿豆, 黄豆大小,常伴有剧烈的灼痛。针对该病风热,火毒,湿热瘀结的病理特点,取“阿是穴”回旋灸,结合体针治疗,通过灸法以热引热,外透毒邪的作用,共达消肿化瘀,祛腐生肌,拔毒止疼之效。
具体如下:体针取用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在各穴施行泻法后留针30min; 在阿是穴上用清艾条作回旋灸, 距皮肤2~3cm, 顺时针旋灸至局部皮肤有灼热感患者自感舒适止痛为度,每日1次,每次30min。大多患者治疗2~3次即可止痛,5~7次痊愈,不留遗神经疼痛,收效快,止痛速。
况且, 灸法有补泻,临床有报道用熨灸法治愈带状疱疹32例(女17例,男15例, 最小者11岁,最大者80岁)表明运用灸泻法可清肝胆,泻邪毒。在《西方子明堂经》中, 多次记述了热病用灸法,如灸中注治疗“小腹热, 大便坚燥不和”, 灸大陵治“热病烦心, 心闷而汗不出, 头痛, 身热如火”等; 《外台秘要》,《卫济宝书》,《针灸资生经》,《普济方》,《针灸大成》均有灸治热病的记载。灸法不但可治热证, 还可适用于一些热象明显的病: 如感冒,该病常由于机体正气不足感寒而发。大凡因感冒而发热的病人,往往寒热并存, 恶寒发热并重, 本虚标实, 本寒标热,用温灸治疗能有效地缩短病程并阻断某些不良传变。
提出“热证可灸"的医家很多, 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记载。《内经》中有大量热证用灸的记载。如(素问。骨空论》有“灸寒热之法, 二十九灸"之论述; 《索问,至真要大论》日:“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并有“火郁发之"、“以热治热”的理论。因此《内经》是“热证可灸”的萌芽,热证施灸是符合中医学治病基本原则的。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诸痈疽发背及乳方,灸其上百壮。”“石痈,当上灸百壮。”提出了用灸法治疗痈疽。
唐代药王孙思邈遵从《灵枢,背腧》所提出的“灸有补泻"观点, 临证上虚寒证用艾灸治疗,热证亦用灸, 开创了“热证可灸”的先河。《备急千金药方。卷二十三》:“肠痈灸肘头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该书卷十四提出“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卷十九:“腰背不便, 虚热内塞,灸第二十一椎旁开一寸半随年壮。”卷二十一:“消渴不可忍者, 灸小肠俞百壮。”《千金翼方》“胃中热,灸三里三十壮。”这些均反映了孙氏不管实热或虚热均用灸治。
在金元时期,也有不少医家对其作了论述。金代刘完素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明确主张热证用灸。如:“疮疡已觉微漫肿硬,皮血不变色,脉沉不痛者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而且还提出了实热证一般用“引热外出”法,寒热格拒证可用“引热下行”。元代朱丹溪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火以畅达, 拔引热毒, 此从治之意。”阐释了热证包括实热与虚热两方面,而灸法有攻有补。并且把灸法用于热证的作用, 归纳为“泄引热下”、“散火祛痰"、“养阴清热”三方面。
明代龚居中《红炉点雪》中记载有:“ 灸法治病之功, 难以枚举, 凡虚实寒热, 轻重远近, 无往不宜。”认为灸有拔山之力, 不仅可以用于骨蒸之属阳虚证, 且可用于阴虚质热证, 进一步扩大了灸法的运用范围。李梃在《医学入门》中也指出“寒热虚实, 皆可灸之。"李氏认为“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 实者灸之, 使实邪随火气而散发也; 寒者灸之, 使其气之变温也; 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也。”这些论述,乃是李氏的临床实践经验所得,由此可以证明, 灸法不但对阴证、寒证、虚证有效, 而且对阳证、热证、实证也有效。
在近现代, 仍然有许多医家极力支持和主张灸法可用于邪热内盛的实热证及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如魏稼先生将艾灸用于热证 ,而且发表了“热证可灸论”。周楣声先生发出“热证可灸”的倡议, 后又提出“热证贵灸”的独家见解, 且早在他的《灸绳》著作中便就此作了专门的阐述。
从以上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无论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 “热证可灸"都有其存在的文献依据。我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对于热证可灸与禁灸, 应从实践中得出结论。既然我们能够在以往的针灸文献中找出热证可灸的先例与理论依据, 更应从临床实践中进行细心观察和反复验证。正如当代针灸大家魏稼先生所云:“热证禁灸似乎已成定论, 但是对于针灸学中这个有争议的重大向题,未通过实践检验, 就过早的作出结论, 看来未必是适宜的。”所以我们在临床和教学中应该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对待这个问题,切勿有失偏颇地误认为热证不能用灸法。
现代医学实验研究及临床经验表明,灸能提高人体白细胞数量,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抗体形成,以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艾灸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因为艾灸使被唤环磷酰胺所抑制的造血功能得以恢复和增强,或使附着于血管壁及贮存于血库的白细胞数量增加,同时可能因艾灸激活其它免疫因素,间接增强了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也可能因艾灸的温热刺激使白细胞内的某些酶系统活性增强等。这为灸法治疗一些细菌,病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灸法还能使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进血流循环,增加局部组织营养。
《灸法作用机理浅谈》一文中提到,温热刺激可激活一种特殊物质,可谓之“功能素”。此种物质具有催化剂和调节剂的特性,可活化机体免疫系统,使原有的免疫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免疫补体激活途径来看,类似于替代途径,见效迅速。
古人教导我们要辨证论治,灸法要辩证使用, 病症要辩证施治。辩证论治下, 灸法就不是禁对所有热症了。
,